发量1789mm,无霜期约145-160天,冻结深度平均1.4m,多年最大1.56m。
阜新气象站多年平均风速为2.8m/s,4月最大为21.0m/s,8月最小为3.0m/s,南西风为主导风向,盛行风向稳定,大风日数54次。
(二)水文
拟建规划项目区,区域上属大凌河流域支流细河流域,细河在项目区阜新市北部及西部通过,细河一支流在项目区东部通过,细河为一常年性河流,由于临近阜新市,接纳了大量城市污水排放,河流污染比较严重。评估区内未见河流经过。 3.2.2地形地貌
旅游渡假区规划项目区,在区域上属辽西低山丘陵区,项目区属丘陵区。出露的地貌单元有构造剥蚀丘陵,丘前坡洪积群裾及人工地貌,阜新煤矿露天采坑,总体地势南高北低。
1、构造剥蚀丘陵
丘陵丘顶呈圆顶状,丘顶在区内呈东西向串珠状分布,其标高为255-276m,最高处在孙家湾西沟东部,标高为276.11m,并构成一小分水岭,其丘脊总体呈南北向分布,丘脊樑状,长垣状,标高260-230-200m。丘脊之间呈南北向冲沟发育,形成丘间谷地,并延伸丘前坡洪积群裾。冲沟最长1000m,一般500-900m,宽30-50m,深一般20-40m,最深达50m,丘陵坡度在15-30°。主要分布在项目区南部地区。
2、坡洪积群裾
坡洪积群裾分布在丘陵的北部、南部丘前地带,以北部丘前为主。坡洪积群裾地势由南向北倾斜,坡面较平坦、平缓,标高由南部217-203m向北为174-163m,坡度8°-5°-3°。坡面有冲沟发育并与丘陵区丘脊间冲沟相对应为一体。只是宽度加大,切割深度变浅,其内有次一级冲沟并成为洪水季节排洪沟,冲沟形态呈枝状、掌状。
评估区自然环境条件下相对高差在113m。 3、露天采坑
露天采坑为煤矿开采造成的人工地貌。阜新露天矿采坑整体长4.0km,宽2.0km,最深为350m,绝对深度-175m,号称中国大陆最低点。在现状调查评估区范围西北部,采坑边缘标高174.4m,向北西方向有多个开采平台,其标高由140.6m、131.0m、124.2m、91.0m、90.0m、56.8m、43.9m、19.2m,最低处为6.5m。现状评估区内采坑相对标高差在167.9m。露天采坑为分阶梯式平台开采,总体坡度在45-50°。
综上,现状评估区内,地形条件复杂,地貌类型复杂。 3.2.3构造与断裂
(一)构造与断裂
1ⅠⅠ拟建项目区地质构造单元属中朝准地台(Ⅰ),燕山台褶带(4),辽西台陷(4),1-1Ⅰ北镇凸起(4)。
1、构造:
海州露天煤矿由中生代侏罗纪白垩系断陷盆地构成。盆地由东侧大巴—锦州断裂,西侧为傲喇嘛荒—兴隆沟断裂带所构成的条形地堑,两侧为前震旦系地层。在地堑内出现了近东西向的短背斜雁行式构造体系。露天煤矿即为这些短背斜构造之海州背斜之南翼。背斜轴向同岩层走向,在近轴部北翼岩层倾角40°~60°,南翼岩层倾角5°~70°。
2、断裂
区域上在阜新中生代盆地东部边缘为大巴—锦州断裂,走向北北东,属走滑断层,倾向NW,倾角50-60°;盆地西侧边缘为傲喇嘛荒—兴隆沟断裂,走向北东,倾向南东,倾角不定。
根据海州露天煤矿勘查资料,露天矿境内共有大小断层9条,均属斜交正断层,总体走向北0-20°,倾向南东与南西,倾角55°-80°。主要分布在太平煤矿西部、中部、东部,另分布在高德煤矿区。评估区未见断裂。
本项目现状评估区内通过物探查证有4个异常带推断解释为断裂破碎带或节理裂隙发育带。
(二)地震
辽宁省地震活动可分为相对平静期和相对活动期,其中地震活动期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期公元421年朝阳5级地震至1290年宁城6.25级地震结束,第二期1594年开原5级地震至1765年沈阳地震结束,第三期1855年至现在。场址区邻近区彰武西北于1318年2月21日发生5.5级地震,1988年2月25日彰武地区发生4.8级地震。
按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地震活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辽宁部分),评估区峰值加速度为0.05g,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
——
3.2.4水文地质条件
现状评估区地下水类型为两种,一是第四系坡洪积层孔隙潜水,二是基岩孔隙裂隙承压水。
1、第四系坡洪积孔隙潜水
含水层岩性为山前坡洪积粉质粘土含砂砾岩层,厚1-3m,含水层不稳定,有者呈透镜状,呈上层滞水和潜水形式存在,地下水埋深2-3m,水量小于50t/d。地下水属重碳酸钙镁型水,矿化度小于0.5 g/l。
2、基岩孔隙裂隙承压水
含水层岩性为白垩系孙家湾组、阜新组、沙海组砂岩、砂砾岩,孔隙裂隙赋水。由于岩层裂隙、破碎程度不一,其富水性有差异。根据煤矿区勘查抽水试验资料,单位涌水量
?5?637.52?10—3.04?10m/s?m,渗透系数为0.015-1.03m/d,地下水属重碳酸钙镁型,矿
化度小于0.5 g/l。
3、地下水补给、径流、 排泄条件
第四系孔隙潜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侧向径流补给;排泄以蒸发为主,次为人工开采。基岩孔隙裂隙水以侧向径流补给为主,排泄为露天煤矿开采矿坑疏干。通过勘察未见浅部地下水。
现状评估区水文地质条件属简单类型。 3.2.5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阜新孙家湾国际旅游度假区岩土工程勘察》及《阜新市海州露天矿国家矿山公园(环坑公路及规划6号公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工程地质勘察成果,综合本区工程地质条件如下:
①层杂填土:杂色,松散。成分以建筑垃圾碎砖石块、生活垃圾为主的人工填土。分布普遍,厚度0.5-1.90m。
②层粉质粘土:黄色、黄褐色,稍湿,硬塑状,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稍有光泽,摇振反应无。场区普遍分布,厚度1.50-5.50m,平均厚3.35m。标准贯入N:11-20击,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fak?200KPa,Es?6.80MPa。
③层残积土:棕黄色,稍湿,硬塑状,手搓成砂土状或粘土状,半成岩状。成分为母岩砂岩、页岩,厚度1.0-4.70m,分布普遍,标准贯入击数N=17-53击。地基土承载力特
征值fak?270KPa,Eo?22.8MPa。
④层强风化砂岩:暗红色,风化裂隙发育,结构大部分被破坏,岩体破碎成块,深度增加岩石风化程度减弱。标准贯入击数N=47-54击。
场区基岩以砂岩、砂砾岩、页岩为主。风化裂隙发育,岩石遇水软化,强度较低,一般抗压强度14MPa-22MPa,抗剪强度:C?1.1MPa?3.7MPa。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fak?400KPa
4、龙潭湖景观规划与设计
4.1规划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2002版 (4)、《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标准》(GBJ137—90) (5)、《阜新市太平区产业发展战略规划》 (6)、《旅游规划通则GB/T18971—2003》
(7)、《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7775—2003) (8)、《关于加快建筑业发展的意见》(阜政发2009—15号)
(9)《阜新市孙家湾国际工业遗产旅游渡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10-07 4.2孙家湾龙潭湖水系景观的设计方案介绍
《孙家湾凤龙潭湖水系景观》是在上位《阜新市孙家湾国际工业遗产旅游渡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基础上通过对项目背景、工业遗产、地理环境、自然条件、市场需求的分析,精心打造出台的 ,下面我们对方案进行一般性的阐述;
图(一);阜新市孙家湾国际工业遗产旅游度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地块图
上图中的灰色部分是总规中的龙潭湖及相关水系,用地约275亩。 图(二);控规总平面图
图(三)项目鸟瞰图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龙潭湖水系景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