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等于100厘米;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是毫米,1米等于1000毫米 板书成: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 读一读,记一记。
2、练习:1分米=( )米,你能用分数表示吗?你能用小数表示吗? 2分米?3分米???
一句话:几分米就是零点几米
1厘米=( )米,你能用分数表示吗?你能用小数表示吗? 2厘米?3厘米???
一句话:厘米可以用两位小数来表示。
说一说:4厘米、9分米??写成分数和小数各是多少? 3、1毫米呢?你是怎么想的?
指出:1毫米是1米的千分之一,用三位小数“0.001米”表示 7毫米呢?15毫米呢???
重点解释“15毫米”:用三位小数,不够的位数用“0”补,补在前面。举例:如果补在后面,那就变成了“0.150”米,它表示多少?一样么? 四、巩固练习:
1、下面每个图形都表示整数“1”,把图中涂色的部分分别用分数和小数表示出来。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每个图形是把整数“1”平均分成了多少份?涂色部分是这样的几份?写出的小数和分数有什么关系?
可能有的学生不熟悉这样的“整数1”,强化认识:直条的是平均分成10份,格子的是平均分成100份,立体的是平均分成1000份。立体图在看的时候,只要数正面的。 2、练一练:(题略)
(1)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6角5分”要先想成“65分”。说说每个小数的含义。 (2)继续完成第2题。指名读一读。 3、完成练习五第1~5题
(1)下面每个图形都表示整数“1”,涂色表示它下面的分数,并在括号里写出小数。 学生完成后,再指名联系图中的涂色部分说说每个小数的具体含义。 (2)读出下面各数,并把它表示的几分之几写在边上。 (3)写出下面各数,并说说各是几位小数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小数。(可选择第2、3个重点交流。突出一个“补0”问题。) (5)把下面各数改写成用“元”(“米”)作单位的小数 指名说一说。有困难的再给予指导。 五、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小数,你懂得了哪些知识?
(2)小数的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表
教学内容:p.30~31的例3、例4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完成练习五的第6~10题 教学目标:
1、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掌握十进制计数法和数位顺序表。
2、在感受、体验、探索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小数的十进制计数法和数位顺序表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说说小数和分数的联系:一位小数可以转化成十分之几,两位小数可以转化成百分之几,三位小数可以转化成千分之几。 2、口答:老师说小数(分数),学生说分数(小数) 3、带单位名称说一说:
以“元”为单位的;以“米”为单位的。
16
小结:以元为单位的整数部分表示元,小数部分第一位表示角,小数部分第二位表示分。分米用一位小数表示,厘米用两位小数表示,毫米用三位小数表示。 (结合小结,板书:整数部分 小数点 小数部分) 二、认识小数的数位顺序:
1、珠穆朗玛峰是世界的屋脊,前面书上介绍它的高度是8848米。但科学家最新测量的高度有了点变化。板书:八千八百四十四点四三米 你能把它写出来吗?指名板书。
指名看板书分别说一说它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是多少。
2、这个数里有3个“4”,它们表示的数都一样吗?把你知道的说一说。
(小数点左边第一位是个位,表示4个一;左边第二位是十位,表示4个十??;小数点右边是小数部分,第一位是十分位,表示4个十分之一或0.1;第二位是百分位,表示几个百分之一或是0.01??) 板书(略)。连起来说说“8844.43”的组成:8个千、8个百、4个十、4个一、4个0.1、3个0.01组成。
3、学生填写书上第31页的数位顺序表。抽几名学生说一说,如: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 )位,表示几个( );百分位在小数点( )边的第( )位??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 4、试一试:
1.45是由( )个一、( )个十分之一和( )个百分之一组成的。 5、练一练:
(1)先看图写出小数,再读一读。
指导学生看图,认识到一个完整的正方形用“1”表示。第一题是“2.18”
补充:指名说2.18的组成。指出在涂色的时候也要联系数的组成来涂。有的学生涂色表示“0.18”时,涂成了3个0.06或是2个0.09,(示范画一画)指出:这样的涂色对,但不好,应该按1个0.1,8个0.01来考虑。 第2题,可能会有2种答案:1.4和1.04 指名说说哪个答案是对的?你是怎么想的? (强调:百分之几用两位小数表示。)
(2)下面每个数中的“2”分别表示多少?用线连一连。 独立完成后交流。说出每个表示什么意思。 三、巩固练习:
1、第6题。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重点比较前两题。第1题,是考虑4.2里面有( )个1和( )个0.1。是考虑两部分合起来的。第2题,3.6是( )个0.1。不要把3.6分开来考虑,一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0.1,去掉小数点后是“36”。
第4题可对照数位顺序表来写。 2、第7题。写出下面横线上的数。
3、第8题。选5种教科书,把定价用“元“为单位填入表中,读一读,并说说各是几元几角几分。
4、第9题。在直线上标出下面各数的位置。
引导学生要先从某个小数在哪两个整数之间,再分别在直线上标出来。 特别是3.75和4.05,指名说说怎么想的。 5、第10题。有序地写出符合条件的数。 注意有两种情况:(1)这几个数字都用到的。(2)缺数字的。 指出:尽量把数字都用上去。
读:“0”在整数部分的末尾不读,但在小数部分不管是前面、中间、还是末尾的,都要读“零”。
四、布置作业。
(3)小数的性质
17
教学内容:p.36的例7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完成练习六第6~11题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的情景,通过学生自主观察、比较、归纳出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进一步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
2、经历从日常生活现象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发展数学思考的能力。
3、在探索数学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教学难点:
不同位数小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0的读法”:
问:“0”在不同的地方,有时读有时不读。 说说什么时候不读?(整数的末尾) 什么时候读?(小数的随便哪个位置)
依次添“0”板书,并请学生读一读:10、100、1000、1000.01、1000.0100 重点体会“1000.0100”的读法。问:它是一个几位小数? 二、学习新知:
1、出示小黑板上的图(说明: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100份,涂色的是其中的40份,即4条)
问:请你用分数和小数来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 应该会出现两种情况:(1)百分之四十、0.40(2)十分之四、0.4 讨论:两个答案哪个更有理?为什么?
达成共识:对照这张图,是平均分成了100份。所以应该用答案1。 如果是答案2的话,需要把图改一改,改成只有直条,平均分成10份。 对比联系:这两张图有什么联系?你有什么发现? (发现这几个数大小是一样的。)
强调:0.4是4个0.1,0.40是40个0.01也可以看做是4个0.1。是相等的。 比一比这两个小数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末尾去掉0,或是添上0,大小是不变的。)
2、用“米”为单位,写一写,学生想一想,说说你想到了什么? 0.1米、0. 10米、0. 100米
(1)分别就是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2)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3)0.1米=0. 10米=0. 100米
说说你的发现?(从左往右: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从右往左看:小数的末尾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总结成一句话: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补充:这是小数的性质。 3、纠错:
(1)老师到商店买东西,看中了一件标价为“200.00元”的商品,利用小数的性质,我把末尾的0去掉,变成了“2元”,这样便宜了好多。行么?为什么? 指出:把小数的末尾的0去掉,叫“化简小数”
(2)我到一个小店里,看到这样的一件标价“10元”,一般商品的标价都是两位小数,于是我改成了“1000元”,行么?为什么?
指出:整数改写成小数,要先添上小数点,再按要求添“0”的个数。 三、巩固练习:
1、试一试: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各数写成三位小数。 学生写,指名交流。 2、练一练:
18
(1)照样子在下面的方框里填上合适的小数。
学生写,并交流每组小数在写的时候是怎么考虑的。比较上下两个小数。 (2)先涂色表示下面各小数,再比一比。 说说每个“5”的含义。 3、练习六
(1)下面各数中的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可以去掉? 独立完成,并指名说说“0”可去掉或不能去掉的理由。 (2)把相等的数用线连起来。
注意:其中有一组是不相等,说说为什么? (3)化简下面的小数。
指名说说,检查学生是否熟练掌握。 (4)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三位小数
学生写完后,选几种代表性的板书。归类:去掉“0”;添上“0”;添上小数点后添“0”。 比较第3题和第4题的题目要求:一题要化简,尽可能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另一题是添上“0”,不够的要添到够为止。要注意审题。
(5)用“元”作单位,把下面的钱数改写成两位小数。 指名说一说。告诉:人民币的数量一般要用两位小数。 四、布置作业。
(4)小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内容:p.36例7,“试一试”、“练一练”,完成练习六第6~11题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的情景,通过学生自主观察、比较、归纳出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进一步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
2、经历从日常生活现象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发展数学思考的能力。
3、在探索数学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教学难点:不同位数小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小数的性质”,教师随学生回答写出关键词:小数末尾、添上或去掉“0”、大小不变。
举学生作业中的几种错误,要学生对照关键词来找出错误的原因: (1)5=500;(2)0.0160
2、出示“0~1”的数轴(图略) 其中平均分成的10大份用红粉笔,100小份用白粉笔。让学生观察后说说是怎样平均分了? 区分:当把1平均分成了10份时,每一份就是十分之一或是0.1,指着数轴上的点数:0.1、0.2、??1。
当把它看成是100份的时候,每一份就是百分之一或是0.01,指着数轴上的点数:0.01、0.02??0.10、0.11?? 标出这些小数:0.4,0.40,
说说这两个小数有什么联系?(大小一样,表示的意义不同) 继续标出:0.8,0.80,0.75
小结:这样的数轴上的几大份用一位小数表示,几小份用两位小数表示。相当于方格图上的直条用一位小数表示,小方格用两位小数表示。 二、学习新知:
1、结合数轴比较0.4和0.04的大小,并说明理由:(可能有的答案) (1)在数轴上越是靠右的数越大,所以0.4大
19
(2)如果以“元”为单位的话,0.4元就是4角,0.04元是4分,4角大于4分
(3)如果以“米”为单位的话,0.4米就是4分米,0.04米是4厘米,4分米大于4厘米 (4)整数比大小的时候,是从左往右比,先看高位。这两个数的整数部分都是0,比十分位,4大于0。 ??
2、比一比:小明有0.5元钱去小店里买东西。请你帮他推荐几样商品,价钱要接近他所带的钱,稍微超过一些也可以推荐。(只要学生报的商品及单价比较合理的,老师都可以板书出来。)
问:这些商品中,哪些是小明买得起的?怎么想的?
(这部分数的整数部分都是“0”看十分位,十分位上小于5的小数比较小。) 辨析:0.50和0.05
十分位上是第一个数大,可百分位上的数是第二个大,“1比1”一样大,对吗?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达成共识:从左往右比,十分位上比出大小后,百分位是不用比的。 问:这些商品中,哪些商品小明暂时买不起?怎么看出来的? (有的数整数部分不是0,直接比出大小了。有的要比到小数部分。) 3、试一试:
比较下面每组中两个数的大小。(指名说说) 4、练一练: 在○里填上<或>。(指名说,遇到困难的点拨一下。) 三、巩固练习: 1、(第6题)看图先写出小数,再比较大小。
强调:直条用一位小数,格子用两位小数。然后再比大小。 第2题可以让学生说说:0.87再添上0.03就是0.9了。 2、(第7题)用直线上的点表示下面各数,并比较每组中两个数的大小。 选“0.08”等数让学生说说怎么在直线上找。 说说你的发现:越右的数越大。 3、(第8题)学生填写后,再交流。 4、(第9题)看表中身高、体重、视力情况记录。 说说关于身高、体重等的常规数据。
回答书上的问题,再补充:你还可以知道些什么? 5、(第10题)□中能填几?
说说范围,为什么?再填写其中的某一个数。 6、(第11题)用1、2、3这三个数字和小数点可以组成6个不同的两位小数。把这6个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填在右表中。 指名审题,说说题中的关键词。 有序地填写,说说你填写的顺序。 四、布置作业。
(5)用“万”“亿”作单位的小数表示大数目
教学内容:p.39的例8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完成练习七第1~3题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的情景,通过学生自主观察、合作学习探索出把大数目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的方法。
2、培养学生有天理、有依据地进行思考的习惯,以及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和有条理地描述学习过程的能力。
3、在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大数目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当原数的数位不够,改写时要用0补足。 教学过程: 一、学习新知:
2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1)(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