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珊瑚、蝴蝶)。(2)音译外来语素,有双音节的(如:葡萄、沙发),有三个音节以上的(如巧克力、可口可乐)。(3)模拟声音或表示感叹的语素,如:叮咚、叽里咕噜、哎呀等。
9、成词语素是指其本身就能成为一个词的语素。有两种情况:
(1)可以单说,即可以单独回答问题或充当句法成分。如:山、跳、行。
(2)不能单说,但是可以单用,即它们虽然不能单说或单独回答问题,但是可以单独入句,如:从、呀、的、呢。
10、不成词语素是指不能独立成词的语素,它们只能和别的语素结合成词。如:宏、伟、济、泳等。
11、语素和语素结合成词,其中有的是有一定的位置的,比如只出现在别的语素前,或者只出现在别的语素后,这种语素称为定位语素。如:老板、老虎、阿妈、阿姐、可爱、可怕(前置定位语素)。房子、桔子、作者、听者、绿低级、美化等(后置定位语素)。定位语素中有的可以独立成词,如:从、向、以、的、了、着等,有的不能独立成词,只能用作构词材料,如:前缀老、阿、可等,后缀子、儿、头、者等。 12、有的语素没有一定的位置,可前可后,称为不定位语素。
13、“子、头、老”有时是定位语素,有时是不定位语素。不定位语素意义比较实在,定位语素意义较虚,定位的“子、头”念轻声。如“瓜子、老头”中的“子、老”是不定位语素,意义实在。“桌子、老师”中的“子、老”是定位语素,意义较虚。
14、单纯词是指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1)有单音节的,如“车、马”,2)有多音节的。一个多音节的单纯词不管有多少音节,每个音节都没有各自的意义,合起来才表示意义。三个音节以上的单纯词绝大多数是译音词。 双音节的单纯词有下面几种:
A、连绵词:a双声:这些词的两个音节声母都相同,如:蜘蛛、崎岖。b叠韵:这些词的两个音节韵母相同,或是主要元音和韵尾相同。如:哆嗦、灿烂等。c非双声叠韵:这些词两个音节声母韵母都不相同,如:侥幸、垃圾等。
B、叠音词:这些词是相同音节的重叠,只是后一个音节读轻声。如:奶奶、太太、猩猩等。这些词中的“奶、太、猩”单说的意义和重叠后的意义很不一样。 C、译音词:如:咖啡、马达。
15、合成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组成的词。 16、词当中表示基本意义的语素叫词根。
17、根据词根和词缀的不同组合情况,合成词可以分为两大类: A、组合式合成词:
由词根和词根组成,根据词根间不同的结合方式,可分为五种主要结构类型:1)支配式,即“动--宾” 式,如:司机、理事、平反、建议等。2)补充式:即a“述--补”式。如:说明、推广、突破、削弱等。b“名--量”式,如:车辆、花朵、书本、枪支。3)陈述式,即主谓式,如:地震、月亮、内疚、性急等。
4)并列式,a二个语素在意义和作用上地位平等,如:珍宝、习惯、广阔、解放等。b两个语素意义相同或相近,如:矛盾、出入、得失、呼吸等。c两个语素意义相反,如:手
脚、分寸、跋涉、权衡等。5)偏正式,即a定中式:大衣、飞机、汽车等。b状中式:公审、轻视、武断等。
B、附加式合成词:1)前缀加词根,如:老师、阿爸、第一、可爱等。2)词根加后缀,如:帽子、鸟儿、石头、突然等。
C、重叠式合成词:两个语素完全相同。如“妈妈、姐姐、哥哥、偏偏、馍馍”。
18、把一个较长的语言片段简缩成较短的片段,这里头包括合成词的简缩和短语的简缩,我们统称为简称。
19、词义的性质:客观性、概括性、模糊性。
20、本义就是文献记载的词的最初意义。基本义是词在现代最常用的意义。有些词的基本义和本义是一致的。
21、引申义是引申发展出来的意义。
22、比喻义是词的比喻用法固定下来的意义。
23、单义词是只有一项意义的词。单义词不可能产生歧义,不少科学术语、鸟兽、草木、器物的名称都是单义的。
24、多义词是指具有多种相关意义的词。
25、声音相同而意义不同的词是同音词同音词可分两类:同音同形词、同音异形词。 26、同义词可分两类:等义词和近义词。(1)等义词是意义完全相同,在任何语境中都能替换的一组词,有人也叫它绝对同义词。(2)近义词是指意义大同小异,或意义相同,而附属色彩、用法不同的一组词,有人也叫它相对同义词。 27、反义词是表示相反意思的一组词。
28、基本词是词汇的核心部分。它有三个特点:稳固性、普遍性、是构成新词的基础。 29、同基本词相对的是一般词。
30、历史词语指的是历史上出现过或神话传说中的事物现象的名称。如:鼎、笏、井田等。
31、文言词语指的是古汉语中用过的词语,有些在书面上一直沿用至现代。如:之、者、其、谓等。
32、古语词(包括历史词和文言词)虽不是现代的通用词,但它们在一定条件下会再现于现代汉语。常常在捆古代社会的文艺作品和学术著作中再现,也会由于一些专门的表达需要,在现代一定的交际场合再现。
33、外来词也叫借词。有三种形式:(1)译音:如“哈达、坦克、布尔什维克”(2)译音兼译义:如“绷带、苦力、的确良”(3)半译音半译义(包括译音加汉语语素):如“卡片、霓虹灯、马克思主义”。
34、新词是语言中新产生的词。它用新的形式表示新的事物、新的观念。新词是利用原来的语素,根据固有构词方式构成的。词在使用的过程中产生了新意就不算出现了新词。 35、熟语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等,也是汉语词汇的组成部分。它们的格式和构成成分比较固定,它们的意义往往有整体性,一般也作为语言的建筑材料来使用。 36、一般把词典分为语文词典和百科性词典两大类。
37、汉语词典的编排方法大体有四种:按部首编排、按笔画编排、按音序编排、按四角号
码编排。 二、简答:
1、确定词的一般方法有哪几种?
答:1)能单说,不能单独回答问题的最小语言单位是词。如“大、苹果、买”2)虽不能单说,不能单独回答问题,但是在一般场合能用作句法成分的最小语言单位是词。如“金、彩色”3)把语句中所有作句法成分的单位提开,剩下来的虽然在对话条件下不能单说,但也不能看作句中的某一个词的一部分,这样的语言单位也是词。(虚词)(4)隔开法。即看某一个语言单位能否插入别的语言成分。一般说,不能插入的,表示它是一个完整的造句单位是词;能插入别的语言成分的表示它还可以被分割成更小的造句单位,一般不是词,是短语。(此部分也可以问:词和短语如何区分?)
2、怎样识别语素?单音节语素和音节、汉字之间的关系有几种情况?
答:语素的识别涉及到两头划界问题。1)和下面一级单位的划分,关键要抓住“语义”这一点,音节是语音单位,不包含语义因素,如“蜘、咖、婀、娑”,这些音节,没有词汇意义,也没有语法意义,它们不是语素。2)和它上面一级单位区分,关键在于它是“语音语义结合体”中“最小的”。词、短语和句子都是语音语义结合体,但不是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单音节语素和音节、汉字间的关系:1)一素一音一字,是单音字,如“肺、氮”2)一素一音异字,是异体字。如“暖、泪、 ”3)一素异音一字,是异读字。如“剥、露”4)异素同音同字,是同音同形字。如“白、花”5)异素异音同字,是多音多义字。如“行、吓”6)异素同音同字,是同音异形字。如“衣、伊、医”。 3、区别字面形式相同的词根和词缀?
答:“子、儿、头、然”都既可当词根,又可当词缀。做词缀时,它们都没有实在意义、读轻声,或者有帮助构成名词的语法作用。如“帽子、院子、棍儿、画儿、木头、劲头、怡然、欣然”。当词根时,有实在意义,不读轻声。如“父子、鱼子、孤儿、健儿、光头、船头、必然、虽然”。
4、构成简称的方式有哪些?
答:1)截缩。即截取原词语的部分词语。如:清华大学——清华。2)紧缩。即挑出原词语中有代表性的语素组成简称。如:投入生产——投产。3)挑出原词语中的共同部分或概括原来几个词语的共同属性加一个数词组成。如:稻、黍子、高粱、麦、豆——五谷。 5、简称的运用原则?
答:简称的应用要看意义是否明确,简缩是否合理。如:“两户一体”代“专业户”“万元户”“个体户”,抽出的语素不具有代表性,单看简称就不知所指。“五四三办公室”中的“五四三”就是“五讲四美三热爱”这个简称的进一步简化,但这个简称脱离常用的数目加共同成分的形式,令人不知所云。 6、什么是引申义?
答:引申义是绰发展出来的意义。有的引申义是从本义、基本义发展出来的,有的引申义是从引申义发展出来的。如“交通”:(基本义)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引申义1)通信联络工作——(引申义2)做这种通信联络工作的人。引申义1是从基本义发展出来
的,引申义2是从引申义1发展出来的。 7、什么是比喻义?
答:比喻义是词的比喻用法固定下来的意义。1)有的比喻义是从本义、基本义产生的,如“工具”本义、基本义都是“进行劳动生产时用的器具”,从这个意义上产生的比喻义“比喻用以达到目的的事物。”2)有的比喻义是从引申义发展出来的。如“网”:(本义基本义)用绳线等结成的捕鸟捉鱼的器具→(引申义)用网捕捉→(比喻义)像网似地罩着。 8、词义的发展有哪些?
答:主要有三种1)词义的扩大:是指变化后的词义比原义概念范围扩大,由特指变为泛指,由个别变为一般,由部分变为整体。如:“河”本义黄河,后泛指一切江河。“归”原指女子嫁归男家,后泛指回家或归宿。2)词义的缩小:是指变化后词义比原义范围小,由一般变为个别,由泛指变为特指,由整体变为部分。如:“金”原指五色金属的总名,后专指黄金。“勾当”原来泛指事情,无论好坏,现在专指坏事。3)词义的转移,是指由原来的一种意义转移到另一种意义,如:“兵”原指兵器,后指拿兵器的人、士兵。“闻”原指用耳朵听,后指用鼻子嗅。 9、同音词的分类?
答:同音词可分为两类:同音同形词和同音异形词。1)同音同形词:语音形式相同,记录这些词的字形也相同的词。如:拐弯--拐骗,奇怪--责怪,刷墙的大白--真相大白。2)同音异形词:形式相同,但是记录在书面上的字形不同。a形一同一异,如:加法--家法,正式--正事--正视。b形全异,如:公式--工事--攻势,元音--原因。 10、多义词和同音词的区别?
答:多义词是一个词有着几个互相联系的意义,同音同同形词是在意义上毫无联系的两个词。所以,多义词和同音同形词的区别就在于现时词义是否有联系。如表示“分离”的“别”和表示“用别针附着或固定”的“别”意义上没有联系,它们是同音词。而“关门”和“关犯人”中的“关”,两种意义上有着引申的关系,是多义词。 11、怎样辨析同义词? 答:同义词可以从三方面辨析: A)意义方面的差别
1)意义的轻重。如:轻视--蔑视,失望--绝望,指责--指斥。在这三组同义词中,前一词都比后一个词意义轻。2)范围的大小。如:边境--边疆,品质--性质,战役--战争。前一词比后一词的范围小。3)侧重点的不同。如:宏伟(侧重规模)--雄伟(侧重气势) B)色彩方面的差异
1)感情色彩不同,有些同义词的褒贬色彩不同,如:成果(褒)--结果(中)--后果(贬)。
2)语体色彩不同,如:小气(口语)--吝啬(书面语)。 C)用法方面的差别
1)词性句法功能不同,如:偶尔(副)--偶然(形),充分(定、状)--充足(定)。2)搭配对象不同。如:爱护(人或事物,上对下)--爱戴(人,下对上)。
实际在辨析时并不用从这三大方面七小方面去寻找差别,一般最多也不过3--4点,应把
明显的不同点找出。如果一下子观察不出来,可以用辨析的词多造一些例句,从语境中考察词义和用法。
12、反义词分为哪几类? 答:反义词可以分为两类:
1)绝对反义词。这种反义词肯定一方必须否定另一方,否定一方必须肯定另一方,中间不容许第三种意义出现。如:真--假,男--女,合法--非法。2)相对反义词。这种反义词肯定一方必否定另一方,否定一方不能肯定另一方,存在着中间状态的词义。如黑白,大小,困难容易。
13、举例说明反义词的对应关系?
答:了解反义词的对应关系,也就是反义词的配对情况有助于使用反义词。1)当反义词的双方都是单义词时只能构成一对反义词。如:恩人--仇人,内行--外行。2)有时单义词是多义词的某一意义构成反义词,如“买(用钱购物)--卖(以物换钱)”。关于“卖”的“背叛”“尽量使出”等意义不与“买”构成反义词。3)两个多义词也可能只在一个或几个意义上构成反义词,如“谦虚”和“骄傲”只是在表示自满与否的意义上构成反义词,在其他意义上不构成反义词。4)有时一个词的几个意义可能有几个不同的反义词,如“脆弱”可以和“坚强、坚实、稳固”分别构成反义词。 14、反义词有哪些作用?
答:1)运用反义词可以造成鲜明的对比,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如“耳听是虚,眼见为实”2)反义词对举连用,揭示对立之中的联系和统一,意味深长,精警动人。如:失败是成功之母。3)用反义词(反义语素)仿拟别的词语,显得生动活泼、诙谐机智。如:终于从浅闺传进深闺里去了。4)构成联合式合成词。如:多少、是非、动静、始终。5)帮助辨析词义。如:老--少、幼,老--新。 15、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的关系如何?
答:词汇中最基本的部分是基本词汇。基本词汇以外是一般词汇。基本词汇同一般词汇既相互依存,又相互渗透。基本词汇是一般词汇丰富发展的源泉,一般词汇又是充实基本词汇的基地。基本词汇中的某些词随着社会的发展转为一般词。如:历史上的”“弓、戈”都是基本词,现在已经转化为一般词语。反之,一般词汇中的某些词在发展中具备了基本词的特点,在现代汉语中已进入了基本词。
16、什么是成语?成语有什么特点?有几种来源?
答:成语是经过人们长期的运用和提炼而传下来的固定短语,常常作为固定的结构单位和完整的意义单位来使用。
成语的特点:1)形式固定。成语往往不能简单地按照其中的构成成分的字面意义逐一解释,如:“胸有成竹”、“开门见山”等不能简单按这面解释。成语结构紧密,不能任意更换增减其中的成分。2)言简意赅。成语包含的内容很丰富,常常是一个成语就告诉人们一个意味深长的故事。如:指鹿为马、请君入瓮、唇亡齿寒等。3)整齐和谐。成语的构造类型是多种多样的,但是绝大多数是四个音节。
成语的几种来源 :1)大量成语是历史故事、古代寓言的概括,或是古代书面语言中现成的语句。如:四面楚歌、画龙点睛、自相矛盾。2)不自古白话写的语录、文艺作品、民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普通话辅音声母总表(现代汉语复习资料)(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