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补的,彼此不会冲突。e 和ê在拼合时也不会对立,所以也可以用一个字母表示,单用时加符号区别。
16、多音多义字是如何形成的?
答:形成多音多义字的原因有以下几种:(1)词性不同,读音也就不同。如:传chuán(动),zhuàn(名)。(2)口语与书面语有不同的读音。如:血xiě(口语),xuè(书面语)。(3)姓氏、地名、音译外来词与普通用法的读音不同,如:单dān(简~),shàn(姓)。(4)简化后字形相同,音义不同。如:发(發)fà(髪)。(5)其他如:挨ái(~揍),āi(~近)。 三、应用题 :
(一)判断:1、“高”与“告”的读音区别在于音色,“戎”与“龙”的读音区别在于音高。 答:不对。前者区别在于音高;后者区别在于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2、普通话的轻声主要是由音强决定的。 答:不对。主要由音长决定的。
3、辅音发音时气流较弱,可是比较响亮。 答:不对。辅音发音时气流较强,可是并不响亮。 4、韵母都是元音,不包括辅音。
答:不对。韵母都有元音,也包括韵尾的辅音。(二)分析: 1、分析音节的结构成分和韵母类别。(略) 2、比较下列各组音素的异同:
1)b和j:b和j都是不送气音;b是双唇音,j是舌面塞擦音
2)zh和k:zh和k都是清音;zh是舌尖后不送气塞擦音,k是舌根送气塞音 3)o和i:o和i都是舌面元音;o是后半高圆唇元音,i是前高不圆唇
4)er和-i[ ]:er和-i[ ]都是不圆唇音;er是卷舌央中元音,-i[ ]是舌尖前高元音。 3、评改题:
1)绪论xǜluèn:e应省略。
2)朋友póngyǒu:p不和合口呼相拼,o应改为e 3)辉煌huēihuáng:e应省略
4)尘埃chénāi:缺少隔音符号,应是chén’āi 第三章 文字 一、知识题:
1、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辅助和扩大语言交际的最重要的工具。 2、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
3、汉字是语素文字。它不像日文假名是音节文字。因为汉字虽然记录了汉语结构系统中的音节这样一个单位,但它所记录的不只是汉语结构系统中的语音单位,而且还是一个有意义的构词单位。汉字代表的是汉语里最小的音义结合体——语素。
汉字也记录了少量非语素的音节,如“葡”“枇”“玻”等,这些音节只有语音,而不独立表义,但它们处在如“葡萄”“枇杷”“玻璃”这些多音节语素中,虽然不表达意义,却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因此,从汉字跟汉语的关系来看,汉字是语素文字。 4、汉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五六千年前的原始社会末期。
5、有几千年历史的汉字,曾经有过几种字体: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
6、隶书的产生,是汉字演进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7、现代汉字的书写体主要有以下几种:楷书、行书、草书、艺术体。 8、现代汉字的印刷体主要有:楷体、宋体、仿宋体、长仿宋、黑体。
9、古人把汉字的结构方式和使用方式归纳成六种类型,称为六书。“六书”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指的是汉字的形体结构,是造字方法;转注、假借指的是使用方式,是用字方法。
10、象形是用摹拟事物的形状来表示字义的一种方式,造出的字叫象形字。如:牛、羊、山、日、月、燕、鸟等。
11、指事是用符号标出事物的特点来表示字义的一种方式,造出的字叫指事字。一类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增加一个符号而成的指事字,如本、末、朱、刃等。另一类是用纯粹的指事符号来表意。如:上、下、一、二、三等。
12、会意是合字表义的方式,即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构成一个新字,造出的字叫会意字。如:明、见、从、森、掰、搿、辩、辨等。
13、形声是用意符和音符表示语素意义的方式。表意部分叫意符,表音部分叫音符。意符表示形声字的意义范畴,音符表示形声字的读音。如:江、河、松、柏、铜、锡等。 14、转注是部首相同、声音相同或相近、意义相通可以互相训释的字,如:考、老。转注只在于说明词义,有人认为转注只是用字的一种方法。
15、假借是一种借字表音的方法,即借一个已有的字,来表示语言中与其声音相同或相近似的语素,这种由于音同或音近而被借来表示另外意义的字,就是假借字。如:令、长、来、朋等。
16、独体是指只有一个单个形体的汉字,合体字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个字组成的汉字。象形、指事是独体字,会意、形声是合体字。
17、合体字里的一个组成部分,无论是左右还是上下,统称为偏旁。 18、部首是字典字书中为了对汉字分类排列以供查检的标目。 19、笔画就是构成字形的点和线,它是字形结构的最小单位。 20、汉字的基本笔画有五种:
横(一)、竖(丨)、撇(丿)、点(丶)、捺(丶)。 起笔的笔形有五类:丶一丨丿フ。
21、汉字的一般笔顺是: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横后竖、先撇后捺、先外后内、先中后边、先进后封。以上是最基本的笔顺规则。
22、常见汉字的结构模式:一般把汉字的结构关系分为三大类:上下关系、左右关系、内外关系。有上下结构(如思、字)、上中下结构(如壹、奚)、左右结构(如相、刻)、左中右结构(如粥、辩)、左上包围结构(如庙、病)、右上包围结构(如句、刁)、左下包围结构(如连、毯)、上包围结构(如同、向)、下包围结构(如凶、画)、左包围结构(如区、医)、四面包围结构(如困、回)
23、所谓现代汉字的标准化,是指对“五四”以来的现代汉语书面语用字进行全面的、系统
的、科学的整理,做到“字有定量、字有定形、字有定音、字有定序”。 二、简答:
1、简述汉字的性质和作用?
答:性质:1)汉字是一种适应汉语特点的文字系统,它已经存在了几千年,至今仍然能很好地为汉族社会服务。2)它是超历史的,用汉字保留下来和丰富文化典籍,现代人可以直接阅读。3)它又是超方言的,不同方言区的人可以用不同的方言把它读出来。4)它甚至是超语言的,在东南亚存在阗一个汉字文化圈,日本、朝鲜、越南都曾经使用汉字记录他们的语言,日本、韩国现在还在使用一定数量的汉字。作用:1)在保留民族文化传统、维护国家民族统一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2)每一个汉字都是一个音节,也是一个有意义的构词单位,它和语言中的语素直接对应。概括地说,汉字是一种语素文字。多数汉字都是语素,也有少数汉字本身不是语素,而是语素的构成部分。不过它们本身虽然不表示意义,但也起着区别意义的作用,看见它们就能引起词义的联想。 2、和拼音文字比较,汉字具有哪些特点?
答:1)汉字是二维的平面型方块体。由笔划和偏旁构成,上下左右排列。2)汉字的音形义之间存在一定的理据。有的字从字形可以联想到字义,如:山、田。有的字从表意偏旁可以猜测出大致的词义。如:杨、柏。有的字可以从表音偏旁猜测出字音,如:湖、梅。表意偏旁反映了先民对世界的认识水平。3)汉字记录汉语没有分词连写规则。4)一个汉字代表一个音节。
3、汉字形音义的关系如何?
答:1)一形一音一义,即单音单义字,如:肺、氮。2)一形一音多义,即同音同形多义字,如:白(色)、白(真相大白)。3)一形多音一义,即异读字,如:剥(bāo)(bō)4)一形多音多义,即同形多音多义字,如:行(~动xíng)(银~háng)5)多形一音一义,即异体字,如:奸(姦)、泪(涙)。(6)多形一音多义,即同音异形字。如:义、亿、亦。
4、汉字的演变反映了一个怎样的过程?
答:汉字演变的过程是汉字字形字体逐渐规范化、稳定化的过程。小篆使每个字的笔画、偏旁的书写形式和分布位置固定下来;隶书构成了新的笔形系统,字形变为方形;楷书诞生以后,汉字的字形、字体就稳定下来了,确定了笔画的种类和数目,规范了笔形和笔顺;方块字形结构讲究平衡对称。楷书出现后,方块汉字就定型了。 5、偏旁和部首是一回事吗?
答:偏旁是构成合体字的基本单位。分不出偏旁的是独体字,由偏旁和偏旁组成的字是合体字。部首是字典、字书中为了对汉字分类排列以供查检的标目。大多数部首是由表意偏旁充当的,如“杨、骗”中的“木、马”。偏旁和部首不完全是一回事,有些表音偏旁是不作部首的,如“寺、主”;有些字分不出偏旁,就把起笔的笔画作为部首,如“下”的部首是“一”,“年”的部首是“丿”。 6、古今汉字在结构上有哪些差异?
答:古今汉字的结构、偏旁、笔画上存在着传承的关系,传统的关于汉字结构方式学说在今天还有一定的解释力,在字形结构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信息。但是古今也存在着一
些差异:1)古为独体,今为合体。如“阜、燕”2)古为合体,今为独体,如“史、年”3)切分与古代不一致,如“重”古代为“从壬东声”,“倏”为“从犬攸声”4)简化字使合体变独体,如“书”繁体字时是形声字,从聿者声,简化后,成独体。5)简化使某些成分既不表音也不表义,如:“区”中的“×”,“圣”中的“又”。6)有些新造字不符合“六书”,如“乒、羟”。
7、什么是部件?部件、笔画和整字三者的关系怎 样?部件和偏旁有什么异同? 答:部件是汉字的基本结构单位,介于笔画和整字之间。这三个层次的单位之间关系如下:1)笔画等于部件,部件又等于整字,如:一、乙。2)部件大于笔画,由若干个笔画组成,部件等于整字,如:人、口、日、月。3)笔画等于部件,部件小于整字,部件和部件组成整字,如:“丛”中的“一”,“旧”中的“丨”,是一个笔画,又是一个部件。4)部件大于笔画,小于整字,部件由笔画组成,部件与部件再组成整字。如:“培”有两个组合层次,由“土、立、口”三个部件组成。
部件和偏旁都是介于整字和笔画之间的单位。二者有时相等,如:“村、河”中的两个部分。偏旁是会意字和形声字的组成部分,或表音或表意;部件是字形结构中的构字成分,如“云”中的“二、厶”,“竖”中的“刂、又、立”,都是部件。 8、汉字部件怎样分析?
答:分析汉字部件有一个切分原则。从形切分是一个总原则,就是把一个汉字从字形上分解为若干个组成部分,如:把“章”分成“立、曰、十”。具体规则还有“成字”和“组配”。切分出来的成分或者成字或者有组配成其他字的作用,即“生成作用”,如:“兑”切分成“ 丷、口、儿”。9、形声字的造字方式有什么特点?
答:形声字的造字方式优于其他造字方式。与单纯表意的象形、指事、会意字相比,形声字增加了表音成分,把汉字同语音联系了起来;形声字造字容易,根据义类确定义符,再找一个音符,一个新字就造成了。
10、举例说明现代汉字中形声字的意符的作用和局限? 答:意符是形声字的表意部分。
A、意符的作用有两个,1)是提示该字的义类,如以“页”为意符的字,都与头有关。2)区别同音字,如“姨、胰”都读“夷”,意符把它们区分为不同的字。统计表明,意符在现代汉字中仍然发挥着重要的表义作用。
B、意符表义也有局限性。1)它只能表示一种笼统、粗疏的义类,并不能提供具体的意义信息。如“松、杨”中的“木”,只能表示它们是“树”,至于具体的特征和个性,则表现不出来。2)由于词义的演变和假借的使用等原因,有些字通过意符已经看不出所属的意义范围畴了,如“笨、骗”同“竹、马”已毫无关系。3)限于造字时的科学水平,对义类的理解有误,也不能起到正确提示词义的作用,如“鲸”不是鱼类,“虹”也是“虫”类。 11、举例说明现代汉字中形声字音符的作用和局限?
答:A、音符是形声字的表音部分。音符的作用有三个:1)表示字音,即提示字音与音符一致。如“稀、烯、郗、浠”等字都读“希”。2)可以利用音符区别形近字,如“狼”和“狠”的音符不同,读音也不同。3)可以利用音符类推字音,帮助学习普通话,如“令”的韵母是ing,以“令”为音符的字除了“拎、邻”外都是后鼻音的韵母。如“领、冷、岭、零”。
B、音符虽有表音作用,但是也有局限性。主要表现在音符读音准确性不高上,如“迸、愎、店”的读音都与声旁相去甚远。这种现象是由于语音的演变,威信读音不相同造成的。统计表明,大约有60%到70%的形声字单凭音符不可能读准字音。 12、现代汉字的应用包括哪些内容?
答:包括两个方面:1)人际应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a书写与阅读;b书法与篆刻;c印刷、打字和传真。2)人机应用。主要包括利用电子计算机等先进工具对语言文字信息进行各种处理。
13、什么是现代汉字的标准化?现代汉字的标准化包括哪些内容?
答:所谓现代汉字的标准化,是指对“五四”以来现代汉语书面语用字进行全面的系统的、科学的整理,做到“四定”,即定量、定形、定音、定序。1)定量就是规定现代汉字的使用总量。1988年,国家语委制订了《现代汉字常用字表》和《现代汉语通用字表》,常用字表收字3500个,其中常用字2500个,次常用字1000个;通用字表收字7000个。2)定形是指规定现代汉语用字的标准字形(整理异体字的原则是从俗、从简、照顾书写方便)。3)定音是规定每个汉字的标准读音。1985年公布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是语音规范化的重要依据。4)定序是规定标准的查字法。要确定标准的部首排检法,统一现代汉字的笔形次序。
14、社会用字规范化包括哪些内容?
答:用字规范化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按规范化的字形标准书写;二是使用规范的简化字,不滥用繁体字,不乱造、乱写简体字;三是纠正错别字。 15、什么是错别字?怎样纠正错别字?
答:所谓写错字指写得不成字,写别字是把甲字写成了乙字。纠正错别字的方法:从字形上分辨,从字音上分辨,从字义上分辨。 第四章 词汇 一、知识题:
1、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是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
2、词是表示一定意义的最小的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词和词按一定的句法规则结合起来成为短语。
3、语言里词和熟语的总汇是词汇。某一范围内的全部词语的总汇也可以称作词汇。单个词不能称作词汇。
4、熟语是语言中常用而且定型化的固定短语。 5、现代汉语语素的主要特点是:单音节语素占优势。
6、语素的分类:(1)从语音构成看可分为单音节语素和多音节语素;(2)从语法功能看,可分为成词语素和不成词语素;(3)从分布位置看,可分为定位语素和不定位语素。
7、单音节语素:是由一个音节构成的语素,书面上记录下来是一个汉字。如:山、实、呢、语、的等。
8、多音节语素: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音节构成的语素。主要有三个来源:(1)古代遗留下来的联绵词,包括双声(如:枇杷、玲珑)、叠韵(如:伶仃、玫瑰)和非双声叠韵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普通话辅音声母总表(现代汉语复习资料)(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