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海化氯碱树脂有限公司管理体系作业文件 二次盐水及电解(Ⅱ)工艺操作规程 编号 页码 LS/QG— 1208 R0 35/58 常压 1)电解槽维修 2)膜安装后的加压 3)膜泄漏检查 4)槽泄漏检查 5)电解槽注液 6)连接到主管 7)电解液循环 8)通电 9)氢气、氯气压力上升 10)达到稳定温度 11)温度稳定后2h 12)未锁电解槽停车 13) 已锁电解槽停车 14)电解排液洗槽
② 每4h检查确认以下指标: A、油泵输出压力:10.5 MPa(G)。 B、油温:40~60℃。 C、油槽中油位:低限以上。
1.0 7.0 7.0 9.0 7.0 9.0 9.0 9.0 — — — 9.0→锁→7.0 锁定7.0 7.0 提高后 — — — — — 9.0 9.0 9.0 9.0 9.0 9.0→锁→7.0 9.0→锁→7.0 锁定7.0 — 松开 松开 松开 松开 离开20mm 离开20mm 离开20mm 离开20mm 离开1~10mm 离开1~2mm 锁定 锁定 锁定 D、锁定螺母位置:锁定、未锁定或离锁定位置1~2mm。 E、万能操作台压力:7.0 MPa(G)或9.0 MPa(G)。 ③ 油流方向
除了电解槽松开进行维修时,操作台的操作杆在任何情况下必须打至挤压方向,不要把操作杆打至中间位置,因为经过长时间运转后,分配器和单向阀内不可能发生泄漏。
9不正常现象及故障处理
实施日期:2006年6月28日
山东海化氯碱树脂有限公司管理体系作业文件 二次盐水及电解(Ⅱ)工艺操作规程 编号 页码 LS/QG— 1208 R0 36/58 问 题 原 因 1、树脂塔树脂量不足 1、添加树脂 处理措施 1、二次盐水Ca2+、Mg2+超标 2、树脂性能下降 2、进行倍量再生或更换树脂 3、一次盐水Ca2+、Mg2+超3、联系一次盐水工序处理,必要时降标 4、树脂再生效果不好 1、脱氯塔真空度低 低电解负荷,减小盐水流量 4、提前切换树脂塔进行再生 1、调整真空度 2、淡盐水脱氯效2、脱氯前淡盐水PH值高 2、检查酸浓度,调整加酸量 果差 3、Na2SO3加入量少 4、淡盐水温度低 3、调整Na2SO3加入量 4、减小P-284流量 1、如果发生下列现象,电解槽应停车进行膜试漏,更换泄漏的膜并检查阴极和阳极是否遭到损伤 电解槽出口阳极1、膜漏 液PH值高于5 2、PHIA-264故障 (1)PHIA-264经确认正确,PH值仍不断变化 (2)软管中出口处的阳极液颜色发生变化 (3)单元槽电压低于正常值 2、联系仪表进行处理 1、检查氯气、氢气压力是否正常 2、检查电解液在电解槽软管中的流动1、气体压差波动大 2、电解液压差波动 3、电解液流量波动 情况 3、检查FIZA-232,FIZA-231流量计是否正常 4、检查阴、阳极液循环泵是否正常或D-273、 D-170液位是否正常 5、检查仪表指示是否准确 4、电解槽相关参数异常波动 实施日期:2006年6月28日
山东海化氯碱树脂有限公司管理体系作业文件 二次盐水及电解(Ⅱ)工艺操作规程 编号 页码 LS/QG— 1208 R0 37/58 如果发生以下现象,则电解槽停车进行5、电解槽电压低于平均0.08V或更多 离子膜泄漏 膜试漏,更换泄漏的膜并检查阳极和阴极的损害情况 (1)阳极电解液出口PH不断的变化 (2)出口软管阳极液颜色改变 1、电解液温度低 2、阳极液浓度增加 6、电解槽电压急剧上升 3、整流器过电流 4、阴极液浓度高 5、膜被重金属污染 1、油压不足 7、电解槽垫片泄 漏 2、垫片粘结效果不好 1、检查阴极液出口的温度 2、检查阳极液出口NaCl浓度, 调节FICA-231 3、检查电流表、降电流或电解槽停车 4、检查阴极液出口的NaOH浓度 调节入槽纯水量FIZA-221 5、检查阳极液中杂质含量(ICP分析) 1、检查液压、锁定或重新锁定电解槽;若压力偏低,提高油压至规定值但不能高于规定值 2、电解槽停车,更换垫片;如果电解槽受损则进行修补 3、槽框表面穿孔或破损 3、电解槽停车,更换单元槽或维修 8、氯中含氢高 膜泄漏 9、阳极液出口软管的颜色异常 10、电解槽软管泄漏 10 岗位安全卫生 10 岗位安全卫生
10.1 氯气的特性、危害及防护
实施日期:2006年6月28日
停电解槽进行膜试漏、更换泄漏的膜并检查阳极损害情况 停电解槽进行膜试漏、更换泄漏的膜并检查阳极损害情况 膜泄漏 1、软管螺母松动 2、软管垫片老化 3、软管老化泄漏 紧固软管螺母或停电解槽更换处理 山东海化氯碱树脂有限公司管理体系作业文件 二次盐水及电解(Ⅱ)工艺操作规程 编号 页码 LS/QG— 1208 R0 38/58 分子式Cl2,分子量71,最高允许浓度1 mg/m3。 10.1.1理化性质
常温下,氯是黄绿色,具有使人窒息气味的气体,有剧毒。氯气对人的呼吸器官有强烈的刺激性,吸入过多时还会致死。比空气重,约为空气的2.5倍。在101.3kPa和0℃时氯气的密度为3.214g/ m3。
氯气是一种易于液化的气体,绝对压力为101.3kPa的纯氯气在-34.05℃或将其压缩至370kPa在0℃时就可以液化成液体氯。液氯是黄绿色的透明液体,0℃时每升液氯重1.4685kg,相当于463L的气体氯。
氯气能溶于水,但溶解度不大。氯气溶于水后同时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因此氯水具有极强的腐蚀性。
其它特性:本品不燃烧,但可助燃,在日光下与易燃气体混合时会发生燃烧爆炸,与氢气混合的爆炸范围为4~74%(体积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10.1.2 健康危害
对眼、呼吸系统粘膜有刺激作用。可引起迷失性神经兴奋、反射性心跳骤停。 急性中毒时轻度患者出现粘膜刺激症状,眼红、流泪、咳嗽,肺部无特殊表现;中度患者出现支气管炎和肺炎表现,胸痛、头痛、恶心、较度干咳、呼吸及脉搏增快,可有轻度紫绀等;重度患者出现肺水肿,可发生昏迷和休克,有时发生喉头痉挛和水肿,造成窒息,还可引起反射性呼吸抑制,发生呼吸骤停死亡。
慢性中毒是因长期低浓度接触,可引起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和肺水肿,并可引起职业性痤疮及牙齿酸蚀症。 10.1.3 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防毒面具(滤毒罐为褐色色标);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佩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相应的防护服。 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淋浴更衣;进入塔罐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实施日期:2006年6月28日
山东海化氯碱树脂有限公司管理体系作业文件 二次盐水及电解(Ⅱ)工艺操作规程 编号 页码 LS/QG— 1208 R0 39/58 10.1.4 现场急救
皮肤接触:脱去受污染的衣着,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min。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min,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时输氧,并给予2~4%碳酸氢钠溶液雾化吸入,就医。
10.1.5 泄漏处理要点
人员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至上风处,并隔离直至气体散尽;应急处理人员佩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完全隔离)。残余氯气可捕消吸收或用石灰乳液处理。 10.2 氢氧化钠的特性、危害及防护
分子式NaOH,分子量40.01,碱性腐蚀品,俗名烧碱、火碱。
理化性质:纯净的氢氧化钠是白色羽毛状晶体,相对密度为2.13(20/4℃),其熔点为138.4℃。工业品因含有少量的氯化钠和碳酸钠等杂质,是白色不透明的固体,其熔点为320℃左右。在熔融状态下,当温度为340~500℃之间,其密度为1.8~1.9g/cm3。溶液俗称液碱,清透无色溶液。固体氢氧化钠的吸湿性很强,易溶于水,同时强烈放热,并溶于乙醇和甘油;放置在空气中能吸收大气中的水分而溶解,并能吸收空气的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
禁忌物为强酸、二氧化碳、过氧化物、水。
其它特性:不燃烧,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并放热;在潮湿环境下对铝和锡有腐蚀性,遇水和水蒸汽大量放热,并放出易燃的氢气。
健康危害:本品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性,粉尘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皮肤和眼直接接触可引起灼伤;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
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必要时佩戴防毒口罩和正压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耐酸碱工作服。 手防护:带橡胶耐酸碱手套。 工作后淋浴更衣。
现场急救:吸入后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误服者用水漱口
实施日期:2006年6月28日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电解操作规程(新版)doc(8)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