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根据CCITT的建议,为改善小信号量化性能,采用压扩非均匀量化,有两种建议方式,分别为A律和?律方式,本设计采用了A律方式。
在13折线法中,无论输入信号是正是负,均按8段折线(8个段落)进行编码。若用8位折叠二进制码来表示输入信号的抽样量化值,其中用第一位表示量化值的极性,其余七位(第二位至第八位)则表示抽样量化值的绝对大小。具体的做法是:用第二至第四位表示段落码,它的8种可能状态来分别代表8个段落的起点电平。其它四位表示段内码,它的16种可能状态来分别代表每一段落的16个均匀划分的量化级。这样处理的结果,8个段落被划分成128个量化级。段落码和8个段落之间的关系如表1所示;段内码与16个量化级之间的关系见表4.1.2所示。
4.1.2PCM编码规则
表1 段落码 表2 段内码 段落序号 段落码 8 7 6 5 4 3 2 1 111 110 101 100 011 010 001 000 段落范围 2048-4096 1024-2048 512-1024 256-512 128-256 64-128 32-64 0-32 量化间隔 段内码 15 14 13 12 11 10 9 8 1111 1110 1101 1100 1011 1010 1001 1000 量化间隔 7 6 5 4 3 2 1 0 段内码 0111 0110 0101 0100 0011 0010 0001 0000
4.1.3流程图如下
10
图 4.1.3 PCM编码器流程图
4.2 PCM译码器原理
4.2.1 PCM译码分析
PCM译码是PCM编码的逆过程。通过对PCM编码的分析,可以进行8位PCM编码到13位A率13折线的转换,具体转换见下译码规则图。其中注意,在译码时的13位码是对应段的中间值,既所得的编码应加上对应段量化值的一半。
4.2.2 PCM译码规则
11
图 4.2.2 PCM译码规则
4.2.3流程图如下
图 4.2.3 PCM译码流程图
12
4.3 HDB3编码器原理 4.3.1 HDB3编码规则分析:
1)对输入为1码元交替翻转编码,即依次在H+和H-端口输出1 2)对输入为0码元同时在H+和H-端口输出0
3)当连续输入4个0码元,且与上一个连续0码元之间1码元为 奇数个时,第四个0码元改为1码元,且与之前1码元的最后一 个1码元同极性,即:在同端口输出
4)当连续输入4个0码元,且与上一个连续4个0码元之间1码 元为偶数个时,第一个0码元改为1码元,与之前1码元的最 后一个1码元反极性,即:在不同端口输出,第四个0码元改为 1码元,且与之前1码元的最后一个1码元同极性,即:在同端 口输出
4.3.2HDB3编码VHDL语言设计
1)逐位处理输入输出数据,即:每输入一比特数据就判断处理, 并在H+和H-端口同时输出一位比特脉冲.
2)为了能修改含本时钟之前4个时钟周期的输出比特,建立一 个4位移位寄存器保存输入数据temp;
3)输出“1”时,确定下次1码元输出端口的确定,即极性是+ 或-;每输入一个“1”,极性反转一次,记录信息county; 4)检测当前是否为连续“0000”,记当前零个数count0; 5)记录两个连续“0000”之前连续1的个数记数count1,(即 奇偶数)。
13
6)更新“B00V”“000V”时,更新信息count0,count1,county;
4.3.3流程图如下:
源码 1 0 +0 1 1 0 0 0 0 +1 1 1 -1 0 0 0 0 0 1 -+1 1 0 1 1 -1 0 0 +1 1 0 0 0 -1 0 0 +1 1 0 0 0 -1 0 1 +1 1 HDB3码 0 0 0 0 0 0 0 0 0 H+ 0 0 0 0 0 0 0 0 0 H- 0 0 0 0 0 1 0 0 0 1 0 1 0 0 0 1 0 0 0 1 0
4.4 HDB3译码器原理
4.4.1HDB3译码规则分析
将编码修改过的0码元恢复,并将双极性交替1脉冲改为单 极性1脉冲
4.4.2 HDB3译码VHDL语言设计
对输入的H+和H-分别设立一个五级缓存移位寄存器,每一拍 都判断是否存在10001,或1001X;若存在分别改成10000, 或0000X。再将H+和H-相或输出。 4.4.3流程图如下:
14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通信原理课程设计 基于FPGA的时分多路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设(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