弧度制说课稿
高一数学组:马福刚 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弧度制说课稿》下面我将从(1)教材(2)教法(3)学法(4)教学过程(5)教学反思。 说教材
1、教材的分析
说课内容是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数学》(基础模块)上册弧度制。通过本节弧度制的学习,我们很容易找出与角对应的实数而且在弧度制下的弧长公式。另外弧度制为今后学习三角函数带来很大方便。 2、教材的处理
根据学生专业特点,我将两课时合为一个课时: 即:将弧度制的概念与弧度制的运用合并为一节课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弧度制的概念,能进行角度和弧度的转化,掌握圆心角与弧长公式,会解决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通过对角度和弧度关系的探究,让学生体会过程的重要性,提高分析归纳能力。
情感目标:注重教学过程中师生间、学生间的交流,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发现规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 4、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弧度的意义,圆心角的大小公式和弧长公式。 教学难点:能正确进行弧度与角度的换算。 说教法
1、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创设和谐、愉悦互动的环境。 教学过程设问、引导、启发、发现式教学方法。 2、采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以提高课堂效率. 说学法
1、学情 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角的度量单位“度” 正因为如此才会激发学生为何学习弧度的兴趣。 2、学法 指导学生学会提炼问题结论, 指导学生学会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分析 (一)问题导入:
回忆1°的角是如何定义的?
教师应说明用度作为单位不足之处(1)书写时单位容易忘记(2)它是 六十进制运算麻烦。
复习度量角的大小第一种单位制—角度制的定义。 复习圆心角与圆周角的概念。
设计意图:这样引入主要是考虑到学生可能提出:为什么要引入和如何引入弧度制?
(二)、讲解新课:
提出课题:弧度制—另一种度量角的单位制,它的单位是rad 读作弧 度。 弧度制的定义:长度等于半径长的弧所对的圆心角称为1弧度 的角。 规 定:
正角的弧度数是正数, 负角的弧度数是负数, 零角的弧度数是0
用角度制和弧度制来度量零角,单位不同,但数量相同(都是0) 设计意图: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并通过对问题的思考提高理解能力,强化自我意识,促进由学会到会学转化,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三)、公式推导
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探索发现,当角用弧度制表示时, 其绝对值等于圆弧长与半径的比,即: 并由学生推导出弧长公式: 说明:一定是用弧度制表示的角 2.角度制与弧度制的换算:
360°=2p rad 180°=p rad 注意:
1、弧度与角度的换算,可以利用科学计算器进行,也可用《中学数学用表》进行。 2、一般地,“弧度”与“rad“通常略去不写,而只写这个角所对应的弧度数. 3、采用弧度制后,角与实数之间就建立了一一对应关系.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带领学生进行公式的推导,融教学内容于解答启迪之中,从而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四)、习题讲解
例1 把角度化成弧度:(1) (2) (3) 例2 把弧度化成角度:(1) (2) (4) 练习 :103页 习题5.2-1
设计意图: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度与弧度之间的转化及一些特殊角的弧度数为后面的学习做准备。
(五)实践应用
例3 某机械采用带传动,由发动机的主动轴带着工作机的从动轮 转动.设主动轮A的直径为100mm,从动轮B的直径为280mm 问主动轮A旋转,从动轮B旋转的角是多少?(精确到 ) 例4 求如图5-12所示的公路弯道部分 弧AB的长(单位m,精确到0.1 m)
设计意图:使学生能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去 (六)、归纳小结
1、弧度与角度的换算; 2、弧度的意义;
3、弧度制计算公式及简单运用。 作业:P105
习题5.2第2、3、4、5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在本教材中,5.1-1是弧度制的基本概念,5.1-2是利用弧度制解决实际中的问题,我认为本节知识,对于汽修和机械加工专业而言应以实践为主,因此将5.2-1和5.2-2合为一节课。首先介绍弧度制的相关知识,后半节课着重让学生自己解决实践中的问题。
一个新的概念出现之后,不能只停留在表面,需要深入思考,掌握其内容,理解其本质,知道其外延。当然,学生对新概念的再思考,来源于教师的引导,引导取决于教师本身对概念的理解和把握,也需要教师精心设计一些问题引发学生对新概念的再思考、再加工。所以,我认为: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和提升,取决于教师独具匠心的“问”和学生积极主动的“思”。对于本课题中问题的设计,我也注意到:问题要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并且能够让学生再思考。从而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的严密性和严谨性,同时也为专业课学习打下了基础。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弧度制说课稿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