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力
·财务与金融·2009年第3期总第119期投资与贸易
信贷款或保证贷款的方式,提供快捷便利的信贷服务。
(2)建立健全内部经营机制与激励机制。在建立贷款责任追究制的同时,逐步建立更为科学、责权利相结合的贷款激励机制,将贷款面、贷款额、收息率和不良贷款下降率等指标纳入信用社考核的重要内容,将信贷员的经济收入与贷款效益挂钩,促使信贷人员加强贷款安全管理。
(3)实行差别利率。对贷款量大、信用好的客户,可给予适当利率优惠;适当提高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授信额度;适当扩大基层农信社信贷授权;简化不必要的贷款手续,提高信贷工作效率。
3、进一步完善治理结构和信贷员管理机制
要形成一套符合市场化需要的、有效的考核机制,奖罚机制和激励机制,激发农信社的内在管理活力;深化农村信用社人员管理制度改革,把农村信用社逐办成为高效服务的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1)建立完善的信贷员管理机制
要加强信贷员队伍的建设。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稳定、规范、调整、精简、高效”的工作方针,建立和完善适应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特点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和激励机制,积极引进高素质人才。要强化信贷人员的风险意识、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的培训,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信贷员的爱岗敬业精神,千方百计控制信贷风险。(2)建立完善的信贷员选拔考核机制。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通过考试考核面向社会择优聘用。定期对信贷员进行考核,实行严格的考核制度,对不能胜任的信贷员进行降职或调职,对较好的信贷员可升任重要岗位。
(3)建立健全信贷员等级管理制度、激励机制及监督、处罚机制。如通过对信贷员包括日常工作表现等情况的考核,实行等级管理,不同等级的信贷员享受不同的等级工资和绩效工资。同时实行信贷员约束机制,明确岗位责任,加强检查,实行贷款监督、岗位监督。对贷款营销额大且收回率达到100%的信贷员可按营销贷款总额的一定比例进行奖励;对收回不良贷款的人,能收回或部分收回则按一定比例进行奖励;对造成不良贷款(特别是新账不良贷款),发放跨地区贷款、化整为零、冒名化名、假担保和关联人相互保证贷款等违规违纪贷款行为的责任人加大处罚力度。充分发挥监察稽核的作用,经常
开展检查活动,对信贷员实行监督,对发放的贷款的合法性进行监督,保证信贷营销工作安全健康稳定发展。
4、建立健全信贷风险管理制度
(1)加快建立完善的贷款等级授信管理制度步伐。农村信用社要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制订和完善《农村信用社大额贷款管理制度》、《农村信用社贷款授信制度》、《农村信用社委派会计信贷监督管理制度》、《农村信用社贷款责任追究制度》、《农村信用社等级管理制度》、《农村信用社贷款损失赔偿制度》等制度。对各基层农村信用社、信贷人员及借款人进行等级分析,分别设定相应的权、责、利,对其进行登记授信管理。严格执行集体审批程序和制度,真正发挥审批小组的作用,明确责任人,减少“一手包办”的放贷风险。通过完善各种信贷风险管理制度,充分做到贷款的合规管理,从而减少信贷风险的制度风险。
(2)建立和加强信贷档案管理制度。信贷档案管理是农村信用社信贷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有效防范信贷风险和保全信贷资产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加强对信贷一级档案出入库的管理,不能随意借出而造成资料流失,做好借还的登记工作。针对企业的不同情况,采取“一户一策”,落实清收责任,尽量将贷款清收落实在企业关停之前,从而逐步化解不良贷款。监督部门还要加强对信贷主管部门在执行信贷档案管理制度方面的检查,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杜绝有章不循、有规不依的情况发生。
(3)建立健全的准备金制度和风险保险制度。根据农村信用社自身的资产状况,资本充足率,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允许其提高呆账核销比例,进一步加足额提取呆、坏帐快信用社呆账核销的力度。同时,准备金,以增强农村信用社抵御信贷风险的能力。农村信用社可实行贷款风险保险制度,以转移贷款风险,让保险公司也参与客户的经营管理和农村信用社共同分担贷款风险,减少资金损失。即在发放贷款时,要求借款人以贷款项目和金额向保险公司投保贷款风险保险,当借款人因保险责任内的原因不能按合同归还信用社贷款时,由保险公司承担连带偿还责任。
5、积极推进信贷文化建设一是更新理念,构建信贷管理的长效机制。二是建立健全信贷风险防范、控制机制,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信贷管理办法和制度,信贷结果评价体系,信贷
-2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论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及其防范措施(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