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确认共利益者
b. 识别多种观点
c. 协同合作
d. 首次提问
7.导出需求
a. 协同需求收集
b. 质量功能部署
c. 用户场景
d. 导出工作产品
第8章 构建分析模型 建模的目的 对象技术 建模原则 分析包
1.分析建模的三个目标a.描述客户需要什么,b.为软件设计奠定基础,c.定义在软件完成后可以被确认的一组需求。分析模型在系统描述和设计模型之间建立桥梁。
2.分析建模的方法(结构化分析和面向对象)1、一种考虑数据和处理的分析建模方法被称为结构分析。2、第二种方法是面向对象的分析,这种方法关注于定义类和影响客户需求的类之间的协作方式。
3.分析模型的元素:基于场景、面向信息流、基于类、基于行为
4.ERD(实体+关系+基数和形态)数据字典 面向对象分析模型
5.基于场景建模(用例模版、活动图/泳道图)
6.状态图
7.基于类的建模:实体、类、类图(CRC图),行为模型(时序图)
8.基于用例图的分析类的抽象方法
9.分析模型的概念及其组成
分析包:分析建模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分类,也就是将分析模型的各种元素(如用例、分析类)分组打包-称作分析包,并为每个包取一个有代表性的名称。
10.创建分析模型遵循的原则:
a. 模型应关注在问题域或业务域内可见的需求,抽象的级别应该相对高一些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软件工程-实践者的研究方法-知识点(7)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