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温,上层受影响较小,降温较慢,从而形成逆温。这种逆温现象主要出现在中纬沿海地区。
C、锋面逆温:在锋面附近,由于冷暖空气的温度差比较大,暖空气爬到冷空气的上面,也会产生明显的逆温现象。
D、地形逆温:在山谷盆地中,晚上较重的冷空气,沿山坡流动,聚集在山谷底部,谷底原来的暖空气被冷空气抬挤上升,由此形成逆温,这种逆温一般发生在晚上。还有一种情况是,冬半年冷空气在向低纬地区运动过程中,因冷空气较冷重,把地势较低的盆地和谷地地区填满,而盆地上空是暖空气,在盆地上空暖空气与盆地内冷空气交界的大气层形成逆温。这种逆温现象发生在冬半年。 ③逆温现象与大气污染
无论那种条件造成的逆温,都对大气有一定的影响。由于逆温层的存在,造成对流层大气局部上热下冷,大气层结稳定,阻碍了空气垂直运动的发展,使大量烟尘、水汽凝结物等聚集在它的下面,易产生大雾天气,使能见度变坏,尤其是城市及工业区上空,由于凝结核多,易产生浓雾天气,有的甚至造成严重大气污染事件,如光化学烟雾等。
例题1:2007年冬季,我国南方地区出现罕见的强降温并普降大雪,湖南、贵州和我省北部山区遭受严重雪灾,造成大面积地区停电和严重的交通阻塞。读贵州某地区降雪量随海拔高度变化图,回答(1)~(3)题。
(1)该地降雪最多的地区海拔高度约为 A、1600m B、1500m C、1300m D、1000m
答案:D点拨:本题考查多条曲线关系读图方法。从降雪量曲线最大值处作垂线,找到与海拔高度曲线的交叉点,再水平对到横坐标海拔高度处。
(1)下列关于雪灾成因以及同期相关地理事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南下冷空气势力偏强②三峡水库的修建③全球变暖大背景下极端灾害发生的频率增加 ④我国南方地区气温的距平值为正值(注:距平值为实际值与多年平均值的差)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2年高三地理精品复习资料:气候专题(9)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