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南极洲的等温线大致呈同心圆状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 B.洋流 C.太阳辐射 D.大气环流
答案:C点拨:南极洲地表各地均冰雪覆盖,差别不大,影响气温的主导因素是太阳辐射,由于南极洲纬线呈同心圆,表现在等温线也大致呈同心圆状分布,温度内部低,向外升高。 (2)南极大陆周围海域海冰覆盖面积年变化很大,其覆盖面积最大的月份应为 A.2~3月 B.8~9月 C.11~12月 D.6~7月
答案:B点拨:南半球陆地7月份气温最低,但海洋降温比较慢,到8~9月温度才降到最低,所以南极大陆周围海域海冰覆盖面积最大,即气温和水温最低月份为8~9月。 二、中国气候
1、特点: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气温年较差大。
2、分布:东部秦岭-淮河以北为温带季风气候,以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西南少数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西北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东南部为季风气候,广大高原地区为高山和高原气候(高寒气候)。 3、降水雨带移动规律:5月锋面降水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6月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7、8月在华北和东北地区,9月迅速南退。
4、副高的位置和强弱对我国夏季雨带的影响
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中心,有时只有—个,位于夏威夷附近,有时分裂为两个,分别位于东、西太平洋上。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对我国天气变化影响很大,它的强弱和位置,直接影响着我国夏季雨带的分布。副高西部的偏南气流,从南部海上带来大量的暖湿空气,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交锋而形成的锋面,往往形成大范围的降雨带。由于副高位置随季节而变化,冬季偏南,夏季偏北,因此我国的主要雨带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春末,雨带位于华南,夏初,副高西伸北进,暖湿的偏南气流沿副高西缘北上,与北方来的干冷空气交锋在长江流域一带,形成长江中下游直至日本南部的梅雨天气,盛夏,副高进一步北进,雨带北推到华北、东北地区,9月,副高南撤,雨带也随之南移。副高的位置和强弱一旦异常,就会引起旱涝灾害。一般来说副高势力强,位置偏北时,我国北涝南旱,反之则可能出现南涝北旱。另一方面,副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2年高三地理精品复习资料:气候专题(1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