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气压高低与形成:
(1)气压:单位面积空气柱子的重量。同一垂直方向上,气压值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2)受气温变化的影响,大陆上夏季气压最低,冬季气压最高,年较差大;海洋相反。
(3)高、低气压“高”、“低”比较的前提条件是都在同一海拔高度上,即指相对同一水平面而言。在近地面,一般气温高气压值低,气温低气压值高。近地面和上空的高、低气压正好相反。
(4)高、低气压的形成原因有两种:一是热力原因(如赤道低压、极地高压、热低压、冷高压等),另一是动力原因,由大气运动造成(如副热带高压、副极地低压等)。
(5)太阳辐射是大气运动的原动力。太阳辐射高低纬度的差异,是形成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2、风:
(1)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的差异产生了大气的水平运动,即风。风力(即风速)与水平气压梯度(气压差/距离)成正比,与地面摩擦系数呈负相关。
(2)气压场中的空气质点,一般受到三个力的作用: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指向低压)、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垂直于风向右侧,南半球垂直于风向左侧。随纬度增高而变大。只改变风向,不能改变风速)、摩擦力(与风向方向相反。不仅能改变风向,还可减小风速)。
(3)风向即风吹来的方向。受地转偏向力影响,风向相对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在高空,摩擦力可以忽略不计,风向偏转90度,最终与等压线平行;在近地面,风向偏转角度小于90度,最终斜穿等压线,指向低气压。 3、热力环流与大气环流
(1)热力环流: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例如一般的空气对流运动、海陆风、山谷风以及城市热 岛环流。
(2)大气环流: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促进高低纬度间、海陆间的热量和水汽交换,调整全球的水份和热量分布——直接控制各地气候类型的形成。
(3)由于高低纬之间热量差异以及地球自转,形成三圈环流(在近地面表现为7个气压带和6个风带)。 (4)由于直射点的季节移动,引起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5)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热容量不同),导致北半球大陆和海洋上高、低气压中心发生转换(北半球气压带不完整,1月前后大陆上冷高压切断副极地低压带,7月前后大陆上热低压切断副热带高压带),形成季风环流。
例题1:读天气系统图,回答(1)~(2)题。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2年高三地理精品复习资料:气候专题(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