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B点拨:成都外围等值线数值增大,故成都年日照时数为1200小时,向昆明方向数值增大,故昆明年日照时数为2400小时。
(2)对于昆明与贵阳的日照时数产生的差异及其主要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贵阳纬度高,太阳高度角小,故日照时数少
B.昆明地势高,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故日照时数多 C.昆明与贵阳的气候类型不同,且降水比贵阳少,故日照时数多 D.贵阳冬季受锋面影响降水多,故日照时数少
答案:D点拨:昆明和贵阳都位于云贵高原上,但冬季有昆明准静止锋,降水在贵阳一侧,所以贵阳云量大,年日照时数少。
6、为什么地球上的“三极”臭氧层破坏严重?
臭氧层位于地球大气层的平流层中。对流层是高度最低的一层,人类在向大气中排放的有害气体首先进入该层,它的高度就是该层空气对流运动所能到达的顶端。“三极”地区气温低,所以对流层较低,相应平流层的高度随之降低。
人们向对流层大气排放的氟氯烃会随大气环流运动而到达“三极”地区的上空,因为这些地区平流层较低,氟氯烃能到达平流层中而破坏臭氧层。南极地区气温最低,平流层也最低,臭氧层破坏最为严重,已经出现了臭氧空洞;北极地区破坏较南极地区轻一些,青藏高原地区臭氧层破坏较轻一些。
例题1:读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下列四幅图中,表示上图中甲地气候类型特点的是________。表示乙地气候类型特点的是________。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2年高三地理精品复习资料:气候专题(1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