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通过腹地:由甲地运往丙地的物资通过乙港而不在乙港进行装卸作业,只在港内进行编组的通过运量,甲地为乙港的通过腹地。常见于河港中。
五、港口组成部分
港口是由各种水工和陆地建筑物、各种水上和陆上设施,各种机械、输变电、导航和通讯设备等所组成的综合体,各个部分的作用不同,但又互相联系,互相依存,协调一致。
港口包括水域和陆域两大部分。
1、港口水域是供船舶航行、运转、锚泊和停泊装卸之用,要求有适当的深度和面积,水流平缓,水面稳静。海港可分为港外水域和港内水域。内河港口一般没有这样的区分。
港口水域:包括进港航道、转头水域、港口锚地、码头前水域或港池。 转头水域——船舶由港内航道驶向码头或由码头驶向航道,要求有能够进行回转的水域。
港口锚地——供船舶解队及编队,等候靠岸及离港,进行水上装卸的水域。 港池——供船舶停靠和装卸货物用的毗邻码头水域。 进港航道——从主航道通往港口的航道。
2、港口陆域是供旅客上下船、货物装卸、货物堆存和转载之用,要求有适当的高程、岸线长度和纵深,并有仓库、货场、铁路、公路、装卸设备和各种必要的附属设施。
码头——是供停靠船舶、旅客上下船、货物装卸的场所。码头前沿线是港口水域与港口陆域的交接线。码头线布置成与岸平行称为顺岸码头,布置成与岸正交或斜交称为突堤码头。码头线长度决定于所要求的泊位数和每个泊位的长度,而泊位长度则因停靠船舶的吨位大小而异。码头前的港池水深由船舶吃水及富裕深度决定。
港口仓库及货场——港口设置仓库及货场,供货物在装船前或卸船后短期存放。不怕日晒雨淋的货物,放在露天货场;在石油码头,建造油库。港口库场不准货物长期储存。由港口库场至码头前沿,称为码头前沿作业区。前沿作业区均有道路与港外连通,有的还铺设铁路线,火车、汽车能开到码头前沿,进行车船直接联运。不能直接联运的货物则进库场暂存。
铁路及道路——当港口有大量货物运输时,可铺设铁路线通往港口,通过火车集疏运。港内道路供运货汽车和流动装卸运输机械通行,一般布置成环形,以便利运输,并尽可能少与装卸作业干扰。
装卸及运输机械——为了加快车船装卸,提高港口吞吐能力,降低运输成本,减少工人体力劳动强度,港口有各种装卸及运输机械,包括起重机械、运输机械和库场、船舱机械等。
港口辅助生产设备——包括:a、给排水设备;b输电系统、照明、通讯及导航设备;c、在作业区设办公室、候工室、流动机械库、工具库、机修车间等辅助生产设施;d、较大的港口应设置燃料供应站,供来港的船舶所需要的各种燃料;e、辅助工作的船舶;f、为港口工程建筑物及设备维修所用的工程维修基地;g、较大的港口应设航修站,能对船舶进行临时性修理,并兼修港内作业船舶。
对于上述组成港口的个体,从港口生产作业上进行归类,可归纳为船舶航行作业、装卸作业、储存及疏运四大系统。船舶航行作业系统包括进港航道、锚地和船舶回转水域,以及船舶通讯、导航等设施。装卸作业系统包括码头和水上装卸锚地,以及装卸和运输机械设备。储存系统包括港口仓库和库场机械设备,以及客运站。疏运系统包括铁路和道路等。这些系统本身各个环节之间必须协调,各个系统的通过能力必须互相适应。
六、港址选择与港口布置
1 确定港址的依据:港口腹地资源、经贸开发、客货运量、交通运输条件、自然条件及建设条件等是确定港址的重要依据。
2 确定港址的原则。适宜建港的水域及其陆域,是城市建港的宝贵资源,应当按照深水深用的原则,优先考虑发展港口的需要。港口建设应根据岸线资源的实际情况,做到港口建设与城市规划相互协调,布局合理。
3、港址选择的基本要求:
(1) 港口应有一定的腹地范围,与腹地间有方便的交通条件。
(2) 港口应有足够的水域面积、岸线及便利的进港航道,且无严重的淤积及冲刷,便利船舶航行、锚泊、系靠、避风、装卸等作业。
(3) 港口陆域应有适当高度、纵深及足够的面积,能合理布置码头、仓库、货场、铁路、公路及辅助建筑物。
(4) 岸线长度及水陆域均有发展的余地。
(5) 与城市有良好的联系、配合、交通方便;但又不相互干扰、限制,并应充分注意保护环境。
(6) 与铁路、公路、水源、电源接线方便。
(7) 选址时应尽量利用荒地、劣地,能少占或不占农田。
(8) 有良好的施工场地和施工船舶避风的水域,建筑材料供应方便。 (9) 能满足国防及战备要求。
(10) 港址选择应根据不同的河流类型,进行河床演变分析。 4、河港选址特点:
(1) 顺直微弯型河段:港址应选在枯洪水位时水深足够的深槽处。 (2) 弯曲型河段:在有限弯曲河段,可利用凹岸深槽,选作港址。 (3) 分汊河段:港址宜选在分汊河段的上游或下游,尽可能不选在汊道内。
第二章 港口水工建筑物
一、码头的组成
码头是供船舶系靠、停泊用的,在此进行货物装卸和旅客上下等作业。它是港口中主要水工建筑物之一。
码头由主体结构和附属设备两部分组成。
主体结构又分为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上部结构,如重力式码头的胸墙、板桩码头的帽梁等,其作用除将下部结构的构件连成整体之外,还装设有护木、系船柱、管沟、轨道等设备;下部结构,如重力式码头的墙身和基础,主要是挡土或传力用的。
码头设备包括系船设备(如系船柱)、防冲设备(如护木)、安全设备(如系网环)、工艺设备(如管沟和起重机轨道和火车轨道的基础)和路面等。
二、码头分类
码头有各种分类方法:
1、按用途可分为货码头、客码头、工作船码头、轮渡码头、渔码头、舣装码头等。货码头按货种又可分为件杂货码头、散货码头、油码头等等。
2、按平面布置可分为顺岸码头、突堤码头和墩式码头。突堤码头又分窄突堤和宽突堤。
3、按断面形式可分为直立式、斜坡式、半直立式和半斜坡式。 直立式多用于水位变化不大的港口,船舶系靠和作业都比较方便。
斜坡式适用于水位变化较大的情况,如天然河流的上游和中游港口,一般设有便于船舶停靠的趸船,趸船与岸用活动引桥或缆车联系,前者称为浮码头,后者称为缆车码头。
半直立式适用于枯水时间较长而高水时间较短的情况,如天然河流的上游港口。
半斜坡式适用于高水时间较长而低水时间较短的情况,如水库港。 4、按结构形式可分为重力式、板桩式、高桩式和混合式。
三、码头荷载分类
1、按荷载的性质分:
(1)恒载:指长期作用在建筑物上的不变荷载或在一定水位条件下作用在建筑物上的不变荷载,如建筑物自重、土压力、水压力及浮托力等。
(2)活载:指作用在建筑物上的可变荷载,包括:1.使用荷载:如堆货、人行、起重运输机械、铁路、汽车、缆车和船舶荷载等;2.自然荷载:如波浪力、水流力和风、冰、地震荷载等。施工荷载是指在建筑物施工期间可能受到的荷载。
2、按荷载作用的条件分:
(1)设计荷载:码头在正常使用或正常工作条件下作用的荷载。一般有建筑物自重、土压力、水压力、码头地面正常使用荷载、船舶荷载等。
(2)校核荷载:码头在使用和工作条件下,不经常作用的荷载。一般有风暴系缆力、波浪力、冰荷载和施工荷载。
(3)特殊荷载:偶然作用在建筑上的荷载,例如地震荷载。
四、码头地面使用荷载包括的内容
码头地面使用荷载包括堆货荷载、人行荷载、铁路荷载、汽车荷载和流动起重运输机械荷载。
1、堆货荷载往往是设计码头的控制荷载。影响堆货荷载的因素很多。在确定堆货荷载时,必须对下列影响因素进行全面分析,才能合理地确定堆货荷载。A.码头的用途;B.装卸工艺;C.货量大小;D.堆存期;E.码头的结构情况;F.使用管理情况。
2、影响铁路荷载的因素很多,为合理地确定作用在码头上的铁路荷载,应综合分析下列因素:A.码头上所通过的机车车辆类型;B.码头用途;C.港区线路状况;D.有外贸任务者。
3、作用在码头上的汽车荷载包括汽车、平板挂车和履带车产生的荷载。 4、流动起重运输机械荷载包括:门式起重机、轮胎式和汽车式起重机、履带式起重机、叉式装卸车以及牵引车和平板车产生的荷载。
五、船舶荷载分类
码头是系靠船水工建筑物,所以船舶荷载是作用在码头上的主要荷载之一。根据其作用性质分为系缆力、挤靠力和撞击力。
1、船舶系缆力:船舶在码头前停靠和进行各种操作时,用系船缆系在系船柱上。作用于船舶的风压力、水流力等,通过系船缆传给系船性。如果系船柱固定在码头结构上,码头就受到系缆力的作用。根据产生原因的不同,可分为自然因素作用产生的系缆力和由于船舶操作产生的系缆力两种。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港口基础知识及港口管理Microsoft Word 文档(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