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代数》上册教材及 《教参》中数例的商榷
俞书华
众所周知,教材是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重要依据,因此,教材应具有的科学性与严密性。现就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代数》上册及《参考》(以下称课本)中,几处值得商榷,教学中值得注意的地方,举例说明如下,供参考。
例1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值域: (1)y?312?x1 (2)y?0.74
[课本第64页习题五第2题(2)、(4)]
参考书第58页提供的值域答案均为{y/y?R?}以上答案是错误的。 由于
11及均不为0,故值域均应为{y/y?R?且y?1}。 4x2?x11?x2f()??f(x)。 例2设f(x),求证:2x1?x[课本第70页复习参考题第10题(2)] 参考书第64页提供的解法是:
121?()1? 1x??f()?12x1?()1? x1x21x2x2?11?x2?2????f(x).2x?11?x1)无意义。x此题条件不充分,事实上,当x=0时,f(x)有意义,且f(0)=1,而f(建议在本题中,应加上“x≠0”方才严密。
例3用sec?来表示?的其它各三角函数。 [课本第105页习题七第13题(2)] 参考书第117页提供了解答: cos?=
1 tg?=?sec2??1(? 在第一、三象限时取正号,? 在第二、四象限时取负sec?号,以下各式同)
ctg?=
1?sec??12,
?sec2??1sin?=
sec?
csc?=
sec??sec??12
此题条件不充分,事实上,当?=k?(k??)时,sec?=±1,而ctg?不存在。 建议在本题中,应加上?≠kπ(k?z)方才严密。
例4设tga、tg?是一元二次方程?x2?bx?c?0(a?0,b?0)的两个根,求ctg(a+?)的值。 [课本第170页例3] 课本上的解法是:
2?x?bx?c?0中,??0,由一元二次方程与系数的关系得: 在一元二次方程
b actga?tg???
atga?tg???而ctg(a??)?11?tga·ta??
tg(a??)tga?tg?由题设, , 故 tga ? tg ? ? 0 代入,得 b ? 0ctg(a??)?1?(c/a)a?cc?a??
?(b/a)?bb以上解法虽然结果是对的,但求解过程中,是在a≠c的情况下进行的。事实上,当
ctga.tg???1,tg(a??)a=c时, 不存在,根本就没有什么倒数可求而
actg(a??)的值也决不是从
1中求得的,对于此情况,课本上没有作出必要的说
4g(b??)明。
建议在解本题时,分两种情况 当a≠c时,按课本上的解法 当a=c时,从tga.tg?=1,可得tga?而得ctg(a??)?ctg(k??)?0
但无论a≠c与a=c都可以用一个公式ctg(a??)?
——本文发表于《中学数学教学》
x1x?ctg??tg(??)因此,a?k????(k?z),从
2tg?2x2(c?a)来表示。 b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高中《代数》上册教材及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