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标准
起一定的作用。
(二)课程设计基本理念。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既要体现时代发展的要求,如增加学习现代设计艺术等内容;又要注重学科的基础性,如绘画中的素描、色彩的学习等。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的发展,如敏锐的洞察能力、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动手绘制的能力等。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是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通过美术学习,一方面使其掌握基本的美术知识与技能,另一方面,使其学会用艺术思维的方式认识世界,为学生将来从事学前教育职业提高艺术素养。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总体设计思路是以学前教育专业相关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确定课程目标,设计课程内容,以工作任务为线索构建任务引领型课程。
二、课程目标
(一)掌握简笔画、设计与工艺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在艺术实践中,学会运用各种工具和材料来制作艺术作品,美化生活与环境。能够熟练掌握简笔画的基本理论和技能,更好的服务好自己的幼儿园美术教学。
(二)知道中外美术发展史的大体脉络。在欣赏古今中外美术作品中,拓展艺术理解能力,并学习如何评价和解释艺术作品,交流各种见解和观点。
(三)了解儿童美术发展的特点与教学方法。在学习中掌握幼儿美术教育的教学原则和方法,为今后从事幼儿美术教学工作奠定一些理论基础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 素描(15学时)
(一)素描的概述。 1.素描的基本概念; 2.素描的基本因素;
3.素描写生的一般方法步骤。
31
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标准
(二)结构素描。 1.透视的基本原理;
2.石膏几何体的结构写生方法。 (三)明暗素描。
1.明暗的基本原理和表现规律; 2.明暗造型的方法步骤; 3.石膏几何体的明暗写生; 4.石膏五官结构与面具的明暗写生。 (四)线描。
1.运用线条塑造形体的基本规律; 2.线描写生的方法步骤; 3.线描造型与简笔画。
第二章 色彩(10学时)
(一)色彩的概念。 1.色彩的一般知识; 2.怎样观察和分析色彩; 3.色彩的调和。 (二)色彩的运用。 1.色彩的写生; 2.水粉写生技法; 3.装饰画。
第三章 儿童美术(15学时)
(一)儿童美术在儿童素质发展中的价值。 1.儿童接受美术教育的心理特征; 2.儿童美术与儿童的情感培养;
3.儿童美术对儿童创造思维发展的推动。 (二)儿童画。 1.儿童画的特点; 2.单线的儿童画;
32
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标准
3.彩色的儿童画; 4.儿童中国画。 (三)简笔画。
1.简笔画在教学中的使用特点和不同类型; 2.简笔画在教学中的综合作用; 3.简笔画的设计和运用。 (四)卡通画。 1.儿童与卡通画; 2.动物卡通画; 3.现代卡通画; 4.儿童漫画。
第四章 设计与应用(13学时)
(一)图案。
1.图案形式美的原理;
2.图案的构成形式与造型变化; 3.图案的设计与运用。 (二)美术字。
1.美术字的特点和作用; 2.美术字的构成规律和种类; 3.美术字的书写步骤 。 (三)平面设计。 1.海报、广告的设计; 2.黑板报、墙报的设计 ; 3.贺卡设计与制作。 四、教学实施 (一)教学建议。
采用四步教学模式:第一步,明确学习任务;第二步,教师边操作示范边讲解要领,让学生模仿训练;第三步,各小组合作学习,教师从旁指导;第四步,选择典型的任务,学生陈述、互评,教师讲评
33
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标准
和总结。每个任务均由师生完成,注重知识、理论与技能的结合,渗透职业能力训练。 (二)教学方法。
积极探索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使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过程的体验,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力,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 (三)教材选用。
1.严格按照本课程最新标准编写教材,教材内容应充分体现课程设计理念;
2.推荐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美术》,建议一学期内完成,共68学时。
五、考核与评价
本课程考核采用形成性考核(课程各个项目的过程考核)与期末考评(课程考核)相结合的方法评价学生学习效果,体现职业能力培养要求。
形成性考核(任务考核)(50%) 小组总分(40%) 组间互评教师评价情境报告(20%) (40%) (40%) 个人总分(60%) 组内互评教师评(30%) 价(70%) 期末课程考评(50%) 试卷或技能考核 各小组主要考核学习团队的总体表现,包括团队的解决问题能力、团队作品的质量高低、团队的合作协调能力等等,其中一个成员的表现直接影响团队的整体评价,从另外一个角度促进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在考虑团队的总体表现外,同时更要考虑学生对团对的贡献度以及个体的差异性。
34
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标准
35
《书法》课程标准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幼儿园班级管理课和标准(8)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