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今天你们都有什么收获?谁愿意来说一说?今天我们学习了一个数连续减两个数等于一个数减这两个数的和。无论用什么方法去计算,计算时注意进位与退位,做到认真、细心。 五、教师总结。 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现实的情境中,让学生对照条件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同一个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比如用两种方法来解决连减问题的教学,就是学生情境结合和自己的生活经验的获得的。这里教师要强调的则是运算顺序的改变要加上小括号的内容。最后,对计算结果,还要学生学会验算的方法来验证。培养学生做题后自我检查的习惯和能力。本节课的不足在于讲的理论文字内容过多学生擅长的是在计算中掌握计算方法,而不是文字结论。 六、作业设计
1、淘气和笑笑在菜地里学到了新知识,高高兴兴地往前走,他们来到池塘边,饲养员告诉他们,这里养了800只鸭子,白鸭子有250只,花鸭子有350只,黑鸭子有多少只?
2、离开了池塘,来到植物园,花农伯伯告诉他们这里种了1000枝玫瑰花,红玫瑰和黄玫瑰的枝数都是320枝,剩下的是白玫瑰,白玫瑰有多少枝? (两种方法计算)
节余多少钱
教学目标
26
1、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经历多种算法的过程,并能正确计算。 2、理解乘法的意义,能用乘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具体情境中应用乘法,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 教学难点: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口算。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磁力板、图片、胶卷 教学课时:1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入。
亲爱的同学们,2009年,我国进城务工人员总数约二亿三千万人,城市建设和发展离不开他们的辛勤劳动。今天我们来看看这一家人是如何节钱的。 二.探究—合作—交流
1、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乘法口算方法 (1)引导学生观察图,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
(2)分析数学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提出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在小组之间交流。
(3)以小组形式反馈问题,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帮助解决。(引出问题“八月结余了多少钱?”)
【意图:通过自主探究,使学生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引出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4) 探究“八月结余了多少钱?”这个问题,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之后和小组交流。
师:你会列式解答吗?
27
学生先独立列式计算800+185-745或800-745+185,再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然后汇报。
(5)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交流中教师鼓励算法不同的同学。 对于带有一般性的计算方法应引导学生予于关注。
【意图:通过这种互问答的学生交流形式,让学生之间相互学习,互相促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和数学思考的能力。体验算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灵活性】
三.实践应用, 拓展延伸 1、完成“练一练”的第1、2题。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让学生说说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
【意图:注意数学与生活联系,学生通过自主选择内容,使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能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四.评价:学生对这节课的学习,对自己、同学所学到的知识进行总结评价。【意图:通过评价,教师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同时改进教师的教学,通过多元化的评价,不仅关注学生学习水平,更关注了他们在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里程表(一)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2、在情境中培养学生独立解答、独立思考、知识的迁移等多方面的能力,并对学生进行里程的熟悉。
4、熟悉里程表的概念,知道怎么计算两个地方的里程,即距离。 5、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
28
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1、运用以有的数学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在大脑里,建立两个地方里程的概念。 教学难点:
1、学会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遇到的问题。
2、培养里程的概念,知道什么程,学会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和概念。 教学准备:
课件、教材。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二、讲授新课。
北京——保定 北京——石家庄 北京——郑州 北京——洛阳 北京——西安 里程\\千米 146 277 689 813 1200 活中
是里
(1)保定到石家庄多少千米?画一画,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813-689求的是哪两个城市之间的里程?说一说,画一画。 (3)保定到郑州有多少千米?在图中画一画算一算。 (4)请你再提出两个数学问题,并试着解答。
三、巩固练习。
“练一练”的第2题和第3题。 四、课堂总结
29
教学反思:本节课是教学加减混合运算。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学会了加减混合运算上午运算顺序,知道用示意图来分析数量间的关系。在解决买洗衣机的问题时,学生策略多种多样。通过反馈、提升,学生能够掌握至少两种方法。在后面的练习中,应时刻注意让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多种策略来解决问题,学习效果显著。但本书在画图理解数量关系的环节,讲的不够细致,可能有的学生并不能理解。今后在教学中应加强对这类抽象关系图的理解。
五、作业设计
完成“练一练”1234题
里程表(二)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2、在情境中培养学生独立解答、独立思考、知识的迁移等多方面的能力,并对学生进行里程的熟悉。
4、熟悉里程表的概念,知道怎么计算两个地方的里程,即距离。 5、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1、运用以有的数学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在大脑里,建立两个地方里程的概念。 教学难点:
2、学会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2、培养里程的概念,知道什么是里程,学会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和概念。 教学准备:
课件、教材。
3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4-2015最新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