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延安精神宣讲-艰辛的历程,永恒的精神(6)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0-06-08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一是党的决策和决策的执行体现人民群众的现实利益。 延安时期,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充分反映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不仅表现在抗日时期的各项重大方针上,如全面抗战路线、减租减息政策等,而且还表现在陕甘宁边区各项具体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方面。如:

1941年11月,在边区二届参议会第一次会议上,为了减轻人民的负担,解决边区“鱼大水小”的矛盾,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精兵简政”的提案,即兵要精,政要简。这个提案,以多数通过。但是这一提案也受到一些人的批评,他们认为“提倡精兵主义,部队就不能发展,”有的人甚至怀疑李先生提案的动机。而毛泽东对这个提案却非常重视。他把李鼎明提案的五条理由,一字一句地抄在笔记本上,并写了批语:这个办法很好,恰恰是改进我们机关主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对症药。于是党中央发出了“精兵简政”的指示。1941年至1942年,连续三次精减,调整机构,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减少了四分之一。并向陕甘宁边区的党政军机关工作人员发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号召,开展了大生产运动,边区很快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

二是对党员执行更加严格的纪律。

当年在这里工作的党政军人员,无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都是为人民服务的。对违背和侵占人民利益的行为,党和政府号召人民起来控告,尤其是明文规定“对共产党员有犯法者从重治罪”。如:

21

曾参加过井冈山斗争和长征的抗日军政大学第六队队长黄克功,逼婚未遂,枪杀陕北公学女学员刘茜。案发后,曾有人以黄克功过去功劳大,现在又是用人之际而提议将其免于死刑。当时,国民党的《中央日报》作为“桃色事件”极力渲染,攻击和污蔑边区政府“封建割据”、“无法无天”、“蹂躏人权”。全国舆论也关注着对黄的处理。在审讯时,这位15岁参加红军的功臣,红一、二、四方面军会师时,已是身经百战的红军旅长,最后要求不要死在法场上,而要戴罪立功,战死疆场。为此,黄本人还给毛泽东写信请求赦罪。但法律是无情的,边区高等法院依法对其判处死刑。在公判大会上,宣读了毛泽东给审判长雷经天(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第三任院长,第一任院长谢觉哉、第二任院长董必武)的信。毛泽东在信中写道:“黄克功过去斗争的历史是光荣的,判处极刑党和中央都为之惋惜。但他犯了不容赦免的大罪,以一个党员红军干部而有如此卑鄙残忍的、失掉党的立场的、失掉革命立场的、失掉人的立场的行为、如果赦免、无以教育党、无以教育红军,无以教育革命者,并无以教育做一个普通的人。正因为他是一个多年的共产党员,是一个多年的红军,所以我们不能不执行比较一般平民更加严格的纪律。他的处死,是由自己的行为决定的。”这个案件的处理,体现了民主根据地的新风尚,极大地提高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望。

三是党的领袖为人民利益忘我工作,无私奉献。

22

延安窑洞那不熄的灯光,是党的领袖们忘我工作的最真实写照。毛主席在小油灯下写了许多不朽的著作。1938年初,在赶写《论持久战》时,经常通宵旦达,废寝忘食。一个晚上,主席全神贯注写作,鞋子被火盆的炭火烤着了也未察觉,警卫员进来倒水时才发现。毛泽东在延安的土窑洞里、煤油灯下到底为党中央起草了多少份决定中国革命命运的文件,撰写了多少篇马克思主义著作,发出了多少及时重要的电报、信函,至今也没有个精确的统计,甚至无法作出精确的统计。但就《毛泽东选集》1--4卷的158篇文章中,在延安时期写的就有112篇,在延安居住时写的就有92篇。一字字、一句句都是他在异常艰苦的条件下,耗尽无数脑汁、心血、汗水的结晶。作为中国党和政府的最高领导人,尽管毛泽东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作出了如此巨大的贡献,但他从来没有把自己当作特殊人物看待。

1946年,美国纽约《先锋论坛报》的一位叫斯蒂尔的记者访问延安后写道:“不到延安实在不能深触到中国问题的内脏,到了延安使我对中国问题的认识深化了,我觉得在延安访问中,有一件事使我感动而且深刻起来。就是我体味到共产党常常说的‘为人民服务’,在延安所亲眼见的各种具体事实,我认为这是货真价实的”。 这位美国记者说出了共产党成功的奥秘,也道出了延安精神的真谛。

(四)标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23

艰苦奋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本色,是延安精神的主要标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是自信、自强、自立的主体精神,是一种不畏艰险、顽强拼搏、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创造精神,是勤俭节约的高尚品德。

首先,延安时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是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的革命情操。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区别于传统的艰苦奋斗精神的根本点。1939年毛泽东在延安庆祝五一劳动节大会上的讲话中说:“共产党历来提倡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这种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与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不能脱离的,没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就不能激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没有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也就不能执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延安精神正是这二者的有机结合。”

第二,延安时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是奋发图强、锐意进取的创造精神。1940年后,陕甘宁边区被国民党数十万大军层层封锁围困,连一粒粮、一尺布都不准进入边区,我们的军队面临着没有补给的艰难境地。正是凭借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我们党战胜了困难,赢得了胜利。359旅开发南泥湾,就是体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的典范。由于战士们起早摸黑地劳动,使得359旅制定了“不得早到、不得晚退”的劳动纪律,正是有了这样的英雄气概,359旅将士“背枪上战场,荷锄斗田庄”,在短短的三年中把南泥湾变成陕北的好江南。在那个时代,各个敌后抗日根据地,从八路军到新四军、从将军到士兵,全党

24

上下以前所未有的创造精神,克服艰难险阻,走出困境,走向胜利。

第三,延安时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是崇尚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高尚品德和保持生机勃勃、乐观向上的工作作风。延安时期我们自觉地养成了勤俭办一切事情的高尚品德。边区各级政府工作人员不发薪俸,实行津贴制度,收入不超过普通工人工资的水平,但在工作中却能表现出模范作用。各级政府办公费的财政簿上从来没有赤字,整个乡政府内只有乡长一人脱离生产,每月收入就是规定的津贴费。在少拿钱多做事,甚至不拿钱也做事的原则下,为抗日的事业及人民的利益而奋斗。

大生产运动中,中共中央和边区各级领导人,既是这场运动的组织者领导者,又是参加者实践者。他们全身心地扑在革命事业上,身先士卒、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用自己的模范行动践行艰苦奋斗精神,为全体军民树起了光辉不灭的榜样。如,中央机关在分配开荒任务时,开始没有考虑毛泽东,因为毕竟一个人的精力确实是有限的,他太忙了。毛泽东知道后却批评说:大生产是党中央的号召,边区政府的决定,人人都应该参加,我怎么可以置身于运动之外,袖手旁观呢?他的意见被采纳了,只是因为他实在不能走得太远,便在他居住的杨家岭的山脚下分了一块地。地虽不多,但靠近河沟,地板硬,石头多。他工作之余就扛起镢头去开地。地整好了,又种上辣椒、西红柿、土豆、南瓜等蔬菜。由于他的精耕细作,菜长得格外好,除了自己吃以外,还

2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延安精神宣讲-艰辛的历程,永恒的精神(6)在线全文阅读。

延安精神宣讲-艰辛的历程,永恒的精神(6).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109954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