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组织行为学》(专科)期末复习综合练习参考答案(4)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0-04-21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1. 王效金厂长的管理风格是民主型的,如果按照管理方格图理论,也可以说是团队式的。他善于及时总结,按科学管理的要求,进行深刻而全面的反思,在工厂保持持续高速发展的情况下,他能够居安思危,总结出了发展中的“五大失误”;其次,他相信群众,通过全厂的学习讨论,在总结经验和吸取教训中,提高了认识,统一了思想,为企业再创辉煌打下坚实的基础。

2.这个案例对我们有以下的启发:

(1)搞好企业的领导工作,领导者必须有战略的眼光;具有前瞻性;

(2)搞好企业的领导工作,领导者必须善于总结、及时反思,要能够居安思危,使企业具有持久发展的动力;

(3)搞好企业的领导工作,领导者必须善于发动全体员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以增强群体内聚力,提高组织的工作绩效;

(4)搞好企业的领导工作,领导者还必须通过各种形式全面提高员工素质,使员工能够应对形势的变化和工作难度与任务的要求。

案例二:

50年代初,科伦和中学时代的伙伴创办了维康公司。这家公司在10年内把营业额从5500万美元提高到75000万美元,一跃成为零售史上发展最快的公司之一。在60年代初,这家公司平均每7个星期增设一家大的商店。很快扩充到了25家商店。

从一开始,维康公司的管理就是集权式的。总部操纵着所有的经营活动和其它各项政策,商店经理和其它管理人员只被赋予少的可怜的权力。科伦经常四处巡视,直接管理相当大数量的商店,直到这一数量超出了他力所能及的范围。

维康公司的规模越来越大,他所面临的问题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当公司的商店还没有超过12家时,科伦及其总部的高级管理人员还能够亲临现场给各商店作领导。但是,随着公司的扩大,面对面的监控,控制等一系列问题变得难乎其难了。后来,维康公司在经营上的开始日趋严重。最后公司不得不减少新店的增设,把注意力转向了现有的商店。最后科伦仍无法拯救公司,维康公司被斯巴坦斯工业公司收购,科伦从舞台中心消失了。

问题:

1、科伦所采用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使他获得了成功,也导致了他的失败。这是为什么? 2、当面对面的管理变得不再可行时,为确保有效的监督管理,应当怎样进行组织设计? 3、这个案例对你有哪些方面的启示?

1、开始组织较小,采用的方法很适合这种较小的组织,随着组织的变大,管理者不能像以前一样的继续运用以前成功的方法,管理方法不适应组织的进一步发展。

2、从组织变革的步骤着手分析:

(1)分析组织现状;(2)明确应变革的问题;(3)组织变革其他环节的配套。 3、启示:

(1)管理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组织在变化,管理方法也要随之而变。根据环境和组织状况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方法。

(2)如果管理方法或其他问题阻碍了组织的发展,管理者应及时进行组织变革,以使组织获得新的发展。

案例三:

第一光学仪器厂是我国某中心城市的一家有名的工厂,主要生产照相机、测量仪器等,老厂长因年老体衰向机械厅提出了辞职。厂里经过民意测验,经过省机械厅批准,推举王志宏为厂长,一个月后王志宏就走马上任。

王志宏大学毕业后就来到第一光学仪器厂担任技术员,后来又被长里送到大学学习企业管理,获得硕士学位后回厂任厂长助理,很快又升任副厂长,并在回厂两年后被推任厂长。王厂长早就认为第一光学仪器厂要走上兴旺发达之路,必须调整组织结构,于是在上任以后,他就进行了组织结构的调整,没想到碰到了大钉子。

第一光学仪器厂全厂职工2400人,行政科室共56个。比如管生产的就有生产科、生产准备科、生产计划科、生产调度科等4个科室;每个科都有科长、副科长各1名还有好几名科员。全厂科室干部800多人,占全厂职工总人数的三分之一。科室人多、推诿、扯皮现象严重。王厂长决定将科室合并成22个,精简的干部都充实到第一线去。这一方案在厂务会上很快通过,并得到全厂职工的支持,但在实施过程中却象捅了马蜂窝,被精简的干部挤满了王厂长的办公室和家里找他谈话,还有的坚持不执行精简方案,说情者更是络绎不绝。结果厂里科室不安心工作,造成报告、文书的大量积压,生产指挥不灵,产品质量也不断出问题。副厂长劝王厂长停止精简机构,以免给工厂造成更大损失,王厂长进退两难,内心非常难过。

问题:

1、组织机构的调整为什么会遇到这么大的阻力?如果秦厂长事先对变革的阻力有充分的估计,那么他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推进这项工作的完成?

2、现在他该怎样进行下一步的工作?

参考提示:1、①组织变革的阻力因素 ②队员工进行教育,实行奖罚制度,争取基层工人的支持,并让所有员工参与变革

提示:2、从克服组织变革阻力的措施分析 阻力是不可避免的,下一步可做如下考虑:

(1)继续扩大宣传,公司核心领导,核心员工要统一思想,统一口径,列出改革时间表。对精简员工做好宣传“有工作总比下岗好,工厂给予3个月的调整期,可人在新岗位,拿老

岗位工资。3个月后重新考核定级。”

(2)理顺生产、品控、财务、人事、市场几个重要部门的运行,要求在岗人员特别是管理层尽量兼任工作,处理好文件积压问题,可适当提高待遇。

(3)人事部尽快整理出一线、二线岗位缺人的情况,予以公示,一线岗位岗前培训后直接上岗;二线岗位可拿出若干岗位竞聘上岗,落选者必须服从公司安排。能力不足,但还有培养前途者可外送培训,没有培养前途的,可让其在一线剩余岗位中选择。选择不了的,可内退或推荐到其他兄弟工厂,或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金,结束劳动合同。 4、规定厂长沟通接待时间(如每天下午上班后2小时),其他时间概不接待。对拒不上岗者、无故离岗者,严格考勤。

5、对省机械厅的领导要尽快说明改革的难度,列出改革计划表和人员流向表,要求领导对改革予以绝对的支持,不能偏听偏信。

6、改革期间需关注厂长个人、财务等重要人员和重要部门的安全,加强保安力量。

案例四:

白泰铭在读大学时成绩不突出,老师和同学都以为他今后无多大作用。他读完日语专业后便被一家中日合资公司招为推销员。他很满意这份工作,因为工资高,还是固定的,不用担心未受过专门训练的自己比不过别人。若拿佣金,比人少得太多就会丢面子。上班头两年,小白对工作兢兢业业。随着他的业务和他与客户们的关系越来越熟悉,他的销售额也渐渐上来了。到去年他就已经是推销员中的佼佼者。尽管今年他的定额比去年提高了25%,但到十月中旬他就完成了全年的任务。不过他觉得自己的心情并不舒畅,令他最烦恼的事,莫过于公司不告诉大家干得好坏,没个反应。可偏又听说别的合资公司都搞竞赛和有奖活动,有的老板还亲自请最佳推销员到大酒店吃一顿饭,并向公司内所有单位通报竞赛结果。以前并不关心排名的小白,如今却重视起来了。他觉得公司对推销员实行固定工资制是不公平的,一家合资企业怎么也搞大锅饭?应该按劳付酬。在日本老板拒绝了他的建议后,小白就辞职去另一家化妆用品公司了。

问题:

1、小白为何不同意公司现有的付酬制度?试用亚当斯的公平理论来解释。

2、小白能否算一位高成就激励者?试用麦克利兰的标准来说明。 答案要点:

1、亚当斯公平理论认为:一个人对他所得的报酬是否满意不能只看其绝对值,而要进行社会比较或历史比较,看其相对值。即一个人的贡献与报酬的比率等于另一个人的贡献与报酬比率时,就感到公平,否则就觉得不公平。对现有的固定工资制,小白觉得自己的贡献越来越多,而报酬并未增加,这样在其贡献报酬率的历史资料上出现了不相等,致使小白产生不公平感,因此他不同意公司现有的付酬制度。

2、麦克利兰认为一名高成就激励者具有以下特点:第一,能够为解决问题担当起个人的责任;第二,善于在工作进程中调整取得成就的目标,使他能在切实可以达到的目标的

工作中,不断获取成就需要的满足;第三,对于那些具有高成就需要的人来说,他希望及时了解自己的工作情况和成绩以及上级的评价。据此可以判断小白算一个高成就动机者,因为他能承担起自己的推销工作,而且做得十分出色,并在工作中不断满足其高成就需要。但由于得不到上级更好的评价和了解自己的工作情况,所以他决定不在这家公司干了,而去寻找能满足其高成就需要的工作。

案例五:

魏亮是高山大学的经济系讲师,负责工商管理的教学工作。去年他是全校的先进教师。他热爱教学,仔细研究教法,但在研究与著述方面业迹平平,没有多大起色。今年系里来了一批年轻的硕士、博士生,改变了教师队伍的结构。这些人的特点是学历高、基础好、知识新且广,但并不象魏老师那样认真仔细地教学。他们中最有名的是孙强,刚满32岁,博土毕业,来校不足三月,就在有关专业杂志上发表了三篇论文。后来有人传说学校为了提高知名度,将调整先进教师的标准,要十分重视研究成果和著述。对这种说法魏老师并不相信,只认为“老师主要是教好书”。可在今年年底评比时,孙强被评为先进教师,并获奖金1000元;而魏亮却没被评上,至今他还想不通呢。

问题:

1、魏亮为何想不通?他应怎样对待奖金与荣誉?请用公平理论来分析。

2、高山大学的经济系主任怎样才能做好魏亮的思想工作?请用认知不协调理论来分析。

参考答案:

.通过案例可以看出,一方面魏亮老师的对先进教师认知观念,没有随学校对评先进教师标准的改变而改变,另一方面他也产生了不公平感觉.从亚当斯的公平理论来看,如果一个人的劳动投人和所得报酬的比值与另一个人的劳动投人和所得报酬的比值相等,那他就会感到公平,显然魏亮认为自己认真仔细地教学;劳动投入大,就应该评上先进教师,结果却未被评上;而孙强只是会写文章,并没有像他那样认真仔细地教学,劳动投人不大,却评上了先进教师.他觉得二人的劳动投入与所得回报之间的比值是不等的,所以他感到不公平。

2.高山大学的经济系主任要想做好魏亮的思想工作,协调魏亮的认知,使之达到平衡状态,同时使他感到公平.根据菲斯廷格的认知不协调理论,系主任需要帮助魏亮重新认识先进教师的评选标准;或是帮助魏亮在继续搞好教学工作的同时,也多发表论文;或是下年度评选先进时广泛征求大家意见,提高评选标准,如既要看其教学工作的好坏,也要看科研成果的水平与数量.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组织行为学》(专科)期末复习综合练习参考答案(4)在线全文阅读。

《组织行为学》(专科)期末复习综合练习参考答案(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1006327.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