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专科)期末复习综合练习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组织行为学:是综合运用与人有关的各种知识,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行为规律,从而提高各级主管人员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和引导能力,以便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一门科学。P7
2. 个性:是指一个人整个特有的、经常性的、稳定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3. 社会知觉:社会知觉是对社会对象的知觉,包括一个人对另一个人,个人对群体,群体对个人、群体对群体的知觉,以及个人间,群体间关系的知觉,简而言之,社会知觉就是对人和社会群体的知觉。
4.气质:气质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点。同一般所谓的“脾气”、“秉性”相近。它在人参与的不同活动中有近似的表现,而不依赖于活动的内容、动机和目的。气质是个人与神经过程的特性相联系的行为特征。神经过程可分为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
5.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物事)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
6. 激励:指的是鼓舞、指引和维持个体努力指向目标行为的驱动力,它对行为起着激发、加强和推动的作用。
7.工作团队:工作团队是由少数为达到共同目标具有互补技能和整套工作指标及方法并共同承担责任的人组成的人群集合。
8. 群体规范:是由群体成员们建立的行为准则,或是指群体对其成员适当行为的共同期望。它可以是成文的,也可以是不成文的。规范起着约束成员行为的作用
9.社会助长作用:社会助长作用是指当他人在场或与他人一起活动时,个体行为效率有提高的倾向。也就是说,在做某一项工作时,个体和别人一起做往往做得又快又好,比一个人单独做时效率高。
10.弱势群体:弱势群体是指由于某些自然或社会原因而使得其权利处于不利地位的特定群体。那些基本权利受到了损害的群体,就是弱势群体。
11. 领导:领导是一种影响力,是影响个体、群体或组织来实现所期望目标的各种活动的过程。这个领导过程是由领导者、被领导者和所处环境这三个因素所组成的复合函数
12.职权:职权是指管理职位所固有的发布命令和希望命令得到执行的一种权力。职权是古典学者的一大信条:它被视为是把组织紧密结合起来的粘结剂。职权可以向下委让给下属管理人员,授予他们一定的权力,同时规定他们在限定的范围内行使这种权力。
13.权威:
14. 领导效能:领导者在实施领导过程中的行为能力、工作状态和工作结果,即实现领导目标的领导能力和所获得的领导效率与领导效益的系统综合。
15. 领导决策:指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为了解决重大的现实问题,通过采用科学的决策方法和技术,从若干个有价值的方案中选择其中一个最佳方案,以此实现领导目标的活动
过程。
16. 组织发展:组织发展包括了建立在人本主义的民主价值观基础上的有计划变革的干预措施的总和,它寻求的是增进组织的有效性和员工的幸福。组织发展重视人员和组织的成长、合作与参与过程以及质询精神。
17. 组织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
18. 工作设计:为了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而采取与满足工作者个人需要有关的工作内容、工作职能和工作关系的设计。
19.组织变革:组织变革是一个相当广泛的概念,最初仅是在一般意义上对组织某些部分或某些方面进行变革和修正,随着社会的发展对组织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现在已发展到对全部组织进行有计划、系统的、长远的变革和开发,并形成了一整套开发和变革的战略、措施和方法,成为组织行为学的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
20.工作生活质量:工作生活质量的概念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最初仅仅把它看成是促进职工个人的工作满意感和心理健康的措施,以后从另一角度认为它是改进工作、提高生产率的特殊技术,或者把它看成为一个思想运动。它既是一种关于人与组织关系的指导方针和管理哲学,又是一种工作方法和措施。它是由工会和管理部门共同合作,以改善职工生活福利和工作环境、增进参与决策为手段,达到提高生产率和职工满意感的目的的一项根本措施。
二、单项选择题
1、根据人员的顺从程度标志对组织进行分类的是( A )。 A 艾桑尼 B 霍桑 C 布劳 D 帕森斯 2、 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对象是( D )。
A 人的行为 B 组织行为 C 群体行为 D 组织中人的行为 3、事物在幅度、强度和程度上的变化是指( B )。
A 关系 B 变量 C 目标 D 模型
4、一个人经常出现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性和非倾向性特征是( B )。 A 气质 B 个性 C 能力 D 性格 5、用注意到的特征代表其整体的性质,这是( D )
A 知觉防御 B 近因效应 C 定型效应 D 晕轮效应 6、具有人际知觉的管理者,一般会倾向于采用( D )的管理方式。
A 自我实现 B 应变 C 责任制 D 人群关系 7、弗洛依德认为个性中不受社会道德规范约束的部分是( B )。 A 自我 B 本我 C 超我 D 忘我 8、强调环境对个体行为和个性起决定作用的个性理论是( C )。
A 特质论 B 心理动力论 C 社会学习论 D 个性类型论 9、下列中属于按心理活动的某种倾向划分的性格类型是( B )。 A 意志型 B 内倾型 C 独立型 D 理性型
10、人在同一时间之内,会有多种的需要和动机。这是哪一种人性假设?( D ) A 经济人 B社会人 C 自我实现人 D 复杂人 11、人们行为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A )。 A 需要 B 动机 C 意识 D 激励
12、当某种行为出现后,给予某种带有强制性、威胁性的不利后果,以期减少这种行为出现的可能性或消除该行为,这种强化方式是( D )。
A 惩罚 B 正强化 C 自然消退 D 消极强化
13、某人对完成某项任务的把握很大,因此他对干这项工作的积极性( C )。 A 很高 B 很低 C 可能高可能低 D 不高也不低
14、完成复杂工作,需要有创造力的工作,或在作出决策太快可能产生不利后果时,( B )将会达到最高的工作绩效。
A 同质群体 B 异质群体 C 混合群体 D 简单群体
15、传递信息速度最快的沟通网络是( A )。 A 链式 B 轮式 C 圆周式 D 全通道式 16、按照归因理论,属于外因的是( C )。
A 能力 B 责任感 C 时间 D 动机 17、“乡村俱乐部式的管理”是哪种领导方式?( B ) A 1.1 B 1.9 C 5.5 D 9.9 18、管理方格图中,最有效的领导方式是( D )。
A 贫乏型 B 任务第一型 C 俱乐部型 D 团队式
19、对下属采取信任的态度,并与他们共同制定计划、设置目标、改进和检查工作,这种领导风格属于什么类型?( D )
A 专权独裁式 B 温和独裁式 C 协商式 D 参与式 20、领导的连续流理论是( B )提出的。
A.勒温 B.坦南鲍母和施密特 C.利克特 D.豪斯 21、“途径-目标”理论是( B )提出的。
A 菲德勒 B 豪斯 C 布莱克 D 耶顿 22、在领导活动的三要素中,( A )是最为关键的因素。
A 领导者 B 被领导者 C 环境 D 职权 23、下列中属于任务结构的是( A )。
A 奖酬方式 B 组织文化 C 人际关系 D 奖酬制度 24、在PM型领导模式中,P型是( A )。
A 目标达成型 B 团体维持型 C 两者兼备型 D 两者兼弱型 25、属于权威的是( A )。
A 模范权 B 奖赏权 C 合法权 D 惩罚权 26、艾桑尼是从哪个角度来划分组织类型的?( C )。
A 社会功能 B 成员受益程度 C 对成员的控制方式 D 成员人数 27、大型组织拥有的成员一般在多少人左右? ( C )。
A 3—30人 B 30—1000人 C 1000—45000人 D 45000人以上 28、下面哪一个不是组织的基本要素 ( A )。
A 人际关系 B 协作愿望 C 共同目标 D 信息沟通 29、以人为中心的变革措施主要包括 ( A )。 A 调查反馈、群体建议、咨询活动 B 群体建议、激励 C 调查反馈、咨询活动 D 咨询活动、激励 30、以任务和技术为中心的变革措施主要包括( A )。
A 工作再设计 B 目标管理 C 建立社会技术系统 D 建立规章制度 31、组织变革大致涉及哪些方面? ( D )。 A.组织的人员、组织的任务及技术、组织的结构
B.组织的任务及技术、组织的结构、组织职能
C 组织的结构、组织的任务技术、组织职能、组织环境 D 组织的环境、组织的任务及技术、组织的结构、组织的人员
32、要帮助领导者对组织的一切“变化”做出有效管理的设计理论是( D )。 A 分化—整合组织结构 B 项目组织设计 C 矩阵式组织设计 D 自由型组织结构
33、传统派组织概念中最有代表性的是( C )的观点,他认为组织是社会总体的一部分。
A 勒温 B 皮尔尼克 C 法约尔 D 阿希
34、不能用现成的规范和程序解决所遇到的问题,而需要专业管理人员对环境有深入的洞察力和丰富的知识。这类环境是( D )。
A.简单-静态环境 B.复杂-静态环境 C.简单-动态环境 D 复杂-动态环境 35、以下不是合理的组织目标的特征是( A )。
A 可操作性 B 适应性 C 参与性 D 多向性 三、多项选择题:
1、按照国内学术的观点,组织可分为( ABCDE )。
A. 经济组织 B. 政治组织C. 文化组织 D. 群众组织 E. 宗教组织 F. 公益组织
2、布劳以组织内人员受惠程度对组织进行分类,包括了以下类型( ABCD )。 A 互利组织 B 服务组织 C 企业组织 D 公益组织 3、组织行为学的特点有( ABCD )。
A.边缘性 B.综合性 C.两重性 D.实用性 4、组织行为学研究的方法有( ABCE )。
A.观察法 B.调查法 C.实验法 D.测验法 E.个案研究法 5、组织行为学的两重性来自于( ABD )。
A 管理的两重性 B.人的两重性 C.组织的两重性 D.多学科性 E.多层次性
6、影响人的行为的因素有( AC )。
A.个人主观内在因素 B.心理因素 C.客观外在环境因素 D.生理因素 E.人群团体因素
7、人的行为特征有( ABCDE )。
A 自发的 B 有原因的 C 有目的的 D 持久性的 E 可改变的 8、麦克利兰的激励需求理论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 AD )。(还与归属需要) A.成就需要 B.生存需要 C.安全需要 D. 权力需要 E. 社交需要 9、弱势群体包括( ABCD )。
A.贫困者群体 B.失业者群体C.城市边缘群体 D.少数人的特定群体 10、确定“群体”的标准应包括( ABCDE )。
A. 认同感 B.成员的彼此依存 C.共同的行为规范 D.共同利益 E.两人(或以上)的集合体
11、按照谈判双方的得益情况,可分为( AD )。
A 分配谈判 B 横向谈判 C 纵向谈判 D 综合谈判 12、鲍莫尔认为企业领导人应具有的条件是( ABDE )。
A 合作精神 B 决策能力 C 领导能力 D 敢于创新 E 尊重他人 13、领导效能考评的指标包括( ABCD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组织行为学》(专科)期末复习综合练习参考答案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