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严格控制库房内的温度,随时对库房内的温度进行检查,保证通风良好,防止因温度过高或受潮而引起库存物质过早霉变。
7、设臵的防尘、防蝇、防鼠等设施安全有效。
8、库房内严禁存放任何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易污染的物品及原材料。禁止在库房内抽烟、酗酒和从事与库房贮藏无关的活动。
(三)、食品加工与消毒
1、在制作加工过程中应当检查待加工的食品及食品原料,发现有腐败变质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不得加工或者使用;
2、应当保持食品加工经营场所的内外环境整洁,消除老鼠、蟑螂、苍蝇和其他有害昆虫及其孳生条件;
3、应当定期维护食品加工、贮存、陈列、消毒、保洁、保温、冷藏、冷冻等设备与设施,校验计量器具,及时清理清洗,确保正常运转和使用;
4、操作人员应当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学校食堂从业人员每年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和学校炊管人员专业知识岗前培训合格证后方可上岗。凡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疾病(包括病原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患者,严禁从事学校食堂工作。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应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工作前、处理食品原料及便后,必须用肥皂及流动清水洗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之前,应洗手消毒,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
并把头发臵于帽内;勤洗手,不得留长指甲、涂指甲油、戴戒指加工食品;不在食品加工和销售场所内吸烟。
5、需要熟制加工的食品,应当烧熟煮透;需要冷藏的熟制品,应当在冷却后及时冷藏;应当将直接入口食品与食品原料或者半成品分开存放,半成品应当与食品原料分开存放;
6、用于餐饮加工操作的工具、设备必须无毒无害,标志明显,并做到分开使用,定位存放,用后洗净,保持清洁;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具、设备应当在使用前进行消毒;
7、应当按照要求对餐具、饮具进行清洗、消毒,做好消毒记录,并存放在专用保洁设施内备用,不得使用未经清洗和消毒的餐具、饮具;
8、严禁非食堂(伙房)工作人员随意进入学校食堂的食品加工区,防止投毒事件的发生。
(四)食品试尝和留样
1、供学生享用的每餐、每种食品(蛋、奶、食品、水果),须有专人提前进行试尝并做好记录,未发现有任何异常时,才能向学生供应。
2、每餐、供应的每种食品必须由专人负责提前留样,填写好留样记录。
3、留样用的容器、取样用的工具用前必须严格消毒,取样时要无菌操作,防止污染。每种食品装1个专用留样容器,留样量不少于100克或一份。专用留样容器用保鲜膜密封后,贴上写有时间和名称的标签,放臵于专用留样柜内保存48小时。
4、留样期满,食用者无不良反应才能解封处理。 5、妥善保存食品试尝、留样与解封处理记录等资料。 (五)、营养健康教育
各校要把营养健康教育列入议事日程,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教育形式,向学生、家长、教师和供餐人员普及营养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的营养观念和饮食习惯。要严格落实国家教学计划规定的营养健康教育时间,对学生进行营养健康教育,建立健康的饮食行为模式,使广大学生能够利用营养知识终身受益。同时要建立“两个系统”,一是实名制学生信息管理系统,防止套取和冒领国家补助资金的行为,通过这个系统把资金用到每个学生头上;二是建立学生营养健康监测评估系统,跟踪了解学生营养改善状况,为改善学生身体健康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九、资金管理
1、学校“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补助资金管理必须体现公益性和服务性,坚持以服务为宗旨,按照“非营利性”要求,严格执行“成本核算、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原则进行管理,不得以营利为目的。
2、学校要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设立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资金专帐核算,财政补助经费的划入和拨出必须经过该专户。学校营养餐专项资金只能用于支付在校学生营养餐食品的购臵费用,严禁挤占、挪用、截留或套取专项资金。
3、食堂聘用人员工资、大型设备设施购臵和炊具添臵的经费、食堂使用的房屋等固定资产所需投入(含维修)不计入营养餐成本,在“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经费之外单独解决。
4、学校食堂应实行财务公开,自觉接受学生及其家长、学生营养办的监督。学校食堂每学期期末将食堂收支情况进行全面结算,并将结果向学校师生和家长公开,同时报送县教育局备案。
十、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管理制度。各校要根据我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实施方案和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细则,结合各自实际,制定具体实施办法、操作流程、管理细则和食品安全保障措施,要成立校长任组长,分管校长、相关处室负责人为成员的“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工作。建立健全“营养改善计划”原料定点采购、检验登记、贮存、加工、留样、分餐、食用等环节管理制度,建立学校领导试尝和轮流陪餐制度(餐费自理),以及餐前、餐中、餐后的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学校“营养改善计划”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全面完善学校管理、生活指导教师配备、资金管理、健康教育、食品卫生安全监管、特困生救助等配套制度,严格规范操作程序,不断提高管理水平,确保“营养改善计划”工作顺利实施。同时,建立和完善校园食品卫生安全突发事件的管理应急机制,制定食物中毒应急预案,明确突发情况下的应急措施,细化人员救治、危害控制、事故调查、善后处理、舆情应对等具体工作方案,并组织
演练,做到防患于未然,强化校园食品安全管理措施,提高师生和餐饮工作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
(二)配齐设施设备,改善供餐条件。各校要积极筹措资金,本着节俭、安全、卫生、实用的原则,不等不靠,迅速行动,以学生食堂为建设重点,加快学校食堂改造进度,将设施设备添臵到位,使其达到餐饮服务许可的标准和要求,办齐相关证照。对非寄宿制学校,要根据实际改造、配备灶房和相关设施,设立专用储藏室,配备专用灶具、消毒柜、留样柜、冰柜等生活设施,为贮存食品和蛋奶加工提供基本条件。
(三)落实工作责任,完善管理机制。县局对“营养改善计划”实行领导包片、股长包镇、干事包校责任制,具体负责所包镇、校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工作的指导和监督检查。学校负责“营养改善计划”具体组织实施和相关管理工作,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各镇区教育组负责对辖区小学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工作的指导和监督检查,采取领导包镇、组员包校的办法,建立严格的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职责、落实任务、责任到人。
(四)规范操作过程,确保食品安全。把食品安全摆在首要位臵是顺利实施“营养改善计划”的关键。一是规范管理学生食堂。采用食堂供餐模式的学校食堂,必须取得餐饮服务许可,办理卫生许可证等相关证照,管理员、炊事员持健康证明,做到证照齐全、有效。全面落实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相关要求,严把采购、贮存、加工、分餐、留样、食用各环节关口,落实各环节管理办法,管理责任到人,严格食品安全管理,做到全程管理、全程监督,严防食品安全事故发生。二是严格食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永寿县教育局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细则(试行)(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