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职责分明。 3.结尾
结尾要写明制订计划的日期。 二、教学工作总结 (一)含义
教育工作总结是教师对自己或本单位在某一时期从事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全面、系统回顾的一种文体。 (二)基本写作要求
1.要有正确的理论做指导。包括先进的教育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理论以及相关科学理论。
2.要有科学求是的写作态度。分析问题要实事求是、一分为二,成绩和问题都不能夸大。
3.要有独到的见解,切忌千篇一律。经验总结既要来自于实践,体现较强的规律性,又要与众不同,体现自己的特色,才易于为同行所认可。
(三)教育工作总结的基本格式
一般包括标题、正文、署名、日期几个部分。 1.标题
教育工作总结的标题有不同的写法:可以是“单位名称、时间期限、文种”构成,主要用于工作总结;可以在标题中再加“内容范围”等,类似一般文章标题的写法,多用于经验总结;可以在正标题下加副标题,正标题概括总结内容,副标题表明单位名
称、时间期限、文种等,多用于专题性总结。 2.正文
正文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教育、教学工作基本情况概述
这是总结的开头,要求简要介绍教育工作活动的基本情况、过程和结果。即在什么情况下,做了哪些工作,取得哪些成效等。 (2)成绩和缺点
这是总结的主要内容,应详细说明。要肯定成绩,找出缺点。写出具体的教育活动和成绩效果,表现在哪些方面,必要时要列出事例和数据资料;缺点不足有哪些,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等。 (3)经验和教训
这是总结的主要目的所在,教育工作者必须在大量材料的基础上研究、探索工作中的利弊得失,探寻其内在规律,提高认识水平。
(4)努力方向
这是文章的结尾部分。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之上,分析形势,提出建议,展望未来。
以上内容不必面面俱到,应根据实际情况有所侧重,灵活处理。
3.署名和日期
署名可以写在正文右下方,也可写在标题之下。日期写在署名之后,另起一行。
三、教育随笔 (一)含义
教育随笔是用随笔的形式,反映教育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和感受、体会,或针对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见解的教育应用文书。教育随笔形式自由,包括教学笔记、教学后记、读书笔记、教学札记、教育教学随感录、备课笔记、教育叙事、教学案例分析等样式。
(二)教育随笔写作的意义
1.教育随笔的写作是第一线教师及时反映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思想火花的最快捷方式。
2.教育随笔的写作是教师进行教育艺术、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总结的良好形式。
3.教育随笔的写作是提高教师写作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的有效手段。
(三)教育随笔材料的收集与选择
1.在材料收集方面,要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方针政策,提高对教育现象的感受力;经常阅读教育教学报刊,密切关注教育发展的最新动态;同时也要勤于记录,广泛收集信息。 2.在材料的选择上,要选择具体的材料,因为教育随笔常见的写法是叙议结合,离开具体教学现象,观点看法就无从谈起;要选择典型的、新颖的材料;要选择细微的材料,以小见大。 (四)教育随笔的撰写
1.标题的拟写
教育随笔标题的特点在于简洁鲜明、生动传神。可以有以下几种方式供借鉴:
(1)中心式,就是把文章中心内容归纳出来作为文章的题目,这个标题又是全文的重点。
(2)事件式,把文中所写的事例归结作为标题,有多个事例时选主要事例。
(3)比喻式,就是把文章的中心论点或主要事件以比喻的方式呈现出来。
(4)提问式,可以是设问、反问或选择问等多种方式。 (5)并列对举式,把文中两个相反或相同的概念并列或对举作为文章的标题。
(6)名言警句式,即引用恰当的名言、警句、俗语等作为标题。
2.结构的安排
叙事和议论是教育随笔的主要文体,相应的结构方式主要分为:先叙后议,先议后叙,叙议交替、夹叙夹议等。 3.教育随笔的语言
(1)明白准确,具体表现在叙事清楚、分析得体、观点鲜明等方面。
(2)自然质朴,把见闻感受随时记录下来,不刻意雕琢,更容易引起共鸣。
(3)明快简练,生动活泼。 (五)读书笔记的写法和做法 1.摘录式
这是阅读活动中收集资料时最常用的记录形式,以便于日后开展科研。所以,摘录式的读书笔记要求准确无误,既要摘录原文语句,又要注明出处,以便于引用核实。包括制作索引、摘录原文、提炼观点等。 2.提纲式
指的是用纲要的形式把书或文章的论点或主要依据简明扼要地写下来,或按原文的章节、段落层次等简明扼要地写下来。 3.评论式
评论式笔记不仅是摘录,而且要把自己对读物内容的主要观点、材料的看法表现出来。分为书头、批注、评注等。 4.心得式
指在读书之后写出自己的认识、感想、体会和得到启发与收获的一种笔记,分为札记、读后感等形式。 经典范文
2010~2011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语文是中小学阶段的主要学科、基础学科,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语文学科的特性和语文教学的认识更为深入,大语文的观念得到越来越多有识之士的认同,而二期课改对语文教学的阐述也说明,语文教学以培养和提高人的语文素质为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教育应用文写作指南(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