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武汉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 - 图文(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8-26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专业实验室、化工计算机仿真实验室、本科生开放实验室、本科生创新训练基地。中心面积近1000平米,近五年投资近500万元,新增设备200余台套,良好的实验教学条件为专业基础和专业实验教学提供了保障。

近年来,特别是在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及专业评估过程中,学校不断加大对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软硬件投入,造就了较好的专业办学软硬件条件。目前,学校先后4次投入经费共计600余万元,建设和改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化工基础与专业实验教学条件,建立了服务于全校涉及四个学院八个专业的化工原理公共实验教学平台,极大地改善了专业实验和实践教学环境,有效提升了专业实验教学手段。目前部分已建设和正在建设的方面是,旨在加强学生工程实践训练和培养学生工程观念的一体化实验条件建设,这些软硬件条件建设,在培养学生工程素质方面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保障,并已产生积极效果,学生通过教师指导和互动交流,在动手能力、创新思维、扩大视野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效果,每年参与创新杯实验、开放性实验的学生比例逐年加大,现已达到40%,具体情况见附件。

2.2 校内专业师资队伍水平高

校内专业师资队伍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18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高达70%,其中:有国务院津贴专家1名,湖北省突出贡献专家1名,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学基础课教学委员会委员1名,湖北省跨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名,武汉市突出贡献专家1名,8名专家分别担任16个学术团体的副理事长和理事。

此外,已聘请美国北卡大学刘建教授、美国约翰霍普金森大学毛海泉教授、法国国立理工大学Alain Dufresne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吕伟等一批知名专家学者担任我院兼职教授和客座教授。

目前,学院已基本形成了一支学缘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学位结构合理的学术思想活跃的师资队伍。

3

2.3 课程设置合理、培养体系完善

本着“厚基础、重特色、突出工程实践”的原则,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积极组织教师进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科学构建人才培养方案,探索新时期人才培养模式。

对课程体系调整和优化整合,形成由公共基础模块、专业基础模块、专业模块、实验与实践模块组成的层次分明的课程体系,加强了专业的基础性,拓宽了专业口径,增强了专业适应性。

对理论课程内容和课程设置进行调整,更新教学内容,在具备普通工科专业特点的同时,兼顾专业依托的行业特色。例如,将《涂料工艺学》、《涂装工艺学》、《涂料结构学》调整为《涂料与涂装工艺学》和《涂料结构与功能设计原理》,增设《高聚物流变学》方向课程;既增加了专业学术性,又增强了专业方向特色。

对实验课程整合,建立由化工原理实验模块、专业基础实验模块、专业实验模块组成的实验课程体系。将被动演示实验、单项技能训练、单纯验证实验改革为多门课程的综合实验、多项技能集中训练、理论应用的设计实验,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

与修订前的培养方案相比,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例占90%以上,实践教学环节学时数明显增加,更注重实践能力培养,使实验教学更具科学性、合理性和先进性。

通过更新教学内容和完善课程体系,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已形成了厚基础、重特色、突出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方案。

2.4课程改革丰实,教材建设成效显著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一贯重视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并以课程改革,推动教材建设,以此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4

教研项目

序号 名称 备注 湖北省教学研究项目 1 精细化工实验课程教学体系整体优化 校教学成果一等奖和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化学化工类毕业设计(论文)实效模式探究 创建校化工基础示范中心的研究与实践 化工实验中心开放式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化工原理虚拟设备及仿真实验系统 化工原理单元操作仿真与智能化研究 实验课程连续统一体模式探索 本科生参与科技创新的模式研究 化工类专业教学过程管理的研究与实践 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化学工程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体系的构建 基于项目的《化工过程软件》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精细化工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 涂料涂装特色专业方向卓越工程师“3+1”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湖北省教学研究项目 湖北省教学研究项目 湖北省教学研究项目 湖北省教学研究项目 湖北省教学研究成果二等奖 武汉理工大学教学研究项目 武汉理工大学教学研究项目 武汉理工大学教学研究项目 武汉理工大学教学研究项目 湖北省教学研究项目 武汉理工大学教学研究项目 武汉理工大学教学研究项目 武汉理工大学教学研究项目 精品课程

序号 1 2 3 4 5 化工原理 涂料与涂装工艺学 化工原理 化工原理实验 化学反应工程 涂料与涂装工艺学 课程名称 备注 校级优质课程(2003) 省级精品课程(2006) 校级精品课程(2007) 校级精品课程(2009) 校级精品课程(2010)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十分重视教材建设,积极鼓励和支持学术造诣

5

高的教师编写和出版教材,近几年,16人次先后出版《涂装工艺学》、《涂料与涂装技术》、《化工过程模拟与优化》、《化工过程系统工程》等多部专业教材专著,另有《涂料与涂装专业实验》、《化工原理实验》、《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实验》等教材即将出版。《涂料与涂装工艺学》等教材因特色鲜明,受到国内同行的高度赞誉。

2.5 人才培养特色突出,效果卓著

增强专业的适应性,创建本科专业的优势与特色是学院一直追求的目标。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恢复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时,学院便将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定位于面向汽车制造行业、建筑行业及交通行业,为这些行业培养化工专门人才。所设置的涂料与涂装、化学工程两个专业方向,在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上侧重汽车、建筑材料、交通领域精细化学品、有机高分子材料和涂料的生产原理、产品开发、工艺实施、工程设计和优化,满足了该行业对化工专门人才的知识结构需求,为汽车制造业培养了大批人才,解决了汽车制造行业、建筑行业及交通行业对化工专门人才的急迫需求。我校是在国内高校最早设置涂料与涂装专业方向的高等院校,也是目前唯一设置该专业方向的国内211工程建设重点高校,经过十几年的建设和发展,已形成完善课程体系,在国内具有较大影响和良好社会声誉,该专业方向毕业生由于专业基础扎实,能很快适应企业工作,有的甚至取消或缩短了见习期,现已毕业的学生中,70%已走上企业关键技术岗位,成为企业独当一面甚至核心依靠对象,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已自主创业,成为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

自1958年起,学院已为国家培养毕业生累计4000余人,一批优秀毕业生成长为社会精英,在各自的工作岗位做出了突出业绩,为母校赢得了社会声誉。

例如,蒋梁曾任湖北省石化厅厅长、湖北省经委副主任、省人大副主任,何锡渝曾任湖北省老河口市市长,李定或曾任武汉工程大学副校长,刘国杰曾任化工部涂料工业研究院(兰州)副院长,夏国伟曾任化工

6

部第四设计院副院长,慕国蔚曾任化工部第四设计院总工程师等等。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毕业生均为社会所急需,毕业生就业率达100%,毕业生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毕业生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适应岗位的能力突出,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专业的优势和特色得到了社会较高的评价和普遍认同。

2.5教学方式和手段多样,教学质量优良

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改变“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实施“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的教学方法,加强教师和学生互动,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鼓励多样化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学、双语教学等形式更新课堂授课方式,目前,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采用多媒体方式教学的课程学时数比例达到必修课总学时数的56%,双语课程开出率15%。

另外,多年来教师共承担 “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科技攻关课题、企业委托项目等168项,发表论文200余篇,三大检索120余篇,发明专利44项。高水平的工程应用项目为促进教学、提高本科教学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实现工程化培养创造了有利条件。

重视学生创新思维和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等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培养,通过将科研成果融入教学等形式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等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形成。如鄢烈祥教授主讲《化工过程分析与综合》,将能量与质量集成的最新研究成果融入授课内容,使学生学到解决节能减排新方法,也传输了清洁生产、节能降耗的新理念。郑化教授进行原料药合成工艺研究中吸收本科生参与,将研究成果作为开放实验项目。在培养学生科学创新思维方式的同时,也培养了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等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近几年来,学院有10余名教师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验教学设施或作为实验教学、开放实验内容。如张光旭教授将研究成果“新型TP环状填料”用于本科生《化工原理实验》,使学生直观了解不同填料对压降、载

7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武汉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 - 图文(2)在线全文阅读。

武汉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 - 图文(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jiaoyu/68803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