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初中科学复习提纲
七年级上
1.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
2.在实验时我们要逐步学会正确使用各种仪器,仔细观察各种实验现象,正确记录 实验现象和 所测数据,并进行分析,作出结论。
3.单凭我们的感官进行观察还不能对事物做出可靠的判断,因而经常借助于一些仪器和工具来帮助我们做出准确的判断。
4.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5.长度的单位是 米 ,体积的常用单位是 立方米,液体体积的常用单位是 升和毫升 。
6.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是刻度尺。
7.体积是物体占有空间的大小.实验室测量液体体积用量筒 或量杯 ,读数时视线应与 凹形液 面中央最低处相平
8.如何测量不规则物体?(排水法)
9.在使用一把刻度尺前先要找到它的a零刻度线、b测量范围(最大刻度、量程)、c最小刻度
10.物体的 冷热程度 称为温度。12.常用液体温度计的制作原理是 液体的热胀冷缩
11.温度的结构有哪些?(①玻璃泡、②玻璃管、③液体)
12.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有哪些?
A、先要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
B、再选用合适的温度计(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
C、把温度计放入被测物体里(要和被测物体充分接触,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部或者侧壁)
D、读数.(读数时不能把温度计拿出来读;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内液面相平)
13. 冰水混合物 的温度是0℃,水沸腾时 的温度是100℃。
00014.常用的温度计有液体温度计(水银或酒精),体温计的测量范围:35C—42C,最小刻度0.1C。
15. 体温计的特点: 内径很细,玻璃泡上方有段特别细而且弯曲的管,水银柱可在此处断开。
作用 ①这样使得其可以拿出来读数
②如果一个人温度测过之后一定要甩一下才能用.如果不甩温度只会升不会降。
如:某体温计的读数是38.5℃,没甩过就给正常的人测量体温则测量后读数是38.5℃
但给39.0℃的人测时读数就是39.0℃
体温计为什么可以离开人体读数或体温计在结构上与一般温度计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内径很细,玻璃泡上方有段特别细而且弯曲的管)
体温计为什么比一般温度计精确?(玻璃泡容积较大,且内径很细。)
16. 一切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是由物体本身决定的。质量是用来表示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物体的质量是由 物体本身 决定的,
它不随 温度 、 位置 、 形状 、 状态 的变化而改变。
17.实验室测质量的仪器是 托盘天平 ,它的结构有哪些?(P21页)
18.如何正确使用托盘天平?(重)
调平:①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②把游码移到横梁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
③调节横梁一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这时天平调平衡了。
注:若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左边(左边大,右边小),则把平衡螺母向右移;反之向左移。
称量:④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从大到小)
⑤等砝码加到指针离分度盘中央刻度线不多时(在中央刻度线左边),应向右移动游码(此时不能移动
平衡螺母),直到天平再次平衡,
⑥这时右盘里的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的指示值,就等于被测物体的质量。
注:若物体和砝码放错位置,则物体质量=砝码总质量-游码的总质量,砝码的总质量=物体质量+游码质量 称量完毕:⑦用镊子将砝码逐个放回砝码盒内
注意:①不能用手去触摸天平托盘和砝码 ②砝码用镊子拿取,轻拿轻放
③不可把潮湿物品或者化学药品直接放到天平上,可放在纸上(各放一张)或烧杯中称量。
④使用前要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量程(称量范围)
19. 时间间隔:上一节课45分钟。回家走了30分钟(是表示一段时间)
时刻:现在是12:20 ,我中午11:45吃饭(表示某一点的时间)
20.掌握机械停表的读数方法。(理解)钟、表是我们最常用的计时器。
21.科学探究的过程:提出问题——建立猜想和假设——设计实验方案——获取事实与证据——检验假设—交流与交流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初中《科学》总复习提纲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