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生活
高校女教师是中国职业女性中素质较好、就业层次较高、社会地位较为突出的一个群体。据统计,在我国普通高校中.女教师比例一般都接近教师总数的一半。她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勤奋地工作着,为高等教育事业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聪明才干和创造力;同时她们又在家庭中发挥着其它家庭成员所不能替代的家庭主妇作用。因此,高校女教师承担着双重角色:社会角色(教师)和家庭角色(女儿、妻子、儿媳、母亲)。
诚然,当代社会给高校女教师的发展创造了大展宏图的机会和条件。但是,高校女教师在承担双重角色的同时,更多地承受着角色冲突的压力。角色冲突必然带来角色困惑。角色困惑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自然地消失。高校女教师的角色冲突集中表现在家庭角色抑制了社会角色上,家庭角色中女性的生育和家务劳动是问题的核心和根本所在。
一、高校女教师角色冲突产生的原因
现代高校女教师角色冲突与困惑是三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既有历史文化的渊源,又有个体心理的矛盾,还有社会现实的无奈。
(一)传统伦理文化与现代新价值观的冲撞是造成高校女教师角色冲突的主要原因 任何一个被文明教化的人都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历史的、道德的、传统的观念的束缚。高校女教师承受的似乎更多一些。几千年的中国传统伦理文化把女性定格在“孝妇、贤妻良母”的模式当中。传统观念经过历史的积淀己经或多或少地内化为女性的一种“集体无意识”,使得现代女性潜意识中多少有一种依附心理。同时,高校女教师自我意识的觉醒又促使她们把事业、个人成就作为实现自身价值的手段。作为现代知识女性代表的高校女教师面临新旧价值观的激烈碰撞,生活在双重的价值体系中,对新旧价值观有着一种欲拒还迎的心态,扮演着“冲突的角色”。传统文化所描绘的温顺、会持家、依赖的“女人”形象与现代社会所要求的刚强、独立等“人”的特质是格格不入的。走出家庭的“女导演”们固然己经成为“自我”的主宰.然而面临生存的艰难,奋斗的挫折时,传统的依附意识往往使她们重新向往与迷恋那种古老、被动却相对轻松的“女人”生活。现代职业女性常常因达不到家庭传统角色的要求而感到内疚;事业成功的女性总是想方设法掩饰自己的成就或在公开场合尽量地表现出自己的“女人味”。这正反映了她们内心的激烈冲突。
(二)归属需要与自我实现需要的矛盾是高校女教师角色冲突产生的心理动因
我认为,所有的冲突本质上都可以还原为人的一种需要与另一种需要的矛盾。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基本需要从低层次向高层次的排列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每一种需要都是人所渴望并竭尽所能想实现的。同时追求丰衣足食的物质生活需要和心灵充实的精神生活需要,必然会产生冲突。这些矛盾冲突同样体现在高校女教师身上,其中最集中的体现是归属的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的冲突。她们不愿再像传统女性那样停滞在情感归属需求及家庭内自尊需求阶段,而是进一步追求社会上自我尊严的体现及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她们既想做“人”,又想做“女人”;既想成就事业,又想兼顾家庭。然而事实上鱼和熊掌是很难兼得的,多种需要的矛盾冲突使得高校女教师在事业、家庭、情感生活当中难以取舍。
(三)角色期待与角色能力的差异是高校女教师角色冲突产生的现实根源
社会对知识女性及知识女性对自身的角色期待要求她们扮演多元的角色:一方面要求她们成为无性别的社会劳动者;一方面又是有特殊生理要求和人类再生产使命的承担者。高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夫妻生活(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