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平行四边形的图形,有的拼出了近似于三角形的图形,还有的拼出了近似长方形或梯形的图形;有的同学还在合作实践的过程中发现平均分的份数越多,就越接近于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或其它相类似的图形。随后,教师就借助电教手段对学生合作的成果予以展示,让同学门再补充完善,同时把小组的一些想法加以延伸,使每一个组员都切实体验到了自己的一份发现、感受着同学合作的相互作用。
4.实践应用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中,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与具有生活实际背景的数学实践活动,通过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这既能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又能开阔学生的数学视野,深化数学知识,实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逐步提高实践能力。
在日常教学中,我经常组织进行一些收集数据、量量算算、调查生活中的数学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得到一种体验,感觉到富有乐趣。例如,学习 长方体的表面积 后,让学生小组合作编制一份粉刷教学楼的开支预算。这一任务学生独立完成有一定的难度,于是提出小组合作。小组的同学进行了细致、明确地分工,两个同学负责测量、计算出教学楼的表面积,另两个同学进行市场调查,选择合适粉刷外墙的材料以及材料的价格和单位面积的用料量等。两组同学分头行动,把数据汇总后四人共同编制出粉刷教学楼的开支预算。
<四>、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是催化剂
新课程标准的评价体系要求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通过评价使学生学会分析自己的成绩与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注重形成性评价,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小组合作学习把 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 作为教学所追求的一种境界。
在具体操作中,我采用学生自评,组员互评,老师参评相结合的方法,以小组总体成绩为评价依据来决定奖励,由过去对学生个人的奖励发展为面向小组的合作性奖励,这就使更多的学生获得成功的乐趣。苏霍姆林斯基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经常感受到学习成功的快乐,可以使学生深信自己的力量,指引他们力争上游,去完成日益复杂的学习和认识任务。
运用合作学习的目的不是单纯的为了遵循新课程标准而行,更不是为了追寻华而不实的课堂氛围而做,最主要的意义在于发挥集体的智慧、解决学生个体不能解决的问题,而且培养了学生之间合作交住的能力,促进学生主动性的发展,由学会共同学习向将来学会共同生活、共同工作等更广阔的领域发展。、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解读(8)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