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拔笔试试卷复习(2)
一、选择题(共15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30分) 1、当代我国最基本的国情是 ( d )
A、国民素质还不够高 B、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
C、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 D、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 2、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是(a ) A.依法治国 B.党的领导 C.人民民主 D.制度化、法制化
3、网络上的游戏可以开发智力,但部分学生由于痴迷网络游戏而荒废了学业。这一事实告诉我们( a )
A. 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B. 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
C. 规律是客观的 D.事物的性质主要由矛盾主要方面规定 4.\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哪种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 b )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社会活动
5.《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并把其责任交给 ( b ) A.国家 B.地方 C.学校 D.家长
6.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突发性事件作出迅速,恰当的处理被称为\教育机智\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哪一特点( c ) A.复杂性 B.师范性 C.创造性 D.主体性 7.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b )
A.备课 B.上课 C.课外辅导 D.检查评定成绩 8.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是( c ) A.成立了班委会 B.开展了班级工作
C.形成了正确的集体舆论 D.确定了班级工作计划
9.课外校外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其实施范围是 (d )
A.在课程计划(教学计划)之中 B.在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之中 C.在学校之外 D.在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之外 10.智力技能形成的三个阶段依次是( c )
A.原型定向,原型内化,原型操作 B.原型操作,原型内化,原型定向 C.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 D.原型内化,原型定向,原型操作 11.人脑对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的反映是(a ) A.表象 B.想象 C.后象 D.印象 12.学生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是( a ) A.理解 B.巩固 C.应用 D.迁移
13.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有利于改善同伴关系的课堂目标结构类型是( b)
A.竞争型 B.合作型 C.个体化型 D.放任型
14、某寄宿学校派车接送学生,途中有学生提出要上厕所,司机在路边停车5分钟,5分钟过后,司机没有清点人数就将车开走。学生王某从厕所出来后急忙追赶.在追赶过程中摔倒在地,将门牙跌落三颗。王某的伤害由谁承担责任 ( b ) A,司机负责 B,某寄宿学校负责
C,司机和某寄宿学校共同负责 D,司机和王某共同负责
15、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 ( d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A.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B.团队合作的能力 、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C.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D.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填空题:(每空各1分,共15分)
1、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和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2、教育学研究的教育现象主要包括教育的___社会 __现象和__认识 ___现象。 3、我国的 学记 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文献。
4、广义的教育制度是指__国民_教育制度;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__ 学校 ___教育制度。
5、学生是教育的___客体 _,又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__主体 __ 。 6、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是 _观察法 _;班主任的中心工作是 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_。
7、课外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有群众性活动,_小组 ___活动和_ 个人 活动。 8、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 受教育权 ,不得随意开除学生。 9、《教育法》规定,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 刑事责任 。
10、在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的统一,反映了教学的 教育性 规律。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哪些基本特性。
①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②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不均衡性;③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④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2、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基本点是什么
①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劳动者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②使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③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3、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的知识素养
①比较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②精深的专业知识;③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④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各科教材教法等。 四、论述题:(每道题20分,共40分)
1、结合学校和自己工作实际,请你谈谈什么是素质教育?如何在工作中实施素质教育。
什么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面向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培养品德高尚,身体健康,知识丰富,学有专长,思路宽广,实践能力强,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人才。实践证明:素质教育能更好促进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技术能力。能更好促进受教育者终身发展的需要。能更好地发现和培养各个领域拨尖人才。
我认为,促进人的发展,促进受教育者独立人格意识与生存能力的逐步形成,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性要求,无论是“建设者”还是“接班人”,他们首先都是人,不是知识的容器,也不是被动的任由老师捏造的泥巴。 教师在本职工作中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应做到如下几点: 1.转变教育观念
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彻底转变教育观念。以前的教育是考什么就教什么、学什么,不考就不教、就不学。这条老路是一条片面发展的道路,不适应提高整体国民素质的需要。以分数取人,能选拔人才,也能埋没人才。所以我们充分认识到应试教育的危害性,认识到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性,树立全新的人才观和教育质量观。广泛宣传实施素质教育的意义,引导广大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形成重视素质教育的浓厚氛围。 2.素质教育应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 (1)人的全面发展
是指人在自由王国里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一直是人类追求的目标,由于人的个体差异,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实际上是不可能的,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掌握所有知识技能,不可能成为一个完人。我们所说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发展能为个人所驾驭,人们可以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自由地从事多方面的活动,充分发展多方面的能力。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意义是促进全体儿童、少年的全面、主动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一直是人类社会追求的理想境界,但是,如果这个人的生活条件使它只能牺牲其它一切特性而单方面地发展某一特性,如
果生活条件只提供给他发展这一特性的材料和时间,那么这个人就不能超出单方面的、畸形的发展。所以,只有人们的生活条件,亦即只有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提供了这方面的可能并提出出了这方面的需要时,才有可能实现人们在一定条件下的全面发展。 (2)人的主动发展
教师要把学生真正当成人,当成正在学习承做社会人的人,当成正在逐步走向成熟、走向自觉的学习主体、当成正在学习选择、学习提高社会责任的未来的国家的主人。发展只能是他们的主动行为,没有主动性就没有发展。每个学生都有某些方面的优势和爱好,珍惜这些特点,发展每个学生的优势,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权,承认学生的智力差异。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意义是促进全体儿童、少年的全面、主动发展。而不是向以前那样学生是教师手中的提线木偶,他们只是“材”(材料),而不是“人”,不是那种有权决定自己学习发展方向,发展速率与最终发展程度的、自己生命的主人。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平等对待有差异的个性,平等地看待在某些方面发展程度不同的受教育者,不但不歧视暂时或长远“后进”的人们,而且要尊重他们们在某些方面后进的权利,鼓励他们全面、主动发展他们的优势。素质教育不能使所有人都成为牛顿、爱因斯坦、马拉多那、??
3.素质教育是一个新事物,人们对素质教育还有不同的认识,素质教育的理论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在实践上,也创造出了很多模式,什么模式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需要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认真总结。
只要我们努力,中国教育的现代化就一定能实现。
2、做为学校的中层干部,你如何理解管理与服务的关系? 具体来说,学校中层干部应该具备以下几种能力: 1.岗位认知能力。
学校中层干部处于承上启下的位置,角色定位要准。每一个中层干部就像足球场上的运动员一样,要十分明白自己所处的位置,是“后卫”,还是“前锋”?自己这个位置活动范围有多大?自己在这个活动范围内要完成哪些任务?什么时候不能“越位”?什么时候需要“补位”?什么时候加入“助攻”?这些,都要求运动员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公开选聘县城副校长笔试复习题(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