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语言与海德格尔思想方法的形成(4)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1-05-13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这种体验的意义“动因”是那托普未曾考虑过的。“可见有一种对体验的体验,尽管那托普还从未预见……这一点;那是根据其动因化对体验的理解。”同上,第19页;GA 56/57, S.219. 现象学对体验的反思,从海德格尔形式显示的角度看,并不会中止体验之流。它不是对体验的普遍化、概念化,而是显示出体验自身的趋向性或“内在动因”。这种显示就是对生命本身的现象学直观。它不仅不会中止生命之流,而是对理论化、概念化生命的“松绑”,将其从概念化的趋向中拉回到其生发的未定之中,从而获得对“意义”的饱满体验。“作为对体验的体验、对生命的理解,现象学的直观乃是解释学的直观(使……变成可理解的、赋予意义的)。”同上,第19页;GA 56/57, S.219.

现象学对生活经验的解释是借助语言展开的,那么,语言是否必然导致经验的客观化、理论化?实际生活经验不仅总在解释着,它的根子处同时也已经是语言性的,因此,语言对生活经验的表达同样可以是鲜活、生动的,而不必是理论化的、概念化的。

海德格尔在分析宗教经验的时候,揭示了语言与实际生活经验的内在关系。参见张祥龙:《海德格尔传》,第103—110页; 由于上帝的存在并不能以客观的方式被证实,信仰也就同样不能作为一种客观事实来实现,而只能“落实”在实际的宗教生活体验之中。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对“福音”的听信与传播。如果能听信福音,让福音直接进入你的生活,成为你实际生活的一部分,那么,你的生活就具有了宗教性,也就具有了真正意义上的信仰。保罗与信徒之间的通信就是他们对福音的共同听信与传播。海德格尔注意到,这些书信中“知道”与“成为”这两个语词经常出现,比如“我知道你们是蒙主拣选的”、“我知道你们已经成为了基督徒”、“正如你们知道我们在你们那里,为你们的缘故是怎样为人”等等。这里的“知道”与“成为”并非是对一种现成事态的描述,而是直接当下参与相关事态构成。海德格尔指出,正是通过不断重复这些语词及话语,让他们一再地确信以及共同确信自己与上帝的关联。正是这种知道与确信,让他们不断地成为基督徒。而这种知道与确信,都是通过语言来完成的。因此,形式显示化的语言不仅不会中止生活经验之流,相反,实际生活经验本身就需要语言才得以展开。根据维特根斯坦,原本的语言游戏就是生活形式,而我们就生活在语言之中,因此语言与实际生活经验是相互贯通的。

海德格尔以此回应了那托普的第二个批评。形式显示化了的现象学语言,同样不会中止原初的生活经验。这是一种依循生命内在意义结构而来的说话方式,它乃是实际生命本身的自行到时与自行言说。“实际生命不仅作为有意蕴的事件以及世界的重要性来看待自己和关注自己,而且,还有它与自身说话,那它也就说着世界的语言。”[德]海德格尔:《形式显示的现象学:海德格尔早期弗莱堡文选》,第86页;GA 62, S. 358. 解释学的现象学提供的并非是有关生命的理论或概念,而是着眼于生命自身的“存在方式与言说方式”来看实际生命本身,同上,第90—91页;GA 62, S. 364. 是一种出自实际生命本身的言说。这种言说,不仅不会使生命体验客观化、理论化,而是人之本己存在获得觉醒的可能与方式。“这里有一个哲学的觉醒,在这种觉醒中,此在与它自己相遇。这种觉醒是哲学的,其意思是:它存在于一个本源的自身解释之中,哲学根据其自身已将这种自身解释赋予自己,而且这样,本源的自身解释便构成了此在自我相遇的一种决定性的可能与方式。”[德]海德格尔:《存在论:实际性的解释学》,何卫平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2页;GA 63, S.18.

正是由于实际生活经验中就已经包含了理解与解释,而语言又直接参与了这种经验的构成,因此,它就已经包含了被说出的可能性。现象学就是要说出“现象”本身所包含的“话语”(逻各斯)。“现象学就是对这样一个‘意义整体’的阐明,它给出‘现象’的‘λóγοζ’[逻各斯],‘verbum internum’[内在语词]意义上的——而不是逻辑学意义上的——‘λóγοζ’[逻各斯]。”[德]海德格尔:《形式显示的现象学:海德格尔早期弗莱堡文选》,第71—72页;GA 56/57, S.63. 原本的语言并非是去生命化,而是生命内在历史性必要的构成环节。因此,如果从形式显示或解释学的现象学角度去看待,而不是从一般化、概念化的角度去看待,那么语言含义本身就富含现象学直观的意谓。与含义要素密切相关的并非普遍化的一般化,而是生命本身的意蕴。海德格尔:“含义特性本身极少是理论性的,它本身就富含现象学直观的可能性,这种直观直面本质之物,而不是面向被总体化的东西。因为含义要素未必是理论的,所以,与含义要素表达联系在一起的也并不是什么总体化。”同上,第19页; GA 56/57, S.219. 只要含义这种非理论要素得到洞见,一种可以传达生命原初体验的现象学就是可能的。“如果含义要素的非理论特征得到了洞见,那就得出了一种可传达的现象学科学的可能性。”同上,第19页; GA 56/57, S.219.

四、结语

至此,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语言在海德格尔思想方法形成的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形式显示或解释学直观的方法源自胡塞尔的范畴直观思想。海德格尔通过深化胡塞尔有关一般化与形式化的区别,赋予范畴直观以更为原本的地位,并以此构成其方法论的基础。考虑到范畴直观思想是为了解释语言的形式要素的充实问题提出的,而形式显示方法则让此“形式”要素获得了源发性的地位,由此可见,语言问题直接关乎海氏现象学思想方法的形成。

虽然“形式显示”一词本身在《存在与时间》中出现次数并不多,但是,海德格尔把解释学的现象学作为该书的基本方法论立场就已经表明,此书整体上是以一种形式显示的方法来追问及展示存在之为存在的。“现象学描述的方法论意义就是解释。此在现象学的λóγοζ具有ερμηνενειν[诠释]的性质。通过诠释,存在的本真意义与此在本己存在的基本结构就向居于此在本身的存在之领会宣告出来。此在的现象学就是诠释学。”[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第44页; Sein Und Zeit , S. 37. 作为该书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的Dasein(此在或缘在)就是这样一种形式显示词,而非一个现成化的、对象化的概念。它以“形式显示”的方式(Da-sein)指向一个充满指引联络的“世界”:In-der-Welt-Sein(在-世界-之中-存在)。《存在与时间》中这样的“形式显示”词很多,比如“能在”(Seink?nnen)、“去存在”(zu-sein)、“上手的”(zuhanden)、“将来”(Zukunft)、“朝死存在”(Sein zum Tode)等等,它们都不是某种现成观念或概念的表达,而是通过语词的字根、前后缀以及上下文的相互牵引,来共同彰显、构造存在之意蕴。参见张祥龙:《海德格尔与中国天道——终极视域的开启与交融》,第91—95、414—424页;张祥龙:《从现象学到孔夫子》,第69—116页。 不仅如此,语言含义的“形式要素”同时也成为海德格尔展示“存在”之“指引联络”的原型,甚至可以说,海德格尔存在论思想的关键就在于使存在本身意义化。虽然在该书中,此意义的可能性最终被归诸时间,但是,既然把存在的“意义”领会为存在自身,那么,语言与存在的内在交织关系也就已经暗含于其中了,这也就为其后期的思想转向——转向语言来思考存在——埋下了伏笔。虽然前后思想重心有所转变,但是海德格尔借助语言自身的显示力来彰显思想的做法(“形式显示”)始终保留着,成为他的一以贯之之“道”。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英语论文语言与海德格尔思想方法的形成(4)在线全文阅读。

语言与海德格尔思想方法的形成(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lunwen/yingyu/1228140.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