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2 预案中的地点、任务及团队
明确该预案针对的所有地点,为实现预案目标所必须执行的任务,执行这些任务的团队和人员,以及对人员能力的要求。
地点:几乎所有的应急预案都是针对某一特定地点的,这个地点可大可小,大到城市、办公大楼,小到房间、工位。地点信息包括地点名称、具体地址、用途、人员数量、负责人、GPS经纬度、布局图、疏散指南等内容,这些信息对人员疏散、救援是非常重要的。如有可能,尽量说明该地点有哪些设备、资产,存放了哪些重要文件和文档等信息,这些信息不仅是灾难损失评估的依据,而且在应急救援过程中可以知道那些必须抢救的东西有哪些?放在什么地方?有利于救援过程中的搜寻;在恢复重建过程中,这些信息能够帮助我们将该地点迅速复原到事件发生前的状态。
任务和子任务:任务是实现预案目标的步骤,是为完成一个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工作。子任务是对任务的进一步细化,以保证任务目标的顺利完成。指定完成该任务的团队,并为每一个子任务指派负责该子任务的团队职位,确保每个任务和子任务都有人负责。对每一个任务,还要说明该任务的优先权和规定完成的时间,对每一个子任务,同样要规定完成时间。
组建团队:团队是由几个人组成的、为完成一个共同的目标而一起工作的组织,是执行应急预案中的任务和子任务的小组,一个预案中可以有若干个团队。要明确团队中每个职位的责任,以及该职位对人员的要求,以确保每一个任务和子任务的顺利完成。
指定人员:为团队中的每个职位指派人员,负责完成分配给该职位的任务或子任务,实现责任到人。可以
给一个职位指定多个人,比较关键的职位还应该有备用人选,以确保任务的顺利完成。这里的人员,不局限于组织内部的员工,可以根据需要安排外部(如供应商、客户、协作组织、专业团队等)人员。所有的人员必须具备该职位所要求的能力。
可以在人力资源库中用人员属性表示人员的能力。一个人员可以有多个属性。编制预案时,可以根据预案要求在人力资源库中搜索符合特定属性的人员。例如:在应对暴风雪灾害的应急预案中,需要调集有四驱越野车的人员执行救援任务,可以在属性中搜索“拥有四驱越野车”的人员;因地面交通瘫痪,只有那些乘坐地铁上班的员工才能担负起值守的任务,在属性中搜索“乘坐地铁”的人员;等等。人员属性在应急中的作用很大,建议大家在预案编制时充分利用这一信息。同样,在应急救援过程中,人员属性对指挥中心临时调集人员也有很大的帮助。
2.4.3 预案中的资源
不论是哪一类预案,在实施过程中都离不开资源的支持。事先明确每个预案中将要用到的资源是非常有用的。比如:在火灾应急预案中,我们要知道有哪些灭火装置?这些装置放在什么地方?参与救援的人员需要哪些防护设备?这些设备由谁负责保管?如果这些设备数量不足,可以从哪里调集?如果由供应商提供,该供应商的供货能力?最快多长时间能运送到现场?如果该供应商不能及时供货,还有哪些备用供应商可用?……。预案中不仅要列出所需资源的类型,还需要列明每个资源的名称、型号、用途等详细信息,以及所需资源的数量。
根据预案的目标,确定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完成的任务和子任务;根据任务和子任务的特点,确定需要的资源及数量。任务与资源是相辅相成的,任务有变化则需要调整资源,资源不足则需要调整任务,最终做到资源与任务的匹配。
2.4.4 呼叫列表
与惯常使用的“联系方式”的不同之处是,呼叫列表不仅有每个成员的联系方式,还包含了成员彼此之间在沟通上的主次关系。
预案的实施由预案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员执行分配给各自的任务来完成。为了保证预案中的所有人员能够及时有效地沟通,建立呼叫列表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定义呼叫列表的目的和用途,然后,建立呼叫列表的树状结构。每一个呼叫列表都有一个启动该呼叫列表的人,位于树状结构的顶端,一般称为“根呼叫人”,“根呼叫人”启动呼叫,并呼叫主干上的人员,这些人员称为“被呼叫人”。“被呼叫人”下面可能还会有位于分支上的“被呼叫人”。
树状结构可以清晰地看出信息沟通的路径与每一个呼叫节点的责任。为了确认呼叫成功,可以要求呼叫确认。还可以安排呼叫列表的被呼叫人启动另一个呼叫列表,例如,如果当一个灾难发生时,指挥中心负责人激活了应急小组负责人的呼叫列表,然后这些小组负责人再去启动各自团队的呼叫列表。这样一来,所有的呼叫列表就显得职责清晰、简洁明了,而不至于像蛛网般错综复杂。
将上述内容填写到预案框架中的对应位置,就完成了预案的编制工作,只要通过评审,就可以上报和下发了。
预案讲究的是实用,只要认真完成了以上内容,确保以上内容的完整性、细节的准确性、信息的实时性,就可以了。预案不需要华丽的修饰,过多的修饰反而会淹没主题。
2.5 预案评审
预案编制完成后,提交评审人员对预案内容进行评审,评审的目的是检查预案是否按照指定的标准编写。
预案提交评审之前,应先确认:
组织是否建立了正式的预案评审政策,并确认评审时间、参与评审的人员及评审流程都是正确的。?
确保每个参与预案评审的人员能够及时收到预案评审的相关通知。?
? 确保预案的状态和要进行的评审类型是相符的。例如,不要提交预案草案进行最终的评审。
预案评审通过后,才能正式发布。
2.6 预案发布
预案发布,实际上就是将评审通过的预案送到有权限查阅、使用该预案的人员或组织的过程。在该过程,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 确保预案的安全。预案中的信息可能是专用的或保密的,必须确保预案副本的安全性。
应该把预案副本分发给那些在灾难响应和恢复过程中需要这些预案的人员。?
确保无论任何时候,只要预案发生改变,这些人都可以获得最新的预案。?
? 在一个安全的地方保存预案的副本。无论保存在什么地方,都要确保这些文件免受火灾、洪灾或者其它灾难的破坏,并且在灾难过后能够迅速拿到。
? 确保合理的处理过时记录,并且销毁所有保密或者敏感的信息。
3、预案维护
保证预案中使用的信息、数据是最新的,这一点很重要。因此,只要这些信息或数据发生变化,哪怕是很微小的变化,只要有可能影响到预案的实时性、实用性或完整性,就必须对预案进行更新。对于任何一个组织,变化是司空见惯的,所以说,预案维护的工作量是非常大的。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范文大全2021年工作计划概要范文(9)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