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 客户网络维护与服务岗位认证教材
(4)接入段速率(带宽)测试
(5)在路由器、PC等终端上通过ping对端IP地址,测试电路丢包率、电路时延和时延抖动等指标。
第66条 针对终端设备测试,开通调测应包括如下工作
(1)调试终端设备,确认终端端口的连通性 (2)正确配置终端设备各项参数
(3)对终端设备的各项功能进行测试(如摄像头的变焦功能,云台转动功能等) (4)备份终端设备的配置参数
第67条 针对软件功能测试,开通调测应包括如下工作
(1)填写配置参数,激活软件功能,
(2)按照产品协议,对产品的各项功能进行测试 (3)备份软件配置参数
第68条 开通调测中,对于测试中未达到指标要求以及无法实现某项应用功能测试项
目,在查明原因并解决问题后,应进行再次测试。
第69条 开通交付测试报告模板可参考集团相关文件。其中,测试内容以基本测试项
目为主,拓展测试内容各省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向客户提供。同时,各省可以在此基础上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增加一些终端设备和软件功能的测试内容。
第70条 《开通交付测试报告》要求一式三份,其中一份由运维人员在测试现场交给
用户,并向用户解释具体指标的含义;一份在电路开通2个工作日内反馈至前端市场部门,便于市场部门做好客户回访工作;一份由运维部门留存。如遇电路调通用户仍拒绝签字的,应由客户经理协调解决。
第71条 开通交付测试报告只作为业务调通的依据,不作为业务收费的直接依据,具
体收费起始日期的计算参照相关市场政策和协议合同中具体约定。
第72条 针对商务领航业务,开通调测应进行如下工作:
1、按照承载业务的电路属性进行相应测试(如以IP城域网作为承载,按XDSL/LAN宽带业务进行相关测试工作)。
2、调试定制终端,确认设备端口的连通性。 3、激活产品,配置业务参数
16
中国电信 客户网络维护与服务岗位认证教材
4、根据客户协议中承诺的内容,对相应功能进行测试。 5、备份配置参数
第73条 针对全球眼业务,开通调测应进行如下工作:
1、按照承载业务的电路属性进行相应测试(如全球眼业务以IP城域网作为承载,按XDSL/LAN宽带业务进行相关测试工作)。
2、调试全球眼监控点设备(编码器、摄像头等),
3、调试用户监控中心相关设备,例如客户端软件、解码器、电视墙、视频矩阵、DVR等;
4、备份配置参数
第74条 对符合客户差异化服务标准的业务,开通调测时应按差异化服务标准规定的
指标完成。
第75条 对于大客户使用的电路,应在开通调测完成后根据《中国电信大客户业务开
通交付规范》向大客户提供《电路开通交付测试报告》,要求客户在《电路开通交付测试报告》中签字以确认业务调通的测试结果。对于商业客户可参照大客户电路执行。
第五章 客户端现场培训规范
第76条 运维人员在客户端完成施工及维护工作后应对客户进行业务基本原理、组网
方式、操作方法、常见故障处理、故障申告流程、设备工作环境要求等内容的培训,以引导客户正确使用业务,掌握简单的现场故障处理方法,熟悉故障申告流程,从而利于今后故障的准确定位,缩短故障历时,减小故障发生率。
第77条 运维在人员客户端对客户进行现场正式培训时,应准备培训材料,培训材料
要求格式统一,内容的设计要从实用和客户便于理解的角度出发,专业术语不宜过多,简单易懂,打印装订好后交付客户,并根据客户需要提供电子版培训材料。
第78条 运维人员在客户端对客户进行现场正式培训时,要穿着公司制服,佩戴工号
牌,吐字清楚,条理清晰、举止得体。要充分考虑客户的接受能力,多采用交互式的培训方式;对客户提出的问题,要进行耐心细致的讲解;合理分配
17
中国电信 客户网络维护与服务岗位认证教材
好培训时间,掌握好培训的节奏。培训结束时,要对参加培训的客户人员表示感谢,并征求客户对本次培训的意见。
第79条 针对政企客户群,运维人员对客户进行的现场培训应包含现场简单讲解和现
场正式培训;现场简单讲解包括:使用设备名称及型号、声光指示的含义、注意事项、设备工作环境要求、安全使用、软件操作、客户内部网络故障判定、配合电信端简单操作、故障申告流程;现场正式培训包括:简单业务原理、业务特点、组网方式、使用设备名称及型号、声光指示的含义、注意事项、设备工作环境要求、安全使用、软件操作、常见故障、一般现场处理判断方法、客户内部网络故障判定、配合电信端简单操作、故障申告流程;
第80条 现场实施正式培训人员不宜超过两人,培训时长不宜超过半个工作日。对于
专网集中培训或业务相对比较复杂的培训,在征求客户意见的基础上,实施培训人员数量、时长可适当放宽。
第81条 现场正式培训应有纸质记录,记录包括客户名称、时间、地点、参培人员数
量、培训内容等。客户对培训作出评价,由培训人员带回存档保存,作为日后改进培训工作的资料。
第六章 标签规范
第82条 对放于客户端的电信设备和线缆上使用的标签进行规范是实现电信网络资
源集中化、综合化、科学化管理的基础。在日常维护中,规范的标签可大大缩短开通时限,加快故障定位,缩短故障处理时间,方便日常维护工作。
第83条 一般来说,放于客户端的电信设备和线缆上使用的标签可分为设备标签和线
缆标签两大类。
第84条 放于客户端的电信设备标签分为设备(机框)标签、机架与连接设备架标签、
连接设备配线模块标签、动力端子标签、固定资产标签和保修服务卡7种。
第85条 客户端线缆标签分为光缆标签、跳尾纤标签、动力电缆标签和业务电路标签
4种。
第86条 设备标签应在设备施工结束后粘贴完毕;跳尾纤标签、电缆标签、业务电路
标签应在电路开通过程中粘贴完毕;保修服务卡应在客户确认电路开通后粘贴完毕;固定资产标签应在投产转固完成后,根据财务部门管理要求,及时
18
中国电信 客户网络维护与服务岗位认证教材
粘贴。
第87条 粘贴时应保证标签位置准确,方向端正,粘贴牢固;应注意所用标签完整干
净,不能破损;标签尺寸大小适中,可用时间一般应保证三年。如已粘贴标签剥落、破损、陈旧,维护人员应及时予以更换。
第88条 设备(机框)标签、机架与连接设备架标签内容应包括中国电信标志、客户名
称、设备通用名称(或型号)和序号,各项内容的命名以《中国电信本地网网络资源命名规范v2008-09》为准。
第89条 设备(机框)标签、机架与连接设备架标签粘贴时,粘贴位置应醒目明了,首
选在设备(机框)、机架正面左上角处(如遇厂商规格标牌,紧靠标牌右侧粘贴),若正面不便粘贴,可粘贴在顶部。同一机房内机架连续编号,标签标识唯一。
第90条 连接设备配线模块标签应顺序编号:同一机架内粘贴在DDM左侧位置,空
缺的子板依次编号,DDM在一个数字配线架或机柜内的标识唯一。对于纵向排列的DDM(标签大小可调整),从左到右依次粘贴。
第91条 动力端子标签要求对动力交流、直流配电设备输出端子制作平面图,并进行
排列编号,粘贴到机柜门板的后面。动力端子标签中的平面图内容各省可自行确定。
第92条 对于跨本地网电路,其业务电路标签应包含电路(光路)名称、电路(光路)编
号和电路(光路)后缀。电路/(光路)名称、电路(光路)编号和电路(光路)后缀以长途资源管理系统数据为准,将标签贴在相应的线缆上,一般离设备5-15公分左右。
第93条 对于非跨本地网电路,其业务电路标签应包含电路名称、电路编号和电路后
缀。电路名称、电路编号和电路后缀以本地网资源管理系统数据为准,将标签贴在相应的线缆上,一般离设备5-15公分左右。
第94条 设备保修服务卡标签一般粘贴于机架上边框正中位置(如遇厂商规格标牌,
紧靠标牌右侧粘贴或与客户协商确定),也可以将保修服务卡内容放大做成塑胶卡片,固定在机架内、设备背后、递交给用户等,内容包含中国电信标志、咨询电话、故障申报电话、设备使用注意事项等。
第95条 光缆标签应包含如下内容:中国电信标志、光缆名称、光缆编码、光缆段名
19
中国电信 客户网络维护与服务岗位认证教材
称、光缆段编码、光缆容量和光缆投产日期,这些内容的具体命名、编号以本地资源管理系统为准。但对于客户租用跨省光缆纤芯的情况,则以长途资源管理系统为准。
第96条 跳纤标签应粘贴/挂在ODF架、光交接箱、光终端盒设备内跳纤的两端,距
光纤接头5-10公分之间,尾纤标签粘贴/挂在靠设备一侧的尾纤一端。标签根据不同业务、客户类型采用不同颜色予以区分。标签内容包括光纤光路名称、光路标识编号及业务、光路的收与发。这些内容以《中国电信本地网网络资源命名及编码规范》(传输分册V1.2)光路部分为准。
第97条 动力电缆标签内容包括电源类型(交、直流)、电压和输出端子名称。标签
贴在电缆成端下15公分的电缆上。要求输入、输出端子两头粘贴。该标签应选用阻燃材料制作。
第98条 以上各类标签的尺寸、字号各省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掌握确定。
2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电信政企客户端操作要求 - 图文(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