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直观形象,有讲,有动,有思,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7、 谈谈自己在课堂上是如何落实新课标的理念和方法的?
在新课标下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本着为学生服务的原则,在完成教学目标情况下,学生需要什么,只要能够益心健体,就适当满足他们什么,就让他们做什么。如此,让学生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得以充分实现。
那么怎样才能上好“体育与健康”课?怎样才能在体育课中落实新课标的精神呢?我认为主要有两点:一、体育教学方法与技巧;二、心理健康引导。
一、要把握好体育教学方法与技巧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着手:
1、以学生发展为本在课上能体现学生为主的主体性,教师要为他们创设自主、自学、自练的空间,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2、“动”中有创贯彻新课改的目标体系,注意教材的推陈出新,内容比重安排恰当,要开动脑筋想办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动起来。
3、发展多元智能课中的组织、教法、引导、评价和师生互动,要使学生左右大脑和身体各部分得到平衡与协调发展,达到掌握运动方法、增强体质之目的。
4、课程建构上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即在课上能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创造的先进理念去改进陈旧的教法。
5、要有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注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体育发展趋势,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6、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
8、体育教学实践中,如何重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
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让学生养成自觉锻炼的良好习惯,是体育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当前体育新课改的目标之一一定要让学生感受到运动的乐趣。教学的方法和手段要灵活多样要加游戏在其中这是不可少的。培养集体荣誉感。可以让学生自己来组织一节课或是提些意见可以让学生自己创编游戏等。在日常中可以组织一些体育方面的活动创造一种运动锻炼的氛围 七、案例分析(10分)
1、小明是某校六年级男生,平时很喜欢体育运动,但就是不喜欢上体育课。问题:作为教师(1)针对这一现象,你如何解决?(2)结合体育新课程标准,你认为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答:根据体育新课程改革,有目的地改变课堂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兴趣;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从教学手段、教学内容、场地设施等全方位入手,以培养学生学习体育课的兴趣。(略)
主要原因是传统的体育教学是以竞赛体育作为主要内容,教法单一;师生距离很大,常规的教学方法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学手段单一等。(略)
2、小王是一名五年级女生,体型肥胖,平时不喜欢运动,对体育课不感兴趣。问题:作为体育教师(1)对该学生你将采用什么方法进行教学?(2)结合新课程改革,对这一现象的原因作一分析。
答:针对肥胖学生,应制定科学的合理的饮食习惯,定身制作运动处方。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在看到减肥成功后,学生就会逐步对体育课感兴趣。平时在教学中,应以表扬鼓励为主,逐步增强其对体育学习的自信心等(略)。
主要是学生的心理在起作用,新课程改革是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习惯。因此,作
为体育教师重要的是减除她的心理障碍,通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设施特别是教学内容上开设一些适合女生喜欢的项目,在课中应多用鼓励表扬的口语给予支持,相信她对体育课是会感兴趣的(略)。 八、案例设计(10分)
参考《标准》中案例一、案例二,任选一个以“在体育活动过程中努力展示自我”、“在体育活动过程中不害怕与比自己强大的同伴一起游戏和运动”为题目,设计一节课堂教学案例。 在体育活动过程中培养合作意识和行为 学习阶段 水平四
学习目标 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体育活动任务。 学习内容 集体合作跑。 学习步骤
1.?教师讲解。练习的基本形式是以小组为单位的各种合作跑。 2.?第一次练习
各小组分成甲乙两队,各成一路纵队,轮流练习。甲队练习时乙队帮助,用绳将参加者的左、右脚分别捆绑在一起。甲队每人双手扶在前面人肩上(领头第一人除外),各组甲队同时出发,看哪队能先\跑\完半个篮球场。
甲乙两队互换位置,继续练习。 3.?第二次练习
分组方法同前,但换成横队。甲队练习时乙队帮助,用绳将参加者相邻两脚捆绑在一起。各甲队队员可以用手相互搭在肩上,同时出发,看哪队最先\跑\完规定距离(约10~12 m)。 4.?第三次练习
\开火车\(变异一,由\跑\转成\跳\)各小组成一路纵队。小组的每一个参与者,右手扶在前面人的右肩膀上,左脚向前直腿抬起,前面人用左手接住后面人的左腿,成一路纵队单脚站立姿势。听口令后出发,必须保持队伍的整齐,坚持\跳\完规定距离(半个篮球场)。 5.?第四次练习(变异二)
同上练习,各小组全体蹲立,两手扶住前面人的腰,听口令后出发,采取集体同节奏的蹲跳方式,行进距离约12~15 m。
6.?小组讨论:成功的关键是什么?(合作、默契、协同、节奏、速度……)
分析题 根据体育课程标准精神的要求分析篮球变向运球教材。请注意目标的明确重点与难点的把握、教法与学法的创新。 简案
答1、目标的确定全面、恰当、具体。 2、教材的动作要领、重点、难点表述恰当。3、新理念的贯彻实施。4、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效应。5、学生学习方法的运用。6、学生练习自主空间的体现。7、教师教学过程中评价的运用。
九、实践题20分
1、在近几年北安〃市初中体育升学考试中,设置了男子1000米、女子800米的考试内容,很多体育教师为了提高学生耐力素质及该项运动成绩,每次体育课组织学生反反复复1000米和800米跑的练习,结果学生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效果肯定也不好。针对这一现象,请你设计一堂课(只需呈现课的基本教学过程,包括教学内容、手段方法、组织形式),提高课的教学效果,实现“高效课堂”。
(略)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体育新课标复习题(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