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确定评价的目标—根据《标准》和具体评价目标、评价对象和评价内容。 (2)选择评价的方法—依据评价目标、评价内容,确定评价的指标和评价的方法。
(3)手机评价所需要的信息—依据评价目标、评价方法的要求,具体进行观察、测量等,收集教学相关的信息。
(4)依据标进行评价—依据一定的标准,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价值判断和解释,并及时反馈给评价对象,用于改进和指导以后的教或学。 20、 选择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
(1)符合学生身心发展、年龄和性别特征。 (2)运动形式活泼,能激发学习兴趣。 (3)具有健身性、知识性和科学性。 (4)对增强体能、增进健康有较强的实效性。 (5)简单易行。
21、校外体育资源包括哪些? (1)家庭体育活动;
(2)社区体育活动和竞赛; (3)区县镇的体育活动和竞赛; (4)少年宫体育活动; (5)业余体校训练; (6)体育俱乐部活动; (7)节假日体育活动和竞赛,
22、影响体育教学有效性的主要因素有哪几方面? 一、能否激发并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学生是否了解自己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所学的内容 三、教师是否掌握了让学生易于理解的教学技能。 四、教师应用的教学策略是否得当。
23、运动参与领域中水平一、水平二的目标分别是什么?达到该水平时学生将能够达到……? 水平一(1-2年级)
学习目标:上好体育与健康课并积极参加课外体育活动。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积极、愉快地上体育与健康课和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如不旷课,主动积极地完成 水平二(3~4年级)
学习目标:积极参加多种体育活动。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乐于参加新的体育活动、体育游戏和比赛。如愉快地参加新的情景类、角色扮演类、竞赛类等体育游戏和体育活动。
24、体育锻炼对促进身体健康有哪些益处?
(1)预防心血管病 (2)改善呼吸系统的功能 (3)提高消化系统的功能 (4)改善神经系统的功能 (5)降低糖尿病发生的危险性 (6)预防骨裂
(7)保持身体活动的能力 (8)控制体重与改变体型 (9)延年益寿
25、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
(1)提高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 (2)教师要给学生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
(3)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机会,培养他们的创造力、竞争力以及迎接挑战的能力。 (4)通过布置适当形式的家庭作业,培养学生的锻炼习惯以及对社会健康问题的责任感。 (5)有条件学校的教师可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指导7年级以上的学生收集和综合信息,使信息技术成为学生的学习工具。
(6)发扬教学民主,经常听取学生的意见,与学生一起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以适当的方式对教、学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
26、课程内容资源开发包括哪几方面并加以说明。
1.现有运动项目的改造
现有运动项目资源十分丰富,要大力开发,以适应和满足中小学学生的实际需要。各地学校和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身心发展情况加强对运动项目的改造工作,这是课程设计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重要方面。这里所说的运动项目的改造,主要是指简化规则、简化技战术、降低难度要求、改造器材等。
2.新兴运动项目的引用
根据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适当选用健美、攀岩、现代舞等新兴运动项目。 3.民族、民间传统体育资源的开发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体育文化源远流长,体育与健康课程应当大力开发和利用宝贵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资源,如蒙古族的摔跤、藏族的歌舞、维吾尔族的舞蹈、朝鲜族的荡秋千、锡伯族的射箭、彝族的射弩、白族的跳山羊以及踢毽子、滚铁环、抽陀螺等。
27、在体育课程改革中,教师的教育观念发生了哪些变化?
教师的教育观念主要是从教学的主体成为教学的主导,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主人;教师的评价要多元化,从学生的学习过程、认知、情感等方面考虑;关注学生成长,个体差异,为终生体育打基础; 28、制订本校的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应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至少6条)? “计划”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对本标准和“方案”精神的理解与把握。
2.对学校教育改革背景、体育与健康教学现状、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课程资源、体育传统项目等的分析。 3.明确提出本校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 4.制订本校课程实施策略与计划。 5.确定各水平和年级的具体学习目标。
6.确定各水平和年级的教学内容与课时数分配范围。 7.提出教法运用与学习指导的基本要求。
8.具体规定各水平和年级学生体育与健康学习成绩评价方案,包括具体的内容、方法和标准等方面。 9.提出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建议。 10.提出教学管理方面的具体要求。
29、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中的知识和技能主要有哪些内容? 对体育与健康的认识,科学锻炼的方法,体育技战术知识与运
用能力,有关健康知识的掌握与运用。与不同学习水平相关的运动技能水平及运用情况 30、如何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都应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运动兴趣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
31、在制定水平教学计划时应该如何合理安排教学计划? 在制订教学方案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根据五个学习领域的目标制订学年教学目标。在确定学年教学目标时,既要有运动参与、运动技能和身体健康的目标,也要有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目标。
(2)根据“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及学校场地、器材的条件来确定每个学年的教学内容及各项教学内容的时数比例。
(3)根据年级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安排制订年度教学计划。 (4)根据年度教学计划制订学期教学计划和单元教学计划。 (5)根据学期教学计划和单元教学计划,制订课时计划。 32、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内容主要有哪些 1.体能。
2.知识与技能。3.态度与参与。 4.情意与合作。 六、论述题 30
1、《标准》中是如何描述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的总目标与分目标的?
总目标:体育与健康课程对于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方法,增强体能;学会学习和锻炼,发展体育与健康实践和创新能力;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养成体育锻炼的
习惯;发展良好的心理品质、合作与交往能力;提高自觉维护健康的意识,基本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
课程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四个学习方面,各方面的说明及目标如下。
运动参与1.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 2.体验运动乐趣与成功。
运动技能的目标: 1.学习体育运动知识; 2.掌握运动技能和方法; 3.增强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身体健康的目标: 1.掌握基本保健知识和方法; 2.塑造良好体形和身体姿态; 3.全面发展体能与健身能力; 4.提高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
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的目标: 1.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 2.学会调控情绪的方法; 3.形成合作意识与能力; 4.具有良好的体育道德。
2、小学生体育锻炼应遵循哪些原则?联系你的工作实际,说一说如何贯彻这些原则 答:参与自愿的原则;全面发展原则;锻炼适量原则;循序渐进原则;经常性原则。 1参与自愿的原则。①使学生明确为什么要进行体育锻炼,体育锻炼对学生身体发展有何 重要作用。
②培养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 ③加强纪律教育。
④指导学生把自己的需要和实 际结合起来。
2全面发展原则。①在锻炼内容的选择上应考虑儿童身心的全面发展。要避免长时间地做 静力性的锻炼,拔河举重物在低年级不宜采用或严格规定重量和时间。③全面发展的原则, 不是限制学生在课外体育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 而是要注意不能单纯从兴趣出发, 不考虑身体的全面发展。
3锻炼适量原则。①根据儿童年龄,对各年段的学生有不同要求,科学地安排锻炼计划, 有一个有利于发展学生身体的运动负荷。 ②注意锻炼中的自我感觉和生理指标测定, 把学生的自我感觉和生理测定结合起来,
同时,要把学生运动负荷与调整体育锻炼内容以及对锻炼的要求结合起来。
4.循序渐进原则。①学生每次锻炼都要遵循生理机能活动变化规律,做好准备活动,量由 小到大,强度由弱到强,再使负荷逐渐下降,做好放松。②根据学生生理、心理特点,遵循 生长发育规律,按照学生实际,制定体育锻炼计划。5
.经常性原则。①把体育锻炼列入每天日程表中,形成习惯。②在锻炼的内容、方法、组 织形式、时间上都要认真考虑,引导学生乐于参加锻炼,并积极进行体育锻炼。
增强身体素质,增强肌肉力量,提高免疫力,提高身体协调能力、反应力,塑造体形,缓解 心里压力,改善精神状况,提高毅志力。
长跑等有氧运动可增强心肺能力,球类等运动可以提高反应和眼手、眼腿协调配合能力和身体的灵活性,
瑜珈等训练有助于身体柔韧提高,轮滑溜冰可以锻炼平衡能力。在锻炼过程中克服,超越自我,可以提高自信,增强毅志力。
3、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本性质有哪些? 体育与健康课程具有以下特性:
基础性——课程强调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习惯,为学生终身体育学习和健康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实践性——课程强调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体育与健康学习、体育锻炼以及行为养成,提高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实践能力。
健身性——课程强调在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的过程中,通过适宜负荷的身体练习,提高体能和运动技能水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综合性——课程强调充分发挥体育的育人功能,强调以体育与健康学习为主,渗透德育教育,同时融合部分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疾病预防、安全应急与避险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整合并体现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过程与方法等多种价值。 4、试述体育设施和器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各地、各校应按照教育部《中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的规定配齐体育设施和器材。同时,还要大力开发和充分利用其他的体育设施和器材资源,保证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有效实施。
1.开发与利用校内外的场地和设施资源。学校既要充分开发与利用校内的各种场地、设施等开展体育活动,如墙面、树林、食堂、较宽阔的走廊、空地等,也要利用社区的体育场馆、设施和器材等资源辅助教学。
2.发挥体育器材的多种功能。体育器材一般都可以一物多用,如栏架可以用来跨栏,也可以用作钻越的障碍、小足球的球门等。
3.妥善保养场地、设施和器材。学校要通过优化管理,加强对场地、设施和器材的维护与保养,提高它们的使用效率和寿命。
5、在体育教学中你是怎样培养学生抗挫折、克服困难的精神和吃苦耐劳、团结合作、勇于进取的意志品质的?(请举例说明)
在耐久跑、障碍跑、支撑跳跃和各种游戏活动的教学过程中只要教师注意均可达成目标。 1、抗挫折、克服困难的精神(5分) 2、吃苦耐劳(5分)
3、团结合作、勇于进取的意志品质(5分)
6、 根据自己所教年级设计课的准备部分?(1-—3年级立定跳远为主课, 4—6年级前滚翻为主课) (一)调动情绪 激发兴趣阶段
在这个过程中,我安排了健身操做准备活动。这个活动的设计,不仅有利于学生进入到上课状态,而且把这个部分放在开头,更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并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这个部分中,我安排了听音乐《小青蛙找家》、玩纸青蛙、讲故事、创编游戏、《小青蛙跳荷叶》比赛等项目。听音乐《小青蛙找家》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做落地缓冲的练习,激发了学生上课时的参与积极性。玩纸青蛙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引导学生做蹲下跳起的练习。通过讲故事利用挂图演示过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体育新课标复习题(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