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小研究
【小研究设计理念:根据“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把学生将要学习的重难点知识以小研究的形式作为学生自学的资料,让学生回家先自行研究,然后带着自己的研究成果回到课堂与同学分享,这样才能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意见可发表。从而保证课堂小组讨论的实效性与高效性,让课堂小组讨论真正落到实处。另外,通过小研究的形式让学生自学,学生会呈现许多不同的方法去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也更好地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这样,课堂上就会不断闪现学生思维碰撞的火花,让课堂变得生动而精彩】
前置任务
根据本课教材的教学目的,设计前置性作业,在上一节课结束时布置给学生,引导学生在课后对下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进行自学。前置性作业的设计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低:结合学习内容,尽可能的“低入”,使问题能被90%的学生通过一定的努力得以完成。我们说的“低入”,不是“低”到不用看书就能完成,而是要引导学生通过自学课本知识,或通过与同学们的讨论等各种方式,能得以完成任务。只有够“低”,才能让绝大多数的学生参与其中,才不会出现因“畏难”而丧失学习兴趣的情况。
(2)明:前置性作业的设计要注意目标明确,要让学生清楚知道题目问的是什么。如果含糊不清,学生费了一番功夫去准备,结果与老师所设计的研究方向完全不同,不但失去了实效性,还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3)简:前置性作业要尽可能简化。作为职业学校的实际情况,许多学生不习惯做作业。前置性作业是通过课外完成的,在学生没有自觉性的情况下,如果再布置复杂、烦琐、大量的前置性作业,很多学生必然会惧而远之。所以可根据两次课的间隔时间长短,调整前置性作业的量, (4)高:好的前置性作业的设计还要尽量富有启发性、开放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做前置性作业的过程中,能得到“高出”。“高出”分为有形的和无形的,能暴露学生自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引发讨论、成绩的提高、难题的解决,这些是有形的“高出”;而对数形结合、一题多解等重要数学思想的培养、对学生数学思维的拓展则是无形的“高出”。
(5)趣:如果在设计前置性作业时能增加其趣味性和生活性,则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使学生对课程更感兴趣,从而提高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过往的课前预习都是老师布置预习提纲,学生自己预习课文,回答老师预习提纲上预定的问题。这样来完成预习这一环。这样的预习目的性很明确,学生能很明确地顺从老师的教学要求去进行预习。但一个学期下来,我发现这样的预习,优生的能力得不到更好的发展,学生欠缺主动性,作业也缺乏灵活性。
文本是要读的。
初尝试设计前置性小研究时,常常有两种极端。要么放手让学生看书,但学生却看不太懂;要么不敢让学生看,出几道研究题草草了事。这也从另一方面反应出我们心中的困惑。这也说明虽为人师,却也有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一次s老师的公开课,w老师的一句话令我豁然开朗。其大意就是:“小研究题目中可以附上这样一句:不懂的查阅课本第几页。”这个办法挺好。现行的教材比较重视设生动有趣的情景,多彩的画面本身就很吸引学生的眼球。但他们未必能看到知识的重点,一句小小的提示,学生就多看上两眼,问题可能就随之解决了。
数数
在生活中,你会见到许许多多的物体,请选择一些你感兴趣的数一数,记录下来,并与家长、同学和老师分享。 我感兴趣的例子(可以用文章字、画图、写数等形式) 1 你是怎么样数的? 2 1
3 4 我的发现: 我想提醒同学注意:
在已认识“
要求 我的例子(画) 各个数位没有0 千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我设计了这样的课前小研究:
中间有两个0 中间有一个0 末尾有0 我还可以画 写作 读作 组成 数一数 选择一个喜欢的数,接着往后数出几个数字。 ( )、 、 、 、 、 、 、 、 、 、 、 、 。 我的发现:
一、想过才能做。
在已学过的百以内数、千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学生在自主阅读课本后,拿着这份小研究,并没有太多的困难,他们可以根据自己对万以内数的理解,先在计数器上画出自己能想出的且符合条件的数字来,然后再写一写,读一读,数一数等,这些活动无疑都是通过自己动脑动手后才能完成的。
想过才能做。我想,这就是生本教学带来的第一个改变。它已经完全抛弃了以往的教学中完全由老师出题,引导学生复习,引导学生探究的教学模式。也许有的学生并不能很好的完成这以教学环节,但毕竟他要去思考,去想,生本的目的并不是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理解,但必须促使学生自己动脑想,动手做。 二、做过才能说。
四人小组交流中,因为自己思考过,自己已经做过了,孩子们要表达的东西是非常多的。再加上每个孩子自己对数字不同的理解,多种的答案,使交流活动随之变得更为丰富有趣,原来,可以写出这么多不同的数。完成的不够理想的
2
孩子从别人的交流中,多少也有些恍然大悟的感觉,原来可以这样画,这样写。
做过才能说,我想这是生本教学带来的第二个改变。在生本教学的课堂中,学生的“说”有了自己的主动参与后,“说”的内容变得更为丰富,更为自我。 三、碰撞才发现。
我们都知道,生本教学非常注重学生交流的。四人小组交流,全班反馈交流。这么多交流活动,目的是什么?通过这段时间的“生本尝试”,对交流的活动我有了深的认识和理解。比如在“万以内数的认识”中,学生通过小研究写出来的数字是有限的,但每个孩子根据自己对数的理解,写出的数肯定是截然不同的。通过两次不同层次的交流活动,他们对数的认识范围悄悄的扩大,随着认知的加深,汇报交流的深入,不同的数字的读写之间存在着什么规律性?数的组成之间又有什么相同的规律?只有通过多次的交流,孩子们的思维才能产生碰撞的火花,进而发现出知识的规律。
当然,生本悄悄改变的还有很多。。。。。。 一起努力挖掘吧!
1、
内容 认识小数 小数的读法 小数的写法 大小比较 小数加法 小数减法 我的评价 我的例子 小数的初步认识(单元感受课)
我的方法 我的发现 “小数的初步认识”课前小研究 2、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整理与复习(复习课) “两位数乘两位数”知识整理 内容 我的例子 我的方法 我的提醒 错例分析 我的发现 我的评价 口算乘法 估算 笔算乘法 3
3、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认识课)
长/厘米 宽/厘米 面积/平方厘米 我的方法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课前小研究
请同学们利用学具盒的学具摆长方形,也可以自己画整厘米的长方形,还可以利用身边的长方形,探究长方形的面积。 我的例子 (拼、画、找长方形) 我的发现 长方形的面积=
在学习“万以内数比大小”前,我是这样设计前置性作
业的:
请你从下列数字中任意选择两个你喜欢的数进行大小比较。 1254、891、11、6407、10000、3241、3687、3205 我的例子 我的理由 我的发现 我还可以举出这样的例子 比较1000以内的数的大小前置性小研究内容如下: 请从下列数字中任意选择两个进行大小比较。
245 、 362 、 270 、 8 、 1000 、 56 、 368 我的例子 我的方法 (你能想出不同 的方法吗?) 我的发现 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前置性小研究
4
1、预习课本91-93页,请填写下面的问题。
春天里,红星小学二年级共有( )个班的同学准备到( )去旅游,他们预计每( )个班乘坐一艘轮船。为什么? (设计此题的目的:为了让学生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同时培养学生学会观察图画,善于分析数据的习惯。养成外出一定要了解所到目的地,如何行走的,如何安排的思维习惯) 2、请设计出每艘船的所有可能的班级组合方式。 每艘船的组合班级 每艘船的总人数 (4)班和( )班和( )班和( )班和( )班和( )班和(3)班 ( )班 ( )班 ( )班 ( )班 ( )班 如 39+32=71 (设计此题的目的:将本课知识与上学期所学习的“排列与组合”的知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养成分析数据的所有可能性的习惯,同时让学生在计算每个数据时,自主体会和学习“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由于每艘轮船限乘( )人。请对应上面的表格算出每2个班级上船后,船上所剩余的空位是多少?根据计算结果,判断你设计的组合是否可行?怎样的组合方式是最佳的?
每艘船剩余的空位数 方案可行性 如 68-71= 可行( ) 可行( ) 可行( ) 可行( ) 可行( ) 可行( ) 不可行(√ ) 不可行( ) 不可行( ) 不可行( ) 不可行( ) 不可行( ) (设计此题的目的:通过数据的计算、分析,帮助学生了解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所设计的可能性方案,有时是不可行
的,从而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养成将知识与现实联系起来思考的习惯。摒弃为学而学的坏毛病。同时也让学生在分析数据的过程中学会“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4、每艘船的最佳搭配组合是:
(设计此题的目的:当学生经过以上的数据分析后,继续引导学生去寻找和判断出最优方案,使学生能全面体会到方案设计、决策的全过程,为今后生活、和工作做好准备) 5、我的学习发现和收获:
(设计此题的目的:培养学生自我表达,自我总结和反思的习惯。)
面积和面积单位我就设计了这样的课前小研究:
1、 举例说明什么是面积? 2、 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3、 哪些物体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
《表内除法》的知识整理我设计了如下“课前小研究”:
学习 内容 除法的意义 用口
我的例子 提醒同学们注意的地方 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课前小研究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