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吗?还是你自己展示自己不到位?你对别人的感觉可能没有真正地去意识到。所以我们讲,没有一个人能够越过自己为自己设置的障碍,那就是我们总是在讲,人最大的敌人是我们自己,我们最后被打败的还是我们自己。这在我们后边《自我突破》、《自我暗示》、《自我激励》里边,可能更深入地跟我们各位要进行交流。
比如说,从自我的展示、自我的认知与客观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方面,我们可以这样去交流:一个自我意识和自我认知与现实、客观越来越接近的人,他的自我的防卫心理就怎么样?是多还是少呢?就更少,他就更自我,就更真实地表现出一个客观的自我。否则的话呢?一个自我意识、自我认知跟现实、客观经常不吻合的人,就比较敏感,防卫心理就特别强,甚至有疑心病,总在担心这个事情是不是针对我呀?是不是又是跟我过不去呀?为什么别人做这件事情总是好像跟我的利益有冲突?我们讲,很多时候是您的这种意识和假设跟现实发生了冲突、不吻合,并不是别人真的希望跟您过不去,而是您这种假设、您这种疑心、您这种回馈带给的可能一种不良暗示。所以说我们讲,我们人生到底是命运决定呢,还是后天的因素构成呢?这需要我们很好去思考。也就是说:我们人生在当今一个变化、激烈竞争、经常给我们带来困惑的时代,不是简单的一些法则、道理、我们明白的一些事理就能够经营我们自己,达到我们期望的一个人生的目标。所以我们想要强调一点:人生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在他人生的中途,找准了自己,找到了自己真正使命的一个方向。我觉得这就是所谓浓缩
人生精华。正所谓我们讲:人生条条道路通罗马,找准了自己最适合的,就是我们的目标。
我们今天这一讲,主要是从自我认知给大家做一个铺垫,因为从认知心理,从班杜拉的社会心理学来讲,自我认知是我们的一个前奏曲。如果你对自己的认知都经常出现一些偏差,对自己的一些看法都跟环境、跟别人的评价经常信息不对称,我们讲,那你还激励什么呢?您这种自我的暗示、自我的突破、找到自我,那显然就是空谈。所以我们今天第一讲给大家进行了一些铺垫,进行了一些互动,也是希望我们各位多问一下自己:你真的了解自己吗?你真的对自己的评价是那样的客观吗?您对自己的认知和环境、他人的认知真的是那样的一致吗?所以我们讲,在情商方面非常重要的是:别人怎么看待你,别人对你的看法是不是跟你内心里的感受一致?我们对自己的评价往往是我们能做什么,我们能干什么,我们自己对自己做出了评价,但是在别人的眼里,却是你做出了什么别人才来评价你的。这就是我们后边还会在《自我约束》里边给大家讲“自我经营”,人还要有一种毅力、要有一种耐性、要有一种韧劲,面对人生不得不面对的一些现象的时候,要有一种自律。这就是我们这一讲希望跟大家互动、沟通达到的一个效果,也更希望我们这个课程更多的是带给大家自我的一种反思,自我意识跟自我认知之间的一种互动。好,我们今天这一讲和各位朋友就沟通到这,谢谢大家。
第二章 自我悦纳
好,各位朋友,这一集跟各位交流一下自我悦纳。从暗示心理学来解释:自我悦纳是人最佳的一个情绪,叫悦纳自己。
我们有时候还要懂得首先去欣赏一下自己,因为人的认知和自信是一对因果的关系,如果你对自己的认知就很勉强,对自己的认知经常还会出现:我怎么会是这样呢?我为什么不能像别人那样该说的时候我就说,该控制的时候我又能控制自己?我为什么不能像别人那样很好地处理人际关系,经常自寻烦恼等等。我们讲,在心理学就人格来讲,对自己不厌烦、对自己经常能够有一种自我欣赏,是做人的一个最起码的基础。如果连这样一种基本的心理暗示都做不到,就会给我们带来很多很多的麻烦。用大思想家爱默森的话来讲:自信是成功的第一要决。也就是,我们这个自信跟认知是一对因果关系。有一句话怎么讲呢?您是什么,由上帝赋予的天赋而决定;而您成为什么,则是你献给上帝的礼物。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具有的一些特质、潜质、与他人的不同,那是上帝决定的。不是说我们认为别人行,我们心里就一定感觉到不踏实。因为人有一种比较的心理,总是习惯性地看到:他为什么比我运气好?他为什么在这方面比我强?却没有很客观去找准原来你也有不可替代的潜质和优点。所以说我们讲,与其说我们算命,我们不如认命,这样的一种心态就会使我们更积极。
后边也会跟大家去交流,我们人生更应该是追求一种价值,而不要盲目地去定位所谓的成功。我们欣赏刘翔,但我们也不会因为刘翔
成功就很嫉妒,我们要跟他去比拼。因为这个世界就是由不同成功人士、不同的人来扮演才更精彩,才更真实、才更丰富。我们每个人找准了自己,您的幸福指数就会很高,并不一定是我们认为的企业家、所谓的成功人士。因为我们做项目、做沟通经常也会和很多在我们普通老百姓眼里边认为很成功的一些老总,一些我们认为非常有钱的、在我们眼里很羡慕这样的人士去沟通,实际上他内心里也会有很多的焦虑、烦恼、不快、疑心,甚至对未来的一种恐惧。从这点也是我们如何找准自己。人生的规律,不是说只要悦纳自己你就会成功,而是你要不悦纳自己,你就一定不会成功。很难想象,连一个自己都不愿意接纳、自己都不喜欢的这样一个个体,他最后能找准自己。
我们从这样一种心理沟通上也想给我们各位传递一个什么信息呢?这就是在我们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一些朋友、同事,这在心理学叫冲突型性格。所谓冲突型性格,就是他在外边给人看的很随和,与人相处很友好,大家也觉得这个人人缘不错、脾气也不大,可是回到家里脾气很大、不耐烦。我们讲如果他是一个性格比较张扬、比较自我的人,回到家为什么这么不说?他不愿意说。这就是他性格出现了一种冲突。对于一个性格内向的,他回到家怎么也变成这个样?他平时本身就是内向,但在外边又那样的随和,实际上他的性格也是很扭曲的。我们讲这样冲突型性格,刻意地去扮演另外一个我,把自己不良的情绪转嫁给自己的亲人,我们认为这是不可以的。做为权宜之计,做为一个移情,做为一个情绪的调解,家人、亲人可以理解,但是你
要做为一个常态,那我们认为你性格有障碍,性格有问题了。那我们人生追求什么呢?我们追求幸福、追求成功就是经常把自己的不快、把自己的一些不好的情绪转嫁给自己的亲人吗?我们觉得这恰恰是跟我们所追求的相违背。用巴尔扎克的思想来讲:与别人很好地相处,却和自己过不去,这是性格上最大的一个障碍。
在心理学我们也在解释所谓的习德性无助。所谓习德性无助就是说:我们很多人听到别人的一些忠告,自我也感觉到了这样不好,也曾经努力想去改变一下,但是浅尝辄止。他仅仅是尝试了一下,最后没有达到他期望的效果,就放弃了。所以我们讲,人生没有失败,只有放弃。因为人真的要养成一个习惯,不是说你知道你就真的能够做到。它还要有一种意志,还要敢于面对不习惯、不舒服,面对别人的不理解,我们找到自己,敢于去突破。否则的话,我们就可能经常会半途而废。从自我经营、自我悦纳和自我经营的关系来讲,也就是说,一个人真的能不能够自我,就是他能不能独处。自己去面对自己,经常能够静静地去思考一下,反思一下。我们讲,一个不愿意独处的人,独自去面对自己的人,表面上看他热热闹闹,表面上看他很风风火火,实际上他内心里往往是很空虚。他不愿意独自地面对一个环境,否则他就会很焦虑,就会很烦躁。他一想到工作的一些烦恼、人际关系的一些障碍、领导对他的不信任、曾经的一些伤痛,他心里就很烦。我们讲,这样一个不敢面对自我的个体,心理已经有问题了。他真的是在悦纳自己吗?他可能连自己的自尊,在这个时候都是掩饰着什么。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自我管理——准确定位、认识自我(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