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负责项目工地计量仪器设备管理工作,对试验检验设备进行定期校验和率定;参加项目工地有关的质量分析和研究。
(8)计划合同科
①负责制订劳动力计划,做好人事管理工作。 ②做好进场新员工培训及特殊工种的人员培训工作。
③负责合同评审及经营、合同管理;编制经营计划;监督各项合同的执行。 ④定期上报基建统计会计报表,并对各种报表进行分析研究。
2.4拟投入的人员、设备及动员周期
拟投入的人员动员周期:人员由公司劳务部门调集到公司总部集合或通知,2天内可以到达施工现场。
设备动员周期:拟投入的机械设备由公司物资部门调配,开工前2天内可以到达施工现场。施工中期3天内可以到达施工现场。
2.5可利用资源的合理安排
人力资源由项目经理选择,公司统一抽调,实行双向选择。本工程所用的人员公司将大力保证人员的素质和数量,做到满足工程施工的要求。
机械设备的合理安排:公司机械设备统一管理,每到工序工艺所使用的机械设备提前2天达到施工现场。对公司在那时短缺的设备,公司将提前半个月在市场谈好租赁协议,提前1天到达施工现场。
资金的合理使用:本项目的资金专款专用,不挪用到其它项目,保证项目资金周转。 物资的合理安排:项目部物资部门根据工程部门的施工进度计划制定物资供应计划,按期分批提前采购。保证项目的物资使用。
53 第三章 现场布置
3.1 布置原则及条件
3.1.1 布置原则
(1)按招标文件规定和经业主同意指定的范围内布置本合同所需的临建设施。
(2)充分利用业主为本合同工程提供的场内外交通、场地、通讯、能源及材料供应等施工条件。
(3)合理使用场地,不占或少占耕地,尽量减少征地和水土流失,节约用地。
(4)充分考虑有利生产、易于管理、方便生活、并符合国家有关安全、环保等法律法规及招标文件的有关要求。
(5)充分考虑本合同工程项目间及与其它合同间的关系。 (6)积极响应招标文件,满足招标文件的各项要求。 3.1.2 布置条件
根据招标文件所提供的条件,招标设计平面布置图及现场勘察了解的情况,进行本合同工程投标阶段的施工总平面布置。
布置时将充分考虑现有坝区的地形,根据施工需要,合理布置施工与生活设施。 充分利用本单位以往类似工程经验、装备水平、科研成果、施工用管理经验等。
3.2 施工管理及生活营地
根据本合同工程招标文件及招标平面布置所示的位置,本标段为河道跨河施工,拟将施工生产设施和生活设施布置在河道右岸施工范围中段靠近拦河建筑物施工处。建筑面积500m,占地面积360m。具体布置见《施工平面布置图》。
2
2
3.3 主要施工辅助企业
3.3.1 综合加工厂
本合同工程综合加工厂布置道路边靠标段中部的河滩地上,由钢筋加工厂、木工加工厂,以及模板堆放场地和钢材堆放场等组成,占地面积120m。 3.3.2机械汽车停放保养场
机械汽车停放保养场也布置在生产区与综合加工场一路相隔,由机械修配厂、汽车修理厂、机械汽车停放场组成。占地面积80㎡。
2
3.4 混凝土拌和系统
54 水泥仓库:为满足混凝土生产需要,在拌和系统旁设置60m 的袋装水泥仓库。
粗细骨料仓:在拌各系统平台上设大石仓(粒径40~80mm)中石仓(粒径20~40mm),细石仓(5~20mm)和砂仓(<5mm)各一个;占地300m2。
混凝土拌和站设置JS--500组合式搅拌站一座,小时生产能力15 m3/h,备用1台JC-350型拌和机,满足砼浇筑强度要求。
供水系统:在左岸建10m3蓄水池一座,接上管线供水管供混凝土拌和系统用水。 供电系统:在10kv变压器的供电路上接线到砼拌和系统平台上水泥仓库背后的变电房。 污水外理及场地排水:系统排水主要为自然雨水和混凝土拌和污水,结合场地状况修筑一条主排水沟连接至污水处理池,污水经处理后才能排放。
2
3.5临时施工道路
3.5.1布置原则
充分利用现场地形、地质条件以及根据工程施工要求,尽可能减少临时施工道路的占地和工程量,满足料场运输、现场施工材料运输。
对外交通利用原有乡村道路,生产区沿建筑物修建临时施工道路,长度约为600m。占地1800m。 3.5.2道路的维护
在施工期间,设置专职队伍,配置专用设备负责维护临时施工道路保证施工道路的畅通。
2
3.6水、电布置
3.6.1施工供水布置
在生产区建一座10m的水塔,自河道内取水,供拌和和养护使用。 3.6.2施工供电
从附近10KV电源处接引,安装变压器为施工区供电。架设线路至生活区和砼拌和系统平台附近配电房。另设84KW备用柴油发电机1台,在意外停电时提供备用电源。零星用电布置有安全保护。
3.6.3施工通讯
在配合施工期间,在工区内配置2对对讲机以满足施工过程中通讯的需要。
3
3.7油库
在远离人群居住区设置油库,用支路与进场公路或临时施工道路相连接,严格执行安全规范规定,具体位置在进场后与有关部门协商确定。
55 第四章 临时工程施工方案
4.1施工导流
4.1.1导流方式
拦河建筑物处河槽宽度约70m,坝址上游河道来水无其它通道导流至下游,水下工程施工分两期施工,一期通过围堰挡水形成基坑进行左岸坝段施工,上游来水通过右岸束窄后的老河道下泄,二期通过围堰挡水进行右岸剩余坝段施工,上游来水通过左岸已完成的拦河坝闸孔下泄。 4.1.2导流标准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303-2004)的规定,本工程导流建筑物级别均为4级,相应洪水标准取5年一遇。导流时段选择为6月~10月,相应的5年一遇导流流量为87m3/s,坝址下游5年一遇水位为183.26m。
本次招标段河道内施工期平均水深在l.0m左右。
本工程施工受水位影响较大的工程项目主要为拦河建筑物以及挡墙基坑开挖和挡墙工程。 挡墙施工范围处于岸坡,河道无需断流,不存在导流要求,拦河建筑物施工分期施工分期导流。
4.2围堰工程
4.2.1挡墙施工围堰
本工程挡墙施工考虑水位变化对基坑开挖、混凝土浇筑的影响,沿基坑外侧填筑土埂挡水,保证基坑不受水位影响,正常施工。土埂顶宽度1.0m,迎水面坡为1:1.5,坡面采用块石护面保护。背水面坡1:1.0。 4.2.2拦河建筑物施工围堰
拦河建筑物围堰分为两期,一期先施工河道右侧部分拦河建筑物,二期工程拆除一期上下游围堰,改在左侧河道搭设围堰挡水,留用一期已建好的建筑物过流。
围堰采用土围堰,围堰顶宽为2.0m,边坡为1:3,上游侧采用编织袋装土防冲,围堰顶高超过为设计水位H2+1.0m。
4.3基坑排水
基坑内积水,主要抽排围堰渗水和雨水,基坑覆盖层含水、施工废水与其它途径来水。 在基坑内布置0.5×1.5m的集水井,并设0.5×0.3m截水沟将渗水导至集水井,配ISO30抽水机将集水排至基坑外。
56 3
4.4度汛措施
根据水文资料和气象预报,建立水情、气象预报系统,编制专项防洪渡汛措施,防洪渡汛领导小组和防洪抢险队伍,安排专人三班值班,一旦发现险情及时组织人员进行防洪抢险,保证国家、企业财产和个人人身安全。
为了防止施工中暴雨产生的水流对工程带来不利影响,采取的相应防汛控制措施: 1)采取“高水高排、低水低排”的原则。首先在边坡顶部设置拦水坎和截水沟,将水引向河道,防止地表水大量流入施工作业面,减少对边坡的冲刷和浸蚀。基坑内部积水采取水泵抽排。
2)施工布置时将施工所需临时设施布置在不受洪水影响的地段。
3)做好进入施工区域的便道内侧排水措施,将地表水、汇水引至下游河中。 4)不在河道内侧堆放施工所需的物资和停放施工机械,避免洪水时影响河道行洪。
▽H2+1.0m
2m
围堰剖面图
排水沟 ▽H2m 外侧1:3 内侧1:3 57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绩溪县扬之河瀛洲段施组2标(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