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和重大问题的决策,由人大代表充分讨论,实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民主决定。
②在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上,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但它所决定的事情由国家的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去贯穿执行。
③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上,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职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2)含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事务的政治制度。
●(3)地位: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4)内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等等。
▲(5)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①实践证明,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的政体,是中国人民奋斗的成果和历史的选择,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 ②优势:它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它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
建设;它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它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6)怎样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保证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 ●(7)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为了更好地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适应国家现代化总进程,提高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效治理国家的能力,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将它确定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36、我国的行政机关、司法机关(P59--60)
(1)我国的行政机关,由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及其领导的全国各级行政机关(各级地方人民政府)构成,负责贯彻执行国家权力机关通过的法律和决议中有关行政工作的部分。
(2)我国的司法机关包括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是我国的审判机关。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3)人民检察院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37、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是怎样确立的、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P63)
(1)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是怎样确立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和
执政地位不是自封的,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的正确选择。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人民前进,不断夺取新胜利的核心力量。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38、依法治国、依法执政(P63--64)
(1)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地形成的,是法律赋予的。 (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这个总目标,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3)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
(4)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的基本方略,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首先是依宪执政。
39、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P66)
(1)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思想。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
①邓小平理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主题,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②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③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它科学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
40、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判断一个政党是不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P67)
▲(1)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判断一个政党是不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2)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了它除了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自身的特殊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
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党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41、我国的民主党派(P68)
(1)我国的八大民主党派: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民革);中国民主同盟(民盟);中国民主建国会(民建);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中国农工民主党(农工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台盟)。
▲(2)性质:这些民主党派,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
●4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P69--70) (1)地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内容:
①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
②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政治生活复习提纲及答案(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