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 ②表现:
a、公民在享有权利与履行义务方面一律平等。
b、国家在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和依法实施处罚方面,对任何公民一律平等。
c、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①要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 ②要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3)坚持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在我国,国家与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国家尊重和保护公民个人的合法利益。公民在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时,要把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结合起来。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 11、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P12)
(1)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依法行使政治权利,依法履行政治义务,是我们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 (2)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 (3)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4)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12、中学生应该怎样参与政治生活(P13--14)
(1) 参与政治生活,必须明确政治生活的作用。认为政治与我无关、参
不参与政治生活无所谓的想法是错误的,幻想脱离政治的想法更是幼稚的。
(2) 参与政治生活,需要学习政治知识。
学习政治知识的意义:①有助于我们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②有助于我们放眼世界风云,紧扣时代脉搏,开阔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眼界;③有助于我们树立“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国家观念,关心国家大事,自觉地服从和维护国家利益;④有助于我们增强公民意识,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理念;⑤有助于我们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提高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 (3) 参与政治生活,贵在实践。
参加政治实践的意义:①可以激发我们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提高参与政治生活的素养;②可以培养我们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增强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③可以提高我们辨别政治是非的能力,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 13、选举方式的选择(P16--17) ▲(1)选举方式: ①直接选举:
a含义:是由选民直接投票选举的方式。
b、优点:它使每个选民都有机会选择自己心目中最值得信赖的当家人。
c、局限性:在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下不适用。
②间接选举:
a、含义:在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下,往往先由选民选出自己的代表,再由他们代表选民选举,这种选举方式,叫作间接选举。 b、优点:在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下适用。
c、局限性:每个选民不能直接投票选举自己心目中最值得信赖的当家人。 ③等额选举:
a、含义:正式候选人名额与应选名额相等。 b、优点:可以比较充分地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c、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选民的选择。 ④差额选举:
a、含义:确定的正式候选人名额多于应选名额,就是差额选举。 b、优点:第一,这种选举方式可以在候选人之间形成相应的竞争,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选择的余地。第二,在差额选举中,候选人按照既定的规则,采取演讲、答辩等方式向选民介绍自己,开展竞争,有助于选民了解候选人。
c、局限性:可能影响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如果不加以有效规范,容易发生虚假宣传、贿赂选民等情况。 ●(2)怎样选择选举方式:
①采取什么样的选举方式,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要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等具体条件来确定。 ②选举方式的选择必须体现国家性质,并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状况
相适应。
●(3)我国的选举方式:根据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面对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发展很不平衡的状况,我国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 ▲14、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P18)
(1)选民参加选举的态度和能力,是影响选举效果的重要因素。 (2)是否积极参加选举,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 (3)怎样行使选举权,如何投出自己神圣的一票,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和政治素养高低的体现。公民行使选举权应出于公心,以人民利益为重;要了解候选人的品德和能力表现,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审慎投票。
15、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P19--20)
(1)间接决策: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人民意志的人进入决策机关,参与、审议、监督、制定决策,是使各项决策能够反映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保证。
●(2)直接决策:随着我国民主形式日益丰富,民主渠道逐步拓宽,公民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决策,对科学决策的形成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①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公民向决策机关反映意见、提出建议,这是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信息是决策的基础,民意是正确决策的重要信息资源。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决策机关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
②专家咨询制度:专家学者利用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相关信息等,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大事项进行分析论证,这是公民通过专家咨询制度参与民主决策,这有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③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决策机关将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事项进行公示,公民在了解有关内容后发表意见,提出建议,这是公民通过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决策。公民享有对涉及公共利益的决策的知情权,这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公示有利于提高决策透明度和公民参与度。
④社会听证制度:公民还可以通过社会听证制度参与决策。在听证会上,公民充分发表意见、提出建议,可以帮助决策机关发现拟定的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修正、完善。 ●16、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重大意义(P22)
(1)公民通过各种渠道、采取多种方式参与决策过程,是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环节。
(2)公民参与民主决策具有重大意义:
①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 ②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 ③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
④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17、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P24--25)
▲(1)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政治生活复习提纲及答案(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