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 乙
图3-12
展1 (多选)如图3-13甲所示,轻杆一端与质量为1 kg、可视为质点的小球相连,另一
端可绕光滑固定轴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现使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经最高点开始计时,取水平向右为正方向,小球的水平分速度v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A、B、C三点分别是图线与纵轴、横轴的交点、图线上第一周期内的最低点,该三点的纵坐标分别是1、0、-5(单位:m/s).g取10 m/s2,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3-13
A.轻杆的长度为0.6 m
B.小球经最高点时,杆对它的作用力方向竖直向上 C.B点对应时刻小球的速度为3 m/s
D.曲线AB段与坐标轴所围图形的面积为0.5 m
展2 (多选)如图3-14所示,光滑的水平轨道AB与半径为R的光滑的半圆形轨道BCD
相切于B点,水平轨道AB部分存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E,半圆形轨道处于竖直平面内,B为最低点,D为最高点.一质量为m、带正电的小球从距B点x的位置在电场力的作用下
由静止开始沿AB向右运动,并能恰好通过最高点D,则下列物理量的变化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图3-14
A.其他条件不变,R越大,x越大 B.其他条件不变,m越大,x越大 C.其他条件不变,E越大,x越大
D.其他条件不变,R越大,小球经过B点瞬间对轨道的压力越大
功与能量
? 知识网络构建
理解功和功率两个基本概念,掌握功和功率的计算;
理解一个定理和两个定律(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掌握规律应用的基本思路和解题技巧;
通晓两类力做功的特点,掌握重要的功能关系(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和电势能变化,摩擦生热,机械能变化,电能转化等).
第4讲 功、功率与动能定理
? 高考真题聚焦
1.[2015·全国卷Ⅱ] 一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从某时刻开始计时,发动机的功率P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4-1所示.假定汽车所受阻力的大小f恒定不变.如图4-2所示描述该汽车
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中,可能正确的是( )
图4-1
图4-2
【考题定位】
难度系数:中等
出题角度:本题考查了功率、牛顿运动定律、力与运动的规律等知识的理解应用,考查了考生综合应用动力学、功率的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2.(多选)[2015·浙江卷] 我国科学家正在研制航母舰载机使用的电磁弹射器.舰载机总质量为3.03104 kg,设起飞过程中发动机的推力恒为1.03105 N;弹射器有效作用长度为100 m,推力恒定.要求舰载机在水平弹射结束时速度大小达到80 m/s.弹射过程中舰载机所受总推力为弹射器和发动机推力之和,假设所受阻力为总推力的20%,则( )
A.弹射器的推力大小为1.13106 N
B.弹射器对舰载机所做的功为1.13108 J
C.弹射器对舰载机做功的平均功率为8.83107 W D.舰载机在弹射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32 m/s2 【考题定位】
难度等级:中等
出题角度:本题考查牛顿第二定律及功和功率的简单计算.由运动学公式可以求得加速度,再由牛顿第二定律可求得推力大小,由功的公式求解功,再由功率公式求解功率.
? 高频考点探究
? 考点一 功与功率的计算 1 质量为2 kg的物体放在动摩擦因数为μ=0.1的水平面上,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
由静止开始运动,拉力做的功W和物体发生的位移x之间的关系如图4-3所示,g取10 m/s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4-3
A.此物体在OA段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且整个过程中拉力的最大功率为15 W B.此物体在AB段做匀速直线运动,且整个过程中拉力的最大功率为6 W C.此物体在AB段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且整个过程中拉力的最大功率为15 W D.此物体在OA段做匀速直线运动,且整个过程中拉力的最大功率为15 W
导思
①怎样通过W-x图像得到力F?②最大功率是瞬时功率还是平均功率?
归纳
1.功的计算
(1)功的定义式W=Fxcos α,适宜求恒力做功. (2)W-x图像的斜率为Fcos α.
(3)变力做功的计算:若力随位移按线性规律变化,可转化为平均力求功;若大小不变、方向变化的力做的功可以转换研究对象,转化为恒力做的功进行计算.
2.功率的计算
W
(1)P=,适用于计算平均功率;
t
(2)P=Fvcos α,若v为瞬时速度,P为瞬时功率,若v为平均速度,P为平均功率. 式 物体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沿x轴方向由坐标原点开始运动,设拉力F随x的变
化分别如图4-4甲、乙、丙所示,其中图甲为一半圆图形,对应拉力做功分别为W甲、W乙、
W丙,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图4-4
A.W甲>W乙>W丙 B.W甲>W乙=W丙 C.W甲=W乙=W丙 D.无法比较它们的大小 ? 考点二 动能定理的应用
2 [2015·浙江卷] 如图4-5所示,用一块长L1=1.0 m的木板在墙和桌面间架设斜面,
桌子高H=0.8 m,长L2=1.5 m.斜面与水平桌面的倾角θ可在0~60°间调节后固定.将质量m=0.2 kg的小物块从斜面顶端静止释放,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05,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忽略物块在斜面与桌面交接处的能量损失.(重力加速度取g=10 m/s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1)求θ角增大到多少时,物块能从斜面开始下滑;(用正切值表示) (2)当θ角增大到37°时,物块恰能停在桌面边缘,求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已知sin 37°=0.6,cos 37°=0.8)
(3)继续增大θ角,发现θ=53°时物块落地点与墙面的距离最大,求此最大距离xm.
图4-5
【规范步骤】
[解析] (1)为使小物块下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 θ满足的条件tan θ≥0.05②
(2)克服摩擦力做功W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 由动能定理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 代入数据得μ2=0.8⑤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听课手册(物理二轮复习)(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