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新制度经济学导论
第一节 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什么是新制度经济学
新制度经济学(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or Neoinstitutional Economics--NIE)最早是由威廉姆森首先提出来的,意指以科斯为代表的、强调交易成本和制度重要性的学术思潮。这种思潮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西方兴起的。简单地说,这种思潮以各种制度安排(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了各种制度安排的内涵、构成、功能和起源,说明了制度安排对人类经济活动的重大作用。它讨论的问题包括:制度为什么很重要?经济组织背后的逻辑是什么?为什么不纳入制度因素就不能说明有史以来的经济增长?怎样解释20世纪90年代前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转轨等等。由于这种思潮既不同于以凡勃伦、康芒斯等为代表的制度学派,也不同于当代占主流地位的新古典经济学,而是继承了制度学派重视制度的观点,同时用交易成本和产权的思想修正和补充了新古典经济学,故称为新制度经济学。
新制度经济学是科斯、诺思、威廉姆森、阿尔钦及德姆赛茨等人应用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制度的构成和运行而建立起来的一门学科。它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是应用新古典经济学或者说现代微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去研究制度和制度变迁
的产物。它源自这样一种命题,即理性选择(在具体的约束条件下)将创造和改变诸如产权结构、法律、契约、政府形式和管制这样一些制度,而这些制度和组织将提供激励或建立成本与收益关系,这些激励或成本与收益关系在一定时期内将支配经济活动和经济增长。
二、新制度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
新制度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罗纳德??科斯,阿曼?阿尔钦,哈罗德?德姆塞茨,张五常,道格拉斯?诺斯,约拉?巴泽尔,奥利弗?威廉姆森和波斯纳等。
罗纳德?科斯:被公认为该学派的领袖人物。科斯于1937年发表《企业的性质》一文,首次提出了当代经济学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交易成本”思想,用这一思想解释企业存在的原因,企业的本质、企业的规模和企业的边界,建立了现代企业理论(Theory of firm)。1960年,他发表《社会成本问题》,用交易成本和产权解释了外部性问题,得出了现在广为流传的“科斯定理”。这两篇文章奠定了他经济学大师的地位,使他获得了1990年经济学诺贝尔奖金,也开创了新制度经济学。
阿曼?阿尔钦:当代产权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从另一思路得出了与科斯定理相同的结论。他先后发表《不确定性、生物进化和经济理论》、《生产、信息成本和经济组织》、〈〈产权的一些经济原理〉〉等一系列文章,提出了当代产权经济学的主要思想,奠定了产权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张五常:沿着科斯和阿尔钦的思路,张五常先后发表《佃农理论》、《合约的结构与非专有资源理论》、《企业的合约本质》等文章,进一步阐述了交易成本和产权理论,开创了当代的合约经济学(Contract Economics)。
道格拉斯?诺斯:同样是沿着科斯的交易成本思想,发表了《西方世界的兴起》(1973年)、《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1981年)、《1600—1850年海洋运输生产率变化的原因》(1968年)、《制度变迁与美国的经济增长》(1971年)等论著,用制度经济学的观点重新解释历史,形成了所谓的新经济史(New Economic History)和国家理论。
奥利弗?威廉姆森:沿着科斯的企业理论,威廉姆森进一步对企业的内部组织,交易成本的具体内容作了开拓性研究,建立了所谓的科层组织理论(hierarchies),实际上是将企业理论推向纵深。 波斯纳:同样根据科斯在《社会成本问题》一文中提出的思想,波斯纳等人对法律制度进行经济分析,说明法律制度和法庭判决对经济效率的影响,形成了所谓的法律经济学或法律和经济学(Law and Economics)。
此外,还形成了所谓的产业组织和新比较经济体制两个分支。所以,当代新制度经济学共分六大研究领域:交易成本经济学、产权经济学、新经济史、法律经济学、产业组织和新比较经济体制。其中最重要的是前四个方面。
第二节 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假定
一、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人的行为假定
1.人类行为动机的双重性。一方面追求财富最大化,另一方面追求非财富最大化。人类历史上制度创新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人类这种双重动机均衡的结果。
2.人的有限理性假设。人的行为即是有意识的理性的,但这种理性又是有限的。完全理性不符合人类行为的现实。不完全信息假设,信息具有不完全和不对称的特征。不对称指交易双方对交易品所拥有的信息数量不对等。
3.人的机会主义假设。所谓人的机会主义倾向指在非均衡市场上,人们追求收益内在、成本外化的逃避经济责任的行为。威廉姆森认为,“机会主义是指经济信息不完整的或受到歪曲的透露,尤其是指旨在造成信息方面的误导、歪曲、掩盖、搅乱或混淆的蓄意行为,它是造成信息不对称的实际条件或人为条件的原因,这种情况使得经济组织的问题大为复杂化了”。
二、制度与人的行为的关系 1.制度比人品重要。
2.好的人品有利于制度的实施。
第三节 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一、新制度经济学的方法论及其特征
1.遵循历史主义和现实主义的方法分析人类的经济行为。 2.创立了产权、交易成本理论来研究制度问题。 3.将一些重要的内容引入到正统的生产和交换理论中。
第四节 新制度经济学的由来
西方经济学从学派上可分为主流经济学和非主流经济学两大派别。主流经济学派包括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和凯恩斯经济学等;非主流经济学派包括历史学派,制度学派和激进左派等。可见,由制度学派所创立的制度经济学属于非主流经济学。 制度经济学的由来:
制度学派是德国历史学派在美国的变种。 一、历史学派
1.老历史学派。盛行于19世纪40—60年代(古典经济确立和成为主流经济学时期)。
德国历史学派是作为古典经济学的反对派而产生的。
历史学派的代表人物:李斯特(1789—1846),历史学派的先驱;罗雪尔(1817—1894)、希尔德布兰德(1812—1878)和克尼斯(1821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新制度经济学PPT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