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俄罗斯历史讲义(4)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6-05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统地区的黑海沿岸部分归俄国所有。

这一时期,俄罗斯帝国尤其加强在东方的疆域扩展。

1.沙皇利用中亚国家的地方冲突和矛盾,加紧干预这些国家的内政。到19世纪下半叶,中亚的大片土地被并入俄国。

2.拓展远东边界在俄国对外政策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1867年沙俄政府将18世纪末得到的阿拉斯加及阿留申群岛(Аляска и Алеутские острова)出售给美国人。然而,拓展远东边界在俄国对外政策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1858年5月,沙俄强迫中国清政府签订《瑷珲条约》(Айгунский договор),1860年签订《北京条约》(Пекийский договор)。此外,随着俄国向中亚的扩张,中国西部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被俄国割占。

第九章 战争和革命中的俄国

第一节 世纪之交的俄国

1894年,沙皇亚历山大三世去世,俄国末代皇帝尼古拉二世(Нколай Ⅱ)继位。这一时期,伴随着生产的集中和垄断资本的形成,俄国工业继续发展。俄国经济现代化在这一阶段所取得的成就同财政大臣和大臣会议(Комитет или Совет министров)主席谢·尤·维特(С.Ю.Витте)的名字紧密相连。

与此同时,俄国经济和社会中的内在矛盾不断加深。工农业之间、城乡之间以及贫富之间的巨大差距依然存在。

在这种情况下,19-20世纪之交,各种政党和政治派别开始在俄国形成,每一种政治团体都提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案。资产阶级自由派主张君主立宪制(конституционная монархия)和议会体制(парламенская система)。在俄国农村,发展了民粹派思想的社会革命党人具有很大的影响。在非俄罗斯民族种,民族主义和民族自治的情绪得到发展。在乌克兰、波兰、格鲁吉亚和阿塞拜疆出现了自由民族主义党派。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是一个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基础,以工人阶级为重要力量的派别。1903年7月,先在布鲁塞尔,后在伦敦,召开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会议应当确定党纲和党章。与会者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在选举中央委员会和《火星报》的编辑时,以列宁为首的支持者占了多数。从此,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中,跟随列宁的那部分人被称作布尔什维克(большевик),他们的反对者被称作孟什维克(мньшевик)。布尔什维克代表社会民主党激进一翼,孟什维克则代表自由主义一翼。1905年,布尔什维克在伦敦、孟什维克在日内瓦分别召开大会。这样,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分野正式确定下来。

第二节 俄日战争

沙皇政府继续推行扩张政策,竭力加强在远东,首先是在中国的势力影响。 1.1896年,沙俄政府从清政府那里的代在中国东北修建中东铁路(Китайско-Восточная железная дорога ( КВЖД ))的许可。

2.1898年,在中国的辽东半岛建立了俄国海军基地——旅顺(Порт-Артур ( Люйшунь ))。

3.同英法等国参与镇压中国义和团的活动。

4.从1903年起,俄国将大批军队驻扎在中国东北。

俄国向太平洋沿岸的进逼引起日本的不安。从19世纪90年代末起,日本开始积极准备同俄国进行争夺中国东北的战争。沙皇政府对自己的力量过于自信,对日本的实力估计不足。

16

1904年1月27日,日本海军舰队突然袭击驻扎在旅顺口的俄国太平洋海军舰队。此后,经过几次海战,俄国大部分军舰被击沉,太平洋舰队被击溃。沙皇军队接连失败。1904年末,旅顺口被日本占领。1905年2月,在奉天(沈阳)战役中,俄军损失惨重。俄国在俄日战争(Русско-японская война)中彻底失败了。按照1905年签订的《朴茨茅斯条约》(Портсмутский мир),俄国将库页岛南部“让”给日本。同时,还将辽东半岛的租借权“让”给日本并承认朝鲜为日本的势力范围。俄国在战争中的失败加剧了俄国社会的动荡兵将俄国推向革命。

第三节 第一次俄国革命

1905年1月初,彼得堡一家最大的企业发生罢工。罢工得到全城工人的声援。1905年1月9日(星期日),15万男女及儿童向冬宫进发,准备向沙皇求助。在冬宫附近,他们遇到向和平群众开火的士兵。数千人受伤,几百人被打死。 “流血星期日”(“Кровавое воскресенье”)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极大愤慨,对沙皇的信任全部化为乌有。在莫斯科、里加、华沙和梯弗里斯(第比利斯)等发生了群众性的罢工。

起初,沙皇政府试图通过迫害来镇压革命。而当它明白这已经不可能时,便不得不做些许诺和让步。然而,俄国革命运动不断高涨。1905年夏,黑海沿岸“波将金”号战舰上爆发了水兵起义。9月,俄国全国爆发了规模最大的总罢工。10月,彼得堡工人代表苏维埃成立。10月17日,尼古拉二世签署宣言,许诺给人民以自由并实行国家杜马(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ая Дума)选举。

11月,工人骚动再起高潮。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莫斯科苏维埃开始准备旨在推翻沙皇政权的起义。但是,起义被镇压下去了。其他城市的武装起义也遭到了失败。

沙皇政府又一次感到自己的力量并加紧镇压。1907年春夏之交,革命运动被彻底镇压下去。

与此同时,顽固的君主主义者彼·阿·斯托雷平(Столыпинские реформы)被任命为大臣会议主席。他把拯救君主制视为自己的目标。斯托雷平做出了推行现代化改革的尝试。1906年8月,在杜马和农民的压力下,他采取措施实行农业改革。将部分国有和封建土地转归农民银行以便出售给农民。改革旨在摧毁村社,将农民变成小所有者。允许农民得到自己的份地后自由退出村社,还鼓励农民迁往西伯利亚新土地。斯托雷平的改革使许多富有农民(富农)变成了独立经营者。然而,改革没有触及到地主的土地,农村贫富分化加剧。

第四节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君主制的终结

德国于19世纪下半叶的统一从根本上改变了国际环境,将俄国推向了同法国接近的轨道。1914年,巴尔干危机转变成第一次世界大战(Первая мировая война)。

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继续坚持“保护斯拉夫人”政策的俄国开始全国总动员。作为回应,德国于8月1日对俄国宣战。

战争初期,俄国军队出师顺利。然而,1915年5月,德国和奥匈帝国展开全面进攻,致使俄国兵力损失过半,俄军向东部大幅度地撤退。战争地失败激起士兵们反战情绪地高涨,城乡各地的不满情绪也与日俱增。

1917年2月,粮食短缺和大规模地解雇工人在彼得格勒引起了骚动,游行和罢工开始了。士兵们拒绝向人民开枪。这时,军官们亲自向人民开火。2月27日,士兵们发起了对抗军官的暴动。他们同人民一起走上街头。起义者夺取了武器,占领了办公大楼,释放了犯人。沙皇下令“整顿秩序”。然而,从前线召回

17

的军队也转向革命一边。士兵和铁路工人们拦住沙皇的专列,不让沙皇从前线返回彼得格勒。

在这种情形下,国家杜马决定委派自己的代表劝说沙皇尼姑拉二世退位。1917年3月2日,尼姑拉二世签署退位召。君主制度被推翻,二月革命(Февральская революция)取得了胜利。

第五节 十月革命

在二月革命后,俄国形成了两种政权(двоевластие)——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Временное правительство)。, ,крейсер“Аврор”。

临时政府由崇尚西方议会制度的政治家们组成。掌握政权以后,他们不想改变经济和社会秩序。

在莫斯科以及其他城市,到处都开始建立苏维埃。布尔什维克党的积极性和影响急剧扩大。布尔什维克党提出“打到战争!”、“土地归农民!”等口号。这些口号符合多数人的心意,为多数人所理解。1917年6月,彼得格勒(Петроград)举行了以“全部政权归苏维埃”为口号的大规模游行。7月,示威游行开始具有起义性质。临时政府开始镇压。

七月事件以后,社会和政府中来自右翼的压力增强。1917年8月,前线统帅科尔尼洛夫(Л.Корнилов)发动政变,派部队向彼得格勒进发。在布尔什维克的领导下,叛乱被平定。

10月10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中央委员会通过了列宁提出的开始起义的建议。10月24日晨(公历11月6日),临时政府首脑克伦斯基下令查封布尔什维克的报纸。布尔什维克开始行动。起义者占领了火车站、邮局、电报大楼等政府机构。数小时后,整个城市全部落到起义者手中。10月25日(公历11月7日)傍晚,临时政府开会的冬宫(Зимный дворец)被包围。停泊在涅瓦河畔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крейсер“Аврор”)发出攻打冬宫的信号。深夜两点,冬宫被攻下,临时政府的部长们被捕,首都的起义取得了胜利。这样,十月革命(Октябрьская революция)发生了。

第十章 苏维埃体制的巩固与发展

第一节 苏维埃政权初期的政策

苏维埃政权初期,以列宁(В.И.Ленин)为首的新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 1.颁布《土地法令》(Декрет о земле),宣布废除土地私有制(частная собственность на землю)。

2.银行、铁路和大工业实现国有化(нацианализация)。 3.实行8小时工作制(8-мичасовой рабочий день),生产中禁止使用童工,企业交由工人委员会(рабочие комитеты)监督。

4.苏维埃政权(Советская власть)宣布教会同国家分离,学校同教会分离(отделение церкви от государства и школы от церкви)。

5.改革字母表,取消了一些陈旧字母。 6.俄国开始使用欧洲早已通行的新历。 7.颁布《和平法令》(Декрет о мире)。 8.与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Брестский мир)。1818年3月3日签署。按照这一条约,俄国放弃芬兰、波罗的海沿岸、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向土耳其割让部分领土。1918年11月,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和德国革命的爆发,苏维埃政权便乘机废除了《布列斯特和约》。

18

第二节 国内战争

十月革命遭到了往日的统治阶级和党派的顽固抵抗。1918年,国内战争(Гражданская война)爆发。对抗新生政权的主要策源地是顿河、库班和乌克兰地区以及东、西西伯利亚的部分地区。在南方,以邓尼金(А.Деникин)为首的沙俄将军们组织了志愿军,这支军队基本上由旧军队的军官组成。在西伯利亚,沙俄海军上将高尔察克(А.Колчак)领导着一股君主派力量。社会革命党人(эсеры)在伏尔加河流域建立自己的政府,继续奉行恐怖主义政策。左翼社会革命党人也因拒绝接受苏维埃政策和反对《布列斯特和约》而同布尔什维克分道扬镳。

由于外国列强的干预,苏维埃政权的局势更加严峻。俄国在战争中的前盟友对布尔什维克持敌视态度。1918年3月,英、美和意大利士兵在北方(摩尔曼斯克和阿尔汉格尔斯克)登陆。8月,英国人占领了巴库并推翻了那里的苏维埃政府。法国军队在敖德萨支持邓尼金。英法军队还在西伯利亚支持高尔察克。日本人和美国人在远东活动。

战线遍布全国,只有中心地区还控制在苏维埃政权手。考虑到形势的复杂性,布尔什维克在极短的时间内组建了自己的军队,转向“红色恐怖”政策(политика“красного террора”),还创立了一种特殊的经济管理办法,称之为“战时共产主义”(“военный коммунизм”)。

1.按照这一政策,国家不仅将全国的一切生产实行国有化,而且将产品的分配也完全控制在自己手中。

2.农民必须交纳全部余粮,然后把这些余粮凭票在城市中分配。

3.专门的征粮队(“продовоственные отряды”)被派往农村,他们强迫农民把粮食、土豆、鸡蛋、肉类、牛奶和其他食品交出来。

4.工厂中推行严格的纪律,凡是年龄在16-50岁的公民都必须劳动。组织了“劳动大军”,共产党人为星期六义务劳动(субботник)树立了榜样。

5.为了镇压反革命,早在1917年12月成立了“契卡”(全俄肃反委员会)(ВЧК ( Всероссийская Чрезвычайная комиссия по борьбе с контрреволюцией и саботажем ))。

硬性政策和坚强的领导将全国变成了统一的军营,保证了内战的胜利。内战中,红军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涌现出诸如谢·米·布琼尼(С.М.Буденный)和瓦·伊·夏伯阳(В.И.Чапаев)等一批工农出身的天才指挥官。1919年,白军(белые)的进攻被粉碎。1919年末,外国军队开始匆忙撤返回国。

1920年11月,红军粉碎了克里木半岛的弗兰格尔(П.Врангель)军队,白军残余逃往国外,内战基本结束。1921-1922年,苏维埃政权彻底肃清了外高加索、中亚和远东地区的对手。

第三节 苏联的成立

君主制度的垮台在全国各地引起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高涨。从1918年初开始,波兰、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乌克兰和外高加索各共和国(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宣布独立,俄罗斯帝国瓦解。

内战时期,苏维埃政权在乌克兰、白俄罗斯、外高加索和中亚确立。后来,又出现了各独立共和国走向联合的趋势。出现了新联邦内部关系的原则问题。斯大林(И.В.Сталин)所支持的联合草案实际上意味着其他共和国被俄罗斯所吞没。列宁不同意这一方案,他坚持各民族平等的原则,谴责大俄罗斯沙文主义(великорусский шовинизм)。

19

1922年12月30日,苏联(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СССР(Союз Советских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их Республик))第一届苏维埃代表大会批准了关于成立苏联的宣言和由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及外高加索签署的联盟条约(Союзный договор)。各共和国在联盟内部的一切权利及自由退出联盟的权利得到保证。1924年颁布的苏联宪法还确定了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自由加入联盟的权利。

第四节 新经济政策时期

国内战争使国家的经济遭到了严重破坏。多数工厂关闭,消灭了一切市场关系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使国家状况,尤其是农村的状况日趋恶化。许多地区发生了农民骚动。1921-1922年,伏尔加河、顿河和乌克兰地区都发生了罕见的旱灾。接踵而来的是可怕的饥荒,数百万人因此丧失生命。1921年3月,喀琅施塔得爆发了水兵军事叛乱(военный мятеж моряков в Кронштадте)。他们要求改变国家的政治和经济政策。

列宁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重新审查党地政策及改变对农民态度地必要性。1921年3月,向“新经济政策”(亦称“耐普”)(новая экономическая политика(НЭП))的转变开始了。

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1.实行国家资本主义(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капиталим),承认市场的作用。国家只保留那些最大的和高效的企业,其余的进行出租。

2.小企业归还前主人,吸收外资用于发展工业。

3.允许自由贸易,还允许使用雇佣劳动,个体商店和市场得到恢复。

4.农民有权支配自己的产品,有权在完成粮食税(“продовольственный налог”)后,把产品拿到市场上自由出售。

新经济政策很快转变了国家的经济状况。1921年秋,向市场关系的转变基本完成。商业和小生产活跃起来。20年代中期,轻工业和食品工业企业基本恢复到战前水平。自1924年起,重工业的状况也开始好转。

列宁多次强调新经济政策的意义。列宁去世后,党内就国家的发展道路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托洛茨基(Троцкий)坚持“工业专政”(диктатура промышленности),布哈林则提倡逐步发展农业经济(постепенное развитие крестьянской экономики)。

在党内斗争的过程中,斯大林提出了关于“一国能够建成社会主义”的理论(положение о “возможности построения социализма в одной,отдельно взятой стране” ),对农民征收“额外税”(“сверхналог”,贡税)等主张。

第五节 工业化和集体化

联共(布)领导层提出了将苏联由落后农业国变成发达工业强国的任务。1925年12月,苏联提出了社会主义工业化(индустриализация)的方针。“一五”(1928-1932)和“二五”(1933-1937)计划期间,整个国家都变成了庞大的建设工地。在乌拉尔地区、西伯利亚地区、乌克兰建设了拖拉机厂、钢铁厂。1935年,莫斯科地铁通车。这些巨型企业在很长一段时期成为苏联经济,尤其是工业和军事实力的重要基础。

然而,经济发展战略放在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上,日用消费品生产退到次要位置。人民生活水平问题也没有引起重视。苏联前几个五年计划的成就主要是依靠人民的饱满热情而取得的。当时,为超额完成定额和计划而发起的斯达汉诺夫运动(стахановское движение)获得了很大的发展。

2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俄罗斯历史讲义(4)在线全文阅读。

俄罗斯历史讲义(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64915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