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会提出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决定自通过之日起,经修正后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即行生效。
以上各项要根据会议的内容而定,不必面面俱到。 主体部分
这部分的内容比较复杂,写法也比较灵活多样。
如果是批准事项或通过文件的决议,相对比较简单,这部分多是强调意义,提出号召和要求。 如果是安排工作的决议,要写明工作的内容、措施、要求。内容复杂时,要明确分出层次并列出各层次的小标题,或者分条撰写。
如果是阐述原则问题的决议,主体部分要有较多的议论,多采用夹叙夹议的写法,把道理说深说透。所谓“夹叙夹议”,就是用概括叙述的方式介绍情况、提供事实,用议论的方式做公正的评价和精辟的论述。 结尾部分
这部分可有可无。有时主体结束,全文也就自然结束了,不必再专门撰写结尾。有时需要写一个结尾,多以希望、号召收结全文。 【范文】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十三届中央委员会报告的决议
(1992年10月18日通过)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批准江泽民同志代表十三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报告。大会对十三届中央委员会的工作表示满意。
大会赞成报告对14年伟大实践的基本总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领导各族人民实行改革开放,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开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们所以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根本原因就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逐步形成和发展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制定和实行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邓小平同志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为这一理论和路线的创立作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大会认为,报告对党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一系列战略决策,作出郑重的结论是十分必要的。这对于进一步统一全党思想,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不动摇,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大会同意报告提出的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决策和部署。全面完成报告提出的各项任务,必将有力地推动90年代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大会指出,抓住有利时机,集中力量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力争国民经济在讲求效益的前提下有一个较高的增长速度,是完全正确和可能的。大会认为,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确定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涉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许多领域,要有一系列相应的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必须抓紧制定总体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
大会同意报告对国际形势的分析和阐述的对外政策。大会指出,要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努力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为世界的和平和发展继续作出贡献。 大会指出,适应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的新形势,必须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武装全党,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和改善党的领导。要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坚决克服消极腐败现象;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 大会号召,全党同志要在十四届中央委员会的领导下,更加紧密的团结起来,为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而努力奋斗。
四、决定
1. 决定的含义
决定是党政机关公文中共有的文种。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对决定的功能作如下阐述:适用于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做出安排,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对决定功能的阐述是:用于对重要事项做出决策和安排。 决定和决议是近似文种,尤其这两种文体在党的机关公文中并存,在写作实践中,一定要区分二者的不同。这些不同大致表现在四个方面:
内容有所不同。决议涉及的内容原则性、理论性较强,而决定涉及的内容相对比较具体,实践性更强一些。
形成程序有所不同。按规定,决议的形成必须经过会议讨论通过;而决定,虽然有时也要经过会议讨论通过,但没有规定必须如此。
表达方式有所不同。决议的一个突出特点在于“议”,所以较多使用议论;决定则较多用来布置工作、提出要求,不一定要展开充分的议论。 成文日期标写有所不同。决议的成文日期,用括号标写在标题下方,有时还要包括会议名称;决定可以这样标写(如党的机关公文对决定就要求这样标写),也可以像一般公文一样,将成文日期标写在正文之后(这种情况行政公文比较多见)。 2.决定的特点 (1)权威性 (2)指挥性
(3)全局性 3. 决定的分类
(1)法规政策性决定
(2)重要事项和重大行动的决定 (3)奖惩性决定 4. 决定的写法
标题
决定的标题一般采取公文标题的常规模式,即发文机关+主要内容+文种的写法,如《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产品质量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标题中有时可在主要内容部分加书名号,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和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关于确定三国国界交界点的协定〉的决定》,但标题中不得使用其它标点符号。 正文
正文采用公文常用的结构基本型,由开头、主体、结尾三部分组成。 开头写一般是写发布决定的背景、根据、目的、意义。 如果是批准某一文件的决定,则写明批准对象的名称。
如果是表彰、惩戒性的决定,开头部分则要叙述基本事实,也就是先进事迹或事故情况,篇幅要比一般决定长一些。这实际上也属于行文的根据,跟公文结构的基本型仍是一致的。 主体写决定事项。
用于指挥工作的决定,这部分要提出工作任务、措施、方案、要求等,内容复杂时要用小标题或条款显示出层次来。
用于批准事项的决定,这部分要表达批准意见,如有必要,还可对批准此事项的根据和意义予以阐述。
用于表彰或惩戒的决定,这部分要写明表彰决定和项目,或处分决定、处罚方法。
结尾比较简单,主要用来写执行要求或希望号召。 【范文】
中共沈阳市委、沈阳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沈阳黎明服装集团公司的决定
(一九九八年十一月六日)
沈阳黎明服装集团公司是我市18户重点企业集团之一。近年来,该集团公司在全国“十大女杰”之一王宏明同志带领下,始终坚持外向牵动的发展方针,加速与国际经济接轨的步伐,以超常的胆识和气魄,内转机制,外闯市场,挺进国际,开拓进取,拼搏实干,创产品名牌,树企业形象,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从一个原有800余人的集体企业,一跃发展成为拥有1.2万名员工、年销售额近9亿元、年利税超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为我市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特别是今年10月中旬,受国家纺织工业局的委托,黎明服装集团公司组织“华夏黎明——中国古今服饰展演团”参加了法国高级成衣发布周活动,使我国服装第一次进入世界顶级服装艺术展示的殿堂——巴黎卢浮宫。这不仅弘扬了中华民族古老悠久的服装艺术和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而且展现出当代中国日新月异的文明成果和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在国内外引起巨大轰动,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服装界的高度赞扬,为我市、我国乃至全球华夏子孙赢得了荣誉。
为此,市委、市政府决定,对沈阳黎明服装集团公司予以表彰,并奖励50万元人民币,以资鼓励。
市委、市政府希望黎明服装集团公司再接再励,不辱使命,勇攀高峰,为振兴沈阳、服务全国、走向世界再立新功。同时,希望全市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向沈阳黎明服装集团公司认真学习,学习他们放眼世界、走向国际的开放思想;学习他们勇立潮头、敢超一流的争先精神;学习他们不畏风险、敢为人先的开拓气魄;学习他们努力拼搏、追求卓越的实干行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和市委九届七次、八次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大踏步走向国际社会,勇于参与国际竞争,开拓奋进,创新实干,为全面完成今年的各项工作任务,为实现“一三五”发展目标,为建设新沈阳、迎接新世纪而努力奋斗!
五、公告
1. 公告的含义
公告是行政公文的主要文种之一,它和通告都属于发布范围广泛的晓谕性文种。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对公告的功能作了如下规定: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公告的用途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具体说,包括公布法律、法令、法规;公布重大国家事务活动,如国家领导人出访、任免、逝世;公布重大科技成果;公布有关重要决定等。如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外籍个人储蓄存款利息所得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所发布的公告(见后附范文)。 二是向国内外宣布法定事项。法定事项,包括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法律规定发布的公告,以及根据法律条文向社会公布有关规定的公告。例如外交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139条的规定,继续给予进入澳门的国家及地区的人员进入澳门特别行政区免办签证待遇的公告(见后附范文)。 党的机关公文中没有公告,但有与之功能相似的“公报”。 2. 公告的特点
(1)发文权力的限制性 (2)发布范围的广泛性 (3)题材的重大性
(4)内容和传播方式的新闻性 3. 公告的分类
(1)重要事项的公告 (2)法定事项的公告 4. 公告的写法
公告的标题和发文字号
公告的标题有四种不同的构成形式。
一是公文标题的常规形式,由发文机关+主要内容+文种组成。如《国务院关于坚决制止冲击铁路确保铁路运输安全畅通的公告》。 二是省略主要内容的写法,由发文机关+文种组成。如《国家税务总局公告》、《对外经济贸易部公告》。这是公告比较常用的标题形式。
三是省略发文机关,由主要内容+文种组成。如《关于1990年全国清理“三角债”成果和1992年继续清理“三角债”工作的公告》。这种标题形式比较少见。 四是只标文种《公告》二字。
公告一般不用公文的常规发文字号,而是在标题下文正中标示“第×号”。有些公告可以没有发文字号。
公告的正文 开头
开头主要用来写发布公告的缘由,包括根据、目的、意义等。如1989年6月15日《人民日报》刊登的《对外经济贸易部公告》的开头:为了进一步加强对进口货物唛头及进口合同编号的管理,消除目前在进口唛头代号上的混乱现象,根据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的精神,特对进口唛头的管理公告如下:
这是公文普遍采用的常规开头方式,多数公告都采用这样的开头。但也有不写公告缘由,一开头就进入公告事项的。 主体
主体用来写公告事项。因每篇公告的内容不同,主体的写法因文而异。有时用贯通式写法,有时需要分条列出。总之,这部分要求条理清楚、用语准确、简明庄重。
结语
一般用“特此公告”的格式化用语作结。不过,这不是惟一的选择,有些公告的结尾专用一个自然段来写执行要求,也有的公告既不写执行要求,也不用“特此公告”的结语,事完文止,也不失为一种干净利落的收束方式。 【范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公告 (1999年11月30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后,为便利澳门特别行政区同世界各国和地区人员往来,从1999年12月20日起,目前可免办签证进入澳门的国家及地区的人员进入澳门特别行政区,原则上继续给予免办签证待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139条“对世界各国或各地区的人入境、逗留和离境,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可实行出入境管制”的规定,给予免办签证待遇的国家和地区以及非免办签证国家人员申办赴澳签证的具体办法,将由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决定并予公布。 外国人前往中国内地及香港特别行政区,需办理签证的仍应按现行有关规定申请签证,办理 必要的手续。 【范文】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
根据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1次会议的决定和国务院第272号令,从1999年11月1日开始,我国恢复对储蓄存款利息征收个人所得税。按照有关规定,储蓄机构在12月20日对活期存款结息时,应依法代扣代缴储户应纳的个人所得税。为了正确执行我国政府与有关国家政府签订的税收协定,维护协定缔约国居民的合法权益,特公告如下:
一、凡在我国境内各内资商业银行、城乡信用社、邮政储蓄机构、外资银行等储蓄机构(以下简称储蓄机构)存有人民币、外币活期存款的外籍储户,应在2000年6月30日前,持能证明其税收协定缔约国居民身份的有效证件,到开立储蓄存款帐户的储蓄机构办理确认税收协定缔约国居民身份的手续,以便在活期存款结息时,按照税收协定规定的税率计算代扣代缴储户应纳的储蓄存款利息所得个人所得税。
二、对2000年6月30日前,仍未到储蓄机构办理确认税收协定缔约国居民身份手续的外籍储户,各储蓄机构在对其活期存款结息时,一律按20%的法定税率计算代扣代缴储户应缴纳的储蓄存款利息所得个人所得税。 特此公告。
六、通告
1. 通告的含义
通告是行政公文的主要文种之一。《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把通告的功能定义为:适用于公布社会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党的机关公文中没有通告这一文体。
通告和公告二者有一些相似之处,也有一些不同之处。
相似之处是都具有晓谕性和公布性,也就是说,内容都是知照性的,发布范围都是面向全社会。
要想避免二者之间概念的混淆和文体的误用,关键是区分二者的不同。这些区别可大致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内容的重要程度不同。
公告是用来发布重要事项和法定事项的,涉及内容多是国家大事或省市级的行政大事,或者履行法律规定必须遵循的程序。小的局部性事项和非法定的事项,不能采用公告的形式公布。 通告是用来发布在一定范围内需要遵守或周知的事项的,它所涉及的事项一般没有公告那么重大。
对发文机关的限制性有较大不同。
公告是一种高级别的文体,只有涉及全局性的重大事项或法定事项时,才能由高级别的行政部门发布,这一点前面介绍公告的特点时已有阐述。
而通告是一种高级机关和基层单位都可使用的文体,不仅行政机关可以制发,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在自己的职权范围之内,也可以制发。
发布范围有所不同。
公告是向国内外发布重要事项和法定事项采用的文种,它的发布范围比较大,面向全国,有时面向全世界,遍示天下,一体周知,接受的人越多越好。
通告虽然也是面向社会发布的,但多是限定在一个特定社区范围内,而且内容也多是指向一个特定的人群,要求这一社区的某一类特定人群遵守或周知。所以通告的定义中特意强调了“在一定范围内公布”。 发布的方式不同。
公告多数是在报刊上刊登,一般不用红头文件的方式下发,也不能印成布告的形式公开张贴。 而通告可以在新闻媒体上刊登,也可以用红头文件的形式下发,还可以公开张贴。 2. 通告的特点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党的机关公文和行政公文知识(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