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不为家庭所必需,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出现的家庭功能是( A ) A.宗教和政治功能 B.生产功能 C.情感交往功能 D.娱乐功能
20.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属于一种( C ) A.学校教育 B.社会教育 C.成人教育 D.社区教育
二、填空题(每小题 1 分,共 15 分)
21.参与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全过程的对象主要由___学前儿童家长、指导者和组织管理者四类构成。
22.学前儿童家庭审美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孩子感受美、启发孩子表现美、鼓励孩子__创造美___、塑造孩子美 的心灵。
23.胎教的内容,概括地讲就是音乐、_____言语 和胎儿体操。
24.幼儿家庭教育指导,是指由家庭外_社会机构___组织的,以幼儿家长为主要对象的,以家庭教育为主要内容 的指导活动。
25.家庭功能可分为____固有功能和历史的功能两大类。
26.对非期望行为的管教原则主要有_理智性原则__、渐进性原则和适切性原则。
27.按照“关爱”与“权威”两个向度可以交互组成四种主要的教养类型,即__民主权威型、绝对权威型、宽松
溺爱型和忽视冷漠型。
28.一般来说,祖辈家长的家庭类型以主干家庭、____监护人家庭留守家庭为主。
29.评价儿童发展的能力包括评价幼儿发展的趋向和评价幼儿各方面的发展___水平___两个方面。
30.家长教育观念是指家长在怎样教育子女问题上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价值标准和____认识__。
31.我国家庭规模发展的两个明显的趋势是小型化和____核心化_。 32.终身教育的推进是以建立____学习社会为标志的。
33.言语刺激的方式有多与乳婴儿_____交谈_和开展早期的阅读教育。
34.父母效能训练的技巧有两个核心,一是父母主动地倾听;二是父母与孩子共同参与_解决问题___。
35.家庭教育的指导形式应改变单一性,提倡多样性;改变封闭式,提倡开放式;改变灌输型,提倡家长___家长 共同参与 。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36.家庭 23 37.非期望行为
38.学前儿童家长的教养方式 39.终身教育 40.胎教
四、简答题(每小题 5 分,共 25 分) 41.简述家庭功能的变化。48-50
42.如何认识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56-57
43.学前儿童家长的教育能力包括哪些类别?154-162
44.学前儿童家长的教育观念应包括哪些方面?108 45.影响孕妇情绪的因素有哪些? 五、论述题(10 分)
46.联系实际谈谈如何更合理地对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效果进行评价。316-317 六、材料分析题(共 15 分)199-200
47.孩子小时父母应该如何对待他们?古人主张既要慈爱,也要教育。司马光在其所著《家范》一书中写道:“为
人母者,不患不慈,患于知爱而不知教也??爱而不教,使沦于不肖,陷于大恶,入于刑辟,归于乱亡,非他人 败之也,母败之也”。明朝吕坤父子编辑的《小儿语》中说:“小儿任情娇惯,大来负了亲心,费尽千辛万苦,分 明养个仇人。”“打一下,儿偏疼,说一句,儿偏怨,口噙一个娇儿,送到杀场干看。” 请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中坚持理性施爱和要求适度相结合原则的原因。
全国 2004 年 10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试题 课程代码:0040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5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 均无分。
1.学前儿童的发展过程是指学前儿童的( C)
A.生理发展过程 B.认知发展过程 C.生理和心理发展过程 D.心理发展过程 2.在家庭教育指导实验的各变量中,家庭外机构怎样组织和指导家长的变量是( C) A.有关变量 B.无关变量 C.实验变量 D.结果变量 3.家庭发展的四种形式从低到高依次是( A)
A.血缘家庭、普那路亚家庭、对偶家庭和一夫一妻制家庭 B.普那路亚家庭、血缘家庭、对偶家庭和一夫一妻制家庭 C.对偶家庭、血缘家庭、普那路亚家庭和一夫一妻制家庭 D.一夫一妻制家庭、普那路亚家庭、对偶家庭和血缘家庭
4.处于社会经济地位低势的家长把更多的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希望子女将来能实现自己未曾实现的理想,对
待子女常有“恨铁不成钢”的感觉;产生这种父母角色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A.社会地位 B.教育背景 C.个性特征 D.父母爱好
5.孙辈的父母因故离开家长只留下祖辈和孙辈的家庭是( A ) A.隔代家庭 B.主干家庭 C.监护人家庭 D.留守家庭 6.凡是涉及到儿童的任何事情都必须以儿童利益为重,符合儿童的最大利益。这体现了《儿童权利公约》的( B )
A.无歧视原则 B.儿童利益优先原则
C.保障儿童生存、生命和发展的原则 D.尊重儿童观点和意见的原则
7.年轻时没有精力对子女施加足够的教育,而对孙辈却不辞辛劳,不吝投资,这是祖辈参与学前儿童家庭教育 的( C)
A.义务心理 B.慈幼心理 C.补偿心理 D.返童心理
8.日本的森重敏认为,感情表现强烈,心情浮躁,情绪很不稳定,或喜或忧的母亲的教养方式类型是(C ) A.“细致的干预” B.“垂直的亲爱”C.“情动型” D.“水平的亲和”
9.学前儿童家长在给孩子讲述故事时,向孩子提出有关道德的难题,要求孩子作答的方法是( C)
A.游戏规则法 B.社会认知法 C.故事提问法 D.故事难题法 10.高顿为了教父母如何有效地教养子女所提供的训练课程是( B) A.沟通 B.父母效能训练 C.行为改变技术 D.民主的儿童训练策略
11.不同类别对象本身的特点不同,要求在进行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时遵循( C) A.家长主体原则 B.双向互动原则 C.分类指导原则 D.共同成长原则
12.指导者有目的、有计划地直接指导家长,影响家庭教育的做法,这是( C ) A.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 B.家庭教育指导的组织 C.家庭教育指导的形式 D.家庭教育指导的管理
13.直接支配着学前儿童家长对儿童进行教育的目标、方向、手段、行为及方式方法,对儿童身心发展有着十分
重要影响的学前儿童家长教育观念的是( B ) A.素质观 B.教育观 C.方法论 D.政治观 14.中国有句俗话“儿子是自己的好”,这反映了( B)
A.家庭教育是一种非正规教育 B.家庭教育是一种充满亲情的教育
C.家庭教育是一种稳定的持久性教育 D.家庭教育是一种无所不在的教育 15.家庭的固有功能是( B )
A.生长功能 B.生育功能 C.教育功能 D.娱乐功能 16.下面的音乐中适合选做给孕妇听的胎教音乐是( D) A.声音响亮的音乐 B.有架子鼓声音的音乐 C.有很强节奏的音乐 D.舒缓轻柔的音乐
17.在人际沟通的四种基本态度中,破碎的生活态度是( D) A.我好-你也好 B.我不好-你好 C.我好-你不好 D.我不好-你也不好 18.行动研究的兴起始见于美国的( C )
A.17 世纪 30 年代的后期 B.18世纪30年代的后期 C.19 世纪 30 年代的后期 D.20世纪30年代的后期 19.下列药物中对胎儿无害的是( B )
A.四环素 B.维生素 C C.磺胺素 D.雄激素 20.学习书面语言、丰富词汇的关键期是( B)
A.2-6 岁 B.4-5 岁 C.3-9 岁 D.13-17 岁
21.学前儿童家长对孩子合理的高期望,本身就带有一种“隐蔽的强化作用”,它能使孩子在自觉意识的水平或
在自发无意识的水平上受到良好的激励。其间它必须经历的两种心理机制是() A.知觉和投射 B.感觉和知觉 C.感觉和投射 D.知觉和习得 22.在影响孕妇情绪的众多因素中,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是( C )
A.夫妻关系不良和孕妇担心体型变化 B.家庭生活的压力和性别期待 C.家庭因素和孕妇自身的认识因素 D.营养因素和心理因素
23.著名个性理论家埃里克森认为,乳婴儿期最主要的心理社会发展任务就是建立基本的( A )
A.信任感 B.责任感 C.幸福感 D.满足感 24.民主的儿童训练策略的建立基础是( B) A.科学与合理原则 B.平等与相互尊重原则 C.民主与平等原则 D.个性化与科学化原则
25.作为学前儿童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必须具备的教育能力是(C ) A.确定儿童需求、选择教育内容、运用教育方法和评价教育结果的能力 B.了解儿童需求、评价儿童发展、运用教育方法和处理儿童问题的能力 C.了解儿童需求、评价儿童发展、协调亲子关系和处理儿童问题的能力 D.观察儿童兴趣、了解儿童需求、评价儿童发展和处理儿童问题的能力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26.划分家庭结构主要包括家庭成员的分类和多少两部分内容,它们分别构成了家庭的类型结构和__规模 结构。
27.在家庭关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是家庭的起点和基础,被称为家庭中的第一关系,也是家庭中最基本的关系,
这是___夫妻关系_____。
28.家庭教育相对于其他教育具有明显的三个特点,即教育内容包罗万象、___教育形式无固定模式__和家庭教 育因素复杂多样。
29.在人类历史上具有与哥白尼的“日心说”同样重要的划时代意义的是___终身教育_____思想的提出。
30.父母在对子女实施教育和抚养中通常用的方法和形式是__家庭教育方式___,它是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综 合体现。 31.学前儿童家长在考察孩子社会行为的发展水平时,可用自然测验法、____情景测验法___、等级评定法等来 进行。
32.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任务主要包括健康教育、_认知教育___、品行教育和审美教育四个方面。
33.家长对孩子的非期望行为进行管教时用的______正面说理法______,就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启发、引导
和提高他们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和思想认识,从而使幼儿心悦诚服地接受家长的教育,进而培养良好的期望行为 的方法。
34.亲子关系是以____血缘关系______和共同生活为基础的。
35.对非期望行为的管教策略主要有行为改变技术、民主的儿童训练策略、__沟通的策略、父母效能训练和沟通 分析。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36.调查研究
37.家庭关系 38.非期望行为 39.家庭结构
40.学前儿童家长教育观念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5 分) 41.简述家庭功能的变化。
42.简述家庭对学校教育的参与。65-66
43.简述社会转型期的亲子关系特点的新发展。 44.简述影响学前儿童家长教养方式的因素。141-14 45.学前儿童家长评价儿童发展的能力表现。156-159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10 分)
46.回顾、总结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家庭教育的指导形式。287-301 六、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15 分)199-200 47.高尔基曾说: “爱孩子,那是连母鸡也会的事。”宋朝司马光说:“古人有言,‘慈母败子’。”苏联教育家苏霍
姆林斯基曾把爱分为四种类型:娇纵之爱、专横之爱、包办之爱、明智之爱。
请结合实际,谈谈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理性施爱和要求适度相结合原则的实践运用。
全国2005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试题 课程代码:00403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 1 分,共 25 分)
1.通过对已有事实的考察,了解家庭教育及其指导的现状,发现家庭教育及其指导过程中各因素之间的联系,认识家庭教育
及其指导的发展规律的研究方法是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 A.调查研究 B.定量研究 C.实验研究 D.质的研究
2.实验研究变量的三个组成部分是()。 A.实验变量、效果变量和无关变量 B.实验变量、过程变量和无关变量 C.效果变量、过程变量和有关变量 D.效果变量、目标变量和有关变量 3.中国有句俗话“儿子是自己的好”,这反映了()。 A.家庭教育是一种非正规教育 B.家庭教育是一种充满亲情的教育 C.家庭教育是一种稳定的持久性教育 D.家庭教育是一种无所不在的教育
4.以一个街道、一个乡或一个区为范围,将这个社区里的机关、企业、学校等组织起来,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自考00403_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历年试题和答案共十多套(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