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课件出示课本第12页的两幅图,引导学生思考:大家为什么责备思思和周文。
师生交流:思思影响了班级得流动红旗,周文耽误了大家的时间。表面上看大家说的似乎都有道理,就像有的同学说的是应该责备,在责备他们之前,老师
过渡:同学们因为不了解事情的真相而责备思思和周文。现在,大家已经了解了事情的真相。这时候你觉得该怎么做呢?
3.你有没有误解过别人或被别人误解呢?为什么我们有时常会误解别人呢?在发现自己误解别人的时候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活动使学生懂得理解建立在面对问题心平气和地深入调查、全面了解的基础之上的,如果我们遇事总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很容易产生误会。人们常常因为以自我中心、心急而误解、错怪他人,从而伤害了他人。】
活动三、 说说大家理解自己的一件事
1.教师:刚才我们知道了遇事要冷静分析,要以广阔的心胸理解、宽容别人。老师也相信,在我们中间一定有许多理解宽容别人的事。学生展示课前搜集的自己或父母理解别人、宽容别人或被别人理解的故事。
2.教师引导学生着重回想当自己被误解的那一刻是什么心情,当别人理解了自己时,自己又是什么心情?
3.教师针对学生的汇报随机点评。
【设计意图:这一活动的设计目的在于引领学生用已有的道德认知指导自己的道德行为。强化自己的认知体验。】
4.学生推选班内最能体谅、理解别人的同学,给予鼓掌感谢。教师根据大家的演说,评选班级最热心的人,大家鼓掌热烈祝贺他。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在于通过学生现场面对面地将内心的真实想法表达出来,并评选榜样示范来引导他们学会理解他人、反思自己的行为。从而获得真正的友谊,在集体中愉快的生活与成长。】
三、课后践行 内化感悟
课后延伸:在实际生活中去体谅、理解别人。
结束语:听了同学们刚才的回忆,老师真是很感动。原来在我们身边有这么多理解关心帮助他人的人。我们也深刻地感受到了被理解是多么的幸福的事情。也希望大家在以后的生活中、学习中用一颗宽容的心,去理解、帮助别人。
【设计意图:把行为认知延伸到生活中去,去深入体验,从而把活动引向纵深,实现德育的实效性。】
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主题 从自尊开始
教材分析及设计意图:
《从自尊开始》是《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让心灵比天空更博大》这一主题单元第三个主题中的第一个内容。本活动涉及了自尊最基本的含义和要求,让学生树立初步的自尊意识,即“有羞耻感,爱惜自己的名誉”。鉴于学生理解能力有限,教材采用形象具体的材料,让学生直观感悟什么是自尊以及自尊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
1.懂得做人要自尊自爱,有羞耻感,爱惜自己的名誉。 2.体会没有自尊的人不能称为真正地人。
3.学习反省自己行为和生活,从小培养学生地自尊意识。
教学重点:学生树立初步的自尊意识,即“有羞耻感,爱惜自己的名誉”。 教学难点:学习反省自己行为和生活,从小培养学生地自尊意识。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抽屉内的纸条》、课本插图、活动要求。 学生准备:
1.课前在家长或同学帮助下,结合生活实际回忆自己或同学以前做过哪些缺乏自尊的事,并分析原因和今后的的做法。
2.搜集有关分清是非、爱惜名誉的名言警句、书签纸。 教学过程:
一、课前体验,初步感悟
教师引导学生课前在家长或同学帮助下,结合生活实际回忆自己或同学以前做过哪些缺乏自尊的事(例如:乱扔垃圾、说脏话、贪小便宜、不诚实、抄袭
舞弊、小偷小摸等等)并分析原因及今后的做法。为课中体验,深化感悟环节做个铺垫,树立初步的自尊意识。
二、课中体验,深化感悟 (一)引入话题,唤醒生活
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几组图片想不想看一下?课件出示(乱扔垃圾、抄袭舞弊、小偷小摸等等)你发现什么?你想对他们说什么?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会经常出现这样的事情,如果处理不当就会损害我们的名誉,伤害我们的自尊。想不想知道怎样才能维护我们的自尊?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再现生活中的“小事”,让学生初步感悟到生活“小事”与人的名誉和自尊紧密相连,创设生活情境引发学生进一步探究。】
(二)合作学习,体验生活 活动一;悬念竞猜
1.首先让我们听一段故事《抽屉内的纸条》并思考:小作者为什么从此再也没有犯类似的错误。
与学生交流(学生可能会说因为看到了爸爸妈妈在里面留的纸条??) 2.根据故事内容,学生猜想那张“给了我一生尊严的纸条”写的内容是什么?
(1)先学生独自猜想并把自己的猜想写下来。
(2)然后小组讨论交流,集大家的想法后写出小组的意见, (3)最后全班交流。
(通过活动能让学生树立初步的自尊意识,即体会“我”内心的愧疚和羞耻感。)
3.教师适时与学生交流猜想:“峰儿,你是一个好孩子。爸爸妈妈相信你会永远做一个好孩子。”
4.小结: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很多小事。但是有时在这些小事面前如果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失去的可能就是人的名誉和自尊。
【设计意图:通过呈现教材中这一个意味深长的主题故事,引导学生猜纸条的内容一方面可以折射学生对“自尊”的理解,同时让学生通过与同学的交流逐
渐加深对主题故事的理解,不断强化自尊意识。另一方面让学生感悟自尊对一个人的重要性,任何人不得轻易践踏。】
活动二:明辨是非
过渡:刚才的故事让我们明白了自尊的重要性。有些时候,我们确实会面对一些需要我们做出抉择的情境,如果稍不注意,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就会做出损害我们名誉的事情。是在现实生活中,确实有些同学有不够自尊的行为。在下面的这些情况下,怎么做能够维护我们的自尊,怎么做会损害我们的名誉?
出示:
教科书第14页的三幅图组织学生交流。
图一:说明在是非面前,无论是否有人监督,一定要坚持正确的,屏弃错误的。
图二:贪小便宜和损害他人利益是不尊的表现。
图三:表现的是考试作弊不但是自欺欺人的行为,而且是缺乏自尊的表现。 教师进一步提问:在这些情景下,你会怎么选择?你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吗?你当时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注意:也许每个学生都会说得冠冕堂皇,但教师不能被表象所迷惑,而应熟悉学生的实际表现,有针对性地开展讨论,这样做到底对不对,让学生明白,只有自尊,才有别人尊重你。)
【设计意图:鉴于学生理解能力有限,采用形象具体的材料,引导学生在是非、矛盾面前做出正确的选择,以维护个人的自尊。也是训练学生如何在日常小事中维护自己的名誉,同时让学生深切感受到爱惜名誉是个人顽强意志的体现,是个人的自觉行为,是适勇于承担责任的表现。】
活动三:爱惜名誉
1.教师:通过刚才这三幅图的交流,同学们明白了什么事不能做,这些事为什么不能做,它的后果是什么?(不自尊,会损坏人的名誉)
2.学生首小组交流课前的搜集,进一步讨论损害我们名誉的事情有哪些。 3.小组汇报结合具体生活事例说说哪些事不能做。 4.教师适时引导:在这些情景下,你会怎么做呢? (1)在升旗仪式上,老师让我做国旗下演讲,我会??
(2)在阅览室,我会??
(3)我护送盲人过马路,周围的人向我头来赞许的目光,我会?? 给学生留下一点思考的时间然后提问 生1:我会穿戴整整齐齐,做好充分的准备 生2:遵守秩序,不大声说话,认真看书等 生3:高兴、开心、心理美滋滋的等 师: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生:为了给别人留下一个好印象,爱惜自己的名誉。别人感到快乐,自己也会很快乐。
5.在讨论总结的基础上,全班同学一起设计一个“自尊自爱公约”,将那些不能做的事情写下来,大家共同遵守。同时“公约”中还要写出违反公约的惩罚措施。(这一活动可以和制作书签的活动结合起来,将一些名言警句也写入“公约”中)
【设计意图:教学中进一步拓展,引导学生学习反省自己的行为和生活,检查自己和他人还有哪些缺乏自尊的表现。通过以上交流,让学生更深刻的认识到哪些行为会损害自己的名誉,怎样做才是维护自己的自尊。引导学生自尊自爱,珍惜自己的名誉。】
三、 深化感悟,引导生活
活动四:制作“我自尊,我快乐”书签
1.教师:到现在为止,同学们知道了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说明大家是一群能分清是非、爱惜名誉的人。我们来制作“我自尊、我快乐”书签!
2、出示要求:
把有关分清是非、爱惜名誉的名言警句做成书签自勉或是赠送给其他同学。还可以在上面写上那些不能做的事,警示自己或他人。
3.学生制作书签,教师巡视指导。 4.展示汇报,比比谁的书签做得好。 四、课后践行,内化感悟
观察班里同学一周的表现,看看谁是最爱惜名誉的人,把书签送给他。从小事做起争做自尊自爱的人吧!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五年级上册品社教案(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