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书设计:
第九节 “东南侨乡”——福建省 一、自然环境 二、著名侨乡
三、发达的旅游业 四、发达的沿海城市 ●课堂总结:
●教学探讨与反思: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
●课题:
第二章 沿海万里行 第十节 “祖国宝岛”——台湾省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台湾省的位置、范围、组成和居民概况。
2、了解台湾海峡的位置以及丰富的海洋资源。
3、了解台湾岛的地形特征及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分析河流的特征。 4、了解台湾岛的主要气候类型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
5、了解台湾省经济发展的特点以及主要经济部门和产品状况。 6、了解台湾省主要城市台北、高雄、台南的城市职能。 能力目标:
1. 了解台湾省经济发展的特点以及主要经济部门和产品状况。
2. 培养学生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自己学习的体会、看法或成果,并与别人进行交流、合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难点:
了解台湾岛的主要气候类型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 ●教学重点:
1、台湾省自然环境特征 2、经济特征 ●教学模式: 研究性学习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启发谈话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用具: 《地图册》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引入)有首歌曲《阿里山的姑娘》,阿里山的姑娘生活在我国哪个省?属于什么民族? (板)第十节 “祖国宝岛”——台湾省 一、台湾省的地理概况
(图)50页,图2—28,说出台湾省的位置
(小结)台湾省地处中国东南海域,北临东海,东面是一望无际的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南越巴士海峡即达菲律宾,总面积3.6万平方千米,人口2240.6万,有汉族、高山族,满族、回族等民族,人口最多的是汉族,少数民族以高山族为主。 (读)51页“高山族” (图)50页图2—29
(问)①根据高程表,大致说出台湾海峡的水深是多少?(250米) ②台湾岛的地形以什么为主?(山地)台湾省的最高峰?(玉山) (板)二、台湾岛的地形 三、气候与自然资源
(问)①台湾省的气候类型是什么? ②有哪些自然资源?
(练习)52页活动 (板)四、经济
(问)主要经济部门有哪些?(农业、工业、交通、对外贸易、旅游业)
(讲)日月潭是台湾省最大的天然湖泊,位于台湾本岛中部,湖南被一小岛分割为两部分,轮廓近似日轮和新月,因而得名。阿里山,以森林、云海、日出并称“三大奇观”,有一株红桧树龄达3000年,高53米,称为神木。玉山,玉山山脉为“宝岛屋脊”,每年10月至次年3月降雪,山顶景色十分壮丽。 (板)五、主要城市 ●板书设计:
第十节 “祖国宝岛”——台湾省 一、台湾省的地理概况 二、台湾岛的地形
三、气候与自然资源、 四、经济 五、主要城市 ●课堂总结:
●教学探讨与反思: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 ●课题:
第二章 沿海万里行 第十一节 “岭南热土“——广东省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结合地图,使学生了解广东省的自然地理位置、气候、地形及珠江水系。
2、了解广东省以加工制造业和第三产业为主的经济,分析其发达的原因。 3、了解珠江三角洲发达的农业,分析其农业发展的主要条件。
4、了解广州、深圳、珠海、汕头、湛江等日新月异发展的沿海城市,学会分析其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
能力目标:
通过对广东省经济发展速度快的原因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广州、深圳、珠海、汕头、湛江等日新月异发展的沿海城市,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教学难点:
了解广州、深圳、珠海、汕头、湛江等日新月异发展的沿海城市,学会分析其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 ●教学重点:
1、了解广东省以加工制造业和第三产业为主的经济,分析其发达的原因。 2、了解珠江三角洲发达的农业,分析其农业发展的主要条件。 ●教学模式: 研究性学习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启发谈话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用具: 《地图册》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引入)著名的黄埔军校校址在哪个省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在我国哪个省区? (板)第十一节 “岭南热土“——广东省 一、自然地理环境
(读图)地图册17—18页,说出广东省的位置
(小结)广东省南临南海和海南省,东接福建省,西连广西,北倚南岭并与湖南、江西两省接壤。
(练习)54页活动1、2
(板)二、以加工制造业和第三产业为主的经济
(问)你认为广东经济发展有哪些有利条件? (小结)广东地理区位优势明显,海陆兼备,交通发达,是祖国南大门,对外贸易重要口岸;靠近东南亚、香港、台湾地区,对外开放力度大,积极引进外资和技术;利用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丰富的旅游资源。 (板)三、珠江三角洲发达的农业 (朗读)55页,“富饶的珠江三角洲” (练习)55页活动2
(板)四、主要城市
(讲)广州——省会;深圳、汕头——经济特区;湛江——华南沿海重要港口城市 (练习)54页活动1
●板书设计:
第十一节 “岭南热土“——广东省 一、自然地理环境
二、以加工制造业和第三产业为主的经济 三、珠煤三角洲发达的农业 四、主要城市 ●课堂总结:
●教学探讨与反思: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 ●课题:
第二章 沿海万里行 第十二节 “繁华都市”——香港特别行政区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香港的地理位置、范围、组成、地形和气候特征等基本地理概况。 2、了解香港国际经济贸易中心的地位以及产业结构的变化。
3、了解香港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
4、了解香港发达的旅游业、信息和教育。 能力目标:
通过对香港经济特点的分析以及香港和深圳等内地实现共同繁荣的探究,培养学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道“一国两制”政策对香港经济发展的巨大影响,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教学难点:
了解香港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
●教学重点:
1、了解香港的地理位置、范围、组成、地形和气候特征等基本地理概况。 2、了解香港国际经济贸易中心的地位以及产业结构的变化 ●教学模式: 研究性学习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启发谈话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用具: 《地图册》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引入)地图册24页
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是一面中间配有五星花蕊的紫荆花红旗。红旗代表祖国,白色紫荆花代表香港,寓意香港是中国不可分离的一部分,并在祖国怀抱中兴旺发达;花蕊上的五星象征香港同胞热爱祖国;旗、花采用红、白不同颜色,象征“一国两制”。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区花为紫荆花,香港于1997年7月1日回归祖国,因此祖国的国力增强,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日益重要,香港如一颗“明珠”镶嵌在祖国东南沿海。 (板)第十二节 “繁华都市”——香港特别行政区 一、香港的基本地理情况
(读图)地图册24页,说出香港的地理位置 (小结)香港位于珠江口东侧,北与深圳市毗邻,西隔珠江口与澳门相望,南为浩瀚的南海。 (读图)地图册24页,香港特别行政区图
(讲)在图上找到香港岛、大屿山岛、九龙半岛和新界。香港是由香港岛及附近小岛,九龙半岛和新界(包括大屿山岛)三部分组成。
香港境内多低山丘陵,平原狭窄,最高峰——大帽山,海拔957米。 (读图)56页,香港城区图
(讲)香港高楼多依山而建,说明香港寸土寸金,为弥补建筑用地的不足,香港人民用大量的沙石、泥土在浅海湾地区大规模地“填海造陆”,目前香港总面积1099平方千米,人口672.5万,
(读图)56页图2—38,“香港气温降水逐月分配”图
(问)①香港最高气温出现在几月?(7月)大致气温为多少?(29℃)
②香港最低气温出现在几月?(1月)大致气温为多少?(16℃)③香港的降水集中在哪几个月?(6—8月)年平均降水量大致为多少?(2214毫米)
④分析香港气候特征并判断香港的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 (板)二、香港经济特征
(问)香港在近百年的时间里由一个香料集散地,发展成为世界著名的国际经济贸易中心,你认为香港具备有哪些方面的优势条件?
(小结)香港地理位置优越,背靠祖国内地,南通东南亚地区,是东西方江苏省省会南京历史悠久,与北京、西安、洛阳、开封、杭州并称为我国“六大古都”,当地特产有板鸭、盐水鸭、雨花石等,全市有大小公园40多座,名胜古迹和革命历史纪念地众多。 ●板书设计:
第六节 “富饶水乡”——江苏省 一、自然环境
二、从经济地图看江苏经济 三、乡镇企业为特色的苏南经济 四、太湖 ●课堂总结:
●教学探讨与反思: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
●课题:
第二章 沿海万里行 第七节 “东方明珠”——上海市 ●课型: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经典教案(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