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经典教案(5)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4-21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思想政治教育。

●教学难点:

搜集资料,运用地图分析上海成为功能齐全的国际化大都市的原因。 ●教学重点:

1、了解上海优越的地理位置、地形和发达的交通条件。

2、搜集资料,运用地图分析上海成为功能齐全的国际化大都市的原因。 ●教学模式: 研究性学习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启发谈话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用具: 《地图册》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引入)中国有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留下了无数革命者的足迹和不少革命遗址:有中国共产党的“中共一大会址”,有革命先驱孙中山和夫人宋庆龄的故居,有一代伟人周恩来的寓所,有文坛巨匠鲁迅先生的故居,它是我国的哪座城市? (板)第七节 “东方明珠”——上海市 一、地理位置

(读图)44页图2—19,说出上海的位置

(小结)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前沿,倚东海之滨,向东是浩瀚无垠的太平洋,南临杭州湾,西与富庶的江苏、浙江两省相邻,东界是黄金水道长江入海口,正处于我国南北海岸线中部。 上海原先是一片浅海,距今约6000年前,现在的上海西部即已成为陆地,2000多年前东部地区也成为陆地,除西南部有少数丘陵山脉外,上海境内全为坦荡低平的平原,是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的一部分。

(板)二、发达的交通

(讲)由于其处于长江三角洲前沿,长江黄金水道入海口,又位于平坦的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上,因而使上海水陆交通十分发达,上海港也成为中国最大的进出口贸易港。 (问)①上海市的交通运输方式有哪些?(公路、铁路、航空、水运) ②沪宁高速公路中的“宁”指的是哪个城市?(南京) (练习)44页活动

(板)三、功能齐全的城市职能

(讲)由于上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地形特点,发达的水陆交通,上海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进而具备了功能齐全的城市职能。

(问)上海有哪些工业部门?其中哪些是传统工业部门?哪些是新兴工业部门? (板)四、经济飞速发展的浦东 (阅读)44页“浦西与浦东”

(读图)45页图2—20

(讲)浦东新区于1989年正式成立,我国政府在此实行经济特区的各种优惠政策,它的发展目标是通过开发开放,建成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的新区,使上海市在长江三角洲、长江流域,以至全国经济的腾飞中发挥“龙头”作用。 (读图)45页图2—21,完成45页活动1

(讲)南浦大桥于1991年底通车,是一座斜拉桥,全长8346米,桥面有6个车道,大桥周围地区成为一个集绿化、商业、服务和旅游为一体的新型观光区。

杨浦大桥于1993年9月建成,全长7658米,是世界上跨经最大的斜位索桥,桥塔两侧设有全透明式观光电梯,两桥上都镶嵌着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的桥名。 (板)五、上海的环境保护

(讲)上海以“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为目标,不断加大对环境的保护治理力度,环境质量日益改善。

(读图)图2—21,在图中找到苏州河

(讲)苏州河,又名吴淞江,源自太湖,1843年上海开埠后引来外国客商,19世纪后半叶,外国侨民乘船从吴淞江溯流而上,可直达苏州,故称其为“苏州河”,苏州河曾经鱼虾成群,被誉为上海的“母亲河”。1920年苏州河水被污染,到了20世纪50年代河中便难觅活鱼,70年代河水黑臭,成为“生命禁区”,偶尔从太湖游出几条鱼,也是“活蹦乱跳游进来,翻着白肚流出去”。1990年起上海市政府将“彻底整治苏州河”列为城市管理与环境保护的“重中之重”,并在大力治理苏州河水质的同时,加强两岸绿化和(景观建设,至2000年,苏州河干流的黑臭基本消失,河里出现浮萍、水鱼等水生动植物。2002年,上海有史以来首次在苏州河上举办了龙舟比赛。根据治理计划到2010年,苏州河水将变清,水中有鱼群,苏州河将成为上海美丽的生态之河。 ●板书设计:

第七节 “东方明珠”——上海市 一、地理位置 二、地形特点

三、发达的交通

四、功能齐全的城市职能 五、经济飞速发展的浦东 六、上海的环境保护 ●课堂总结:

●教学探讨与反思: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

●课题:

第二章 沿海万里行 第八节 “钱塘江畔”——浙江省市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运用地图,了解浙江省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及曲折的海岸线和星罗棋布的岛屿。 2、运用地图,了解浙江省的工业、沿海开放城市。

3、认识浙江省丰富的旅游资源,熟悉各主要旅游景点分布。

4、了解浙江省作为一个朝气蓬勃的沿海省份,在改革开放中取得的经济成就。 能力目标:

通过对钱塘江观潮最佳地点的选择,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独立思考、分析判断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学生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逐步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教学难点:

了解浙江省作为一个朝气蓬勃的沿海省份,在改革开放中取得的经济成就。 ●教学重点:

1、运用地图,了解浙江省的工业、沿海开放城市。

2、了解浙江省作为一个朝气蓬勃的沿海省份,在改革开放中取得的经济成就。 ●教学模式: 研究性学习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启发谈话法 ●课时安排: 1/2课时 ●教学用具: 《地图册》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引入)朗读白居易的诗《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兰,能不忆江南。你想领略一下诗人笔下的江南水乡吗?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浙江吧! (板)第八节 “钱塘江畔”——浙江省

一、自然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

(读图)地图册17—18页,说出浙江省的位置及地形

(小结)浙江位于我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东濒东海,南接福建,西与江西、安徽相连,北与上海、江苏为邻。

浙江北部为水网密布的平原,西部、南部为山地,东临东海。 (问)①浙江省海岸线有何突出特点?②浙江省岛屿数量多吗?

(小结)浙江省海岸线曲折,岛屿数量众多,有2100多个,是全国岛屿最多的省区。 (练习)46页活动1

(板)二、丰富的旅游资源

(讲)浙江省山清水秀,旅游资源丰富,有风景如画的杭州西湖,气势磅礴的钱塘江潮,以及普陀山的海天佛国,雁荡山的叠翠奇峰,还有充满灵秀气韵的水乡古镇。

(图)46页图2—22

(讲)雁荡山号称“东南第一山”,它的奇秀在峰、石、瀑、洞,雁荡山有102峰,103岩,66洞,25瀑,风景繁多,其中以灵峰、灵岩和大龙湫最为出名,称为“二灵一龙”,亦称雁荡风景“三绝”。

(图)47页图2—23,2—24

(讲)钱塘江入海处的钱塘江潮,为世界一大奇观,每逢农历初一和十五前后,从海上水天相接处一条白练滚滚而来,急速推进,江水猛涨,巨浪滔天,掀起一堵高耸水墙,形成涌潮,有钱塘“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之说。钱塘大潮的形成主要和四个因素有关:一是天文因素:每年春分与秋分前后(三月、九月),地球、月球的位置相对更接近于在一条直线上,合成的引潮力在全年中最大,而农历初一、十五前后,引潮力最大,更易形成特大潮。二是地形因素:杭州湾为典型的喇叭状河口,外宽内窄,口大身狭,湾口宽达100千米,而到海宁市盐官镇宽度仅2000—3000米,前浪受阻,后浪又起,潮水涌积成高高的浪峰,因此自

古以来盐官镇就是观赏钱塘涌潮的胜地。三是气象因素:当地春季盛行西北季风,风向与潮头流向相反,削弱潮势,而夏、秋季盛行东南季风,风助潮势。四是水文因素:秋分前后,钱塘江水径流量大,与海潮相向顶托,潮头更高。 (板)三、发达的沿海经济

(讲)浙江有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旅游资源、发达的水陆交通加上改革开放政策对沿海经济的促进作用,使其经济飞速发展,全省综合经济实力位于全国首位。 (朗读)47页阅读

(问)舟山渔场附近海洋环境恶化,捕鱼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小结)海洋污染,不合理的海洋开发破坏海洋生物栖息环境;滥杀滥捕等原因。 ●板书设计:

第八节 “钱塘江畔”——浙江省 一、自然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 二、丰富的旅游资源 三、发达的沿海经济 ●课堂总结:

●教学探讨与反思: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 ●课题:

第二章 沿海万里行 第九节 “东南侨乡“——福建省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运用地图,了解福建省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和气候特征。 2、了解其丰富的森林资源、水产资源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3、了解福建省作为侨乡的优势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能力目标:

1.了解福建省各主要沿海城市的分布,并总结出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培养学生对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进行分析、归纳和综合的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自己学习的体会、看法或成果,并与别人进行交流、合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学生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逐步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教学难点:

了解福建省作为侨乡的优势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教学重点:

1、运用地图,了解福建省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和气候特征。 2、了解其丰富的森林资源、水产资源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教学模式: 研究性学习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启发谈话法 ●课时安排: 1/2课时

●教学用具: 《地图册》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引入)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浙江,继续沿海岸线南行,就进入了福建省,让我们一同走进福建,了解福建。

(板)第九节 “东南侨乡”——福建省 一、自然环境

(读图)地图册17—18页

(问)①福建省位于我国大陆的什么方向?(东南沿海) ②与福建省相邻的省有哪些?(浙江、江西、广东)

③福建省的地形特征是什么?(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西北高, 东南低)

④福建省的主要气候类型是什么?(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讲)福建省是我国第四大林区,森林覆盖率高,竹林面积广。 (问)福建省的简称是什么?(闽)省会城市?(福州市) (板)二、著名侨乡

(问)①福建省的旅外侨胞和华裔大约有多少?(1000多万)②广大侨胞和华裔是如何促进本省社会经济发展的?

(小结)华人华侨通过直接投资,缓解了福建发展资金的矛盾,改革开放20多年,福建的经济发展速度之所以跃居全国首列,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利用大量外资,在这些外资中,海外华人华侨投资占近1/3。华人华侨通过贸易合作,扩大了福建产品的国际市场。华人华侨通过捐款捐物,促进了福建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海外侨胞素有关心家乡事业建设的传统。福建籍的华人华侨中有大量各方面人才,特别是科技人才,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福建省就十分重视引进海外科技人才,极大地加快了福建的科技兴省进程。 (板)三、发达的旅游业

(读图)49页图2—25

(讲)武夷山风景区红岩挺秀,碧水流淌,山水辉映,有“奇秀甲于东南”之称。林区野生动物达400多种,有“蛇的王国”和 “昆虫世界”之称,生物资源丰富是世界罕见,是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计划的自然保护区。1999年12月1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目录》,是迄今为止我国已申报的面积最大的遗产区。 (读)49页阅读

(图)49页2—27

(讲)鼓浪屿位于福建厦门市区西南部海上的一座小岛,与市区有700多米宽的海峡相隔,宁、元时称为圆沙洲,明代易名鼓浪屿,因为岛西南角的一个岩洞,涨潮时浪涛撞击,发出如鼓的响声而得名,这里四季如春,鲜花常开,素有“海上花园”美称,全岛最高点日光岩,高90多米,日光岩上保存有民族英雄郑成功操练水师的“水操台”遗址,并建有郑成功纪念馆,登临岩顶可眺望厦门市区和金门岛,岛上环境幽雅,街道洁净,不准行车,无论是岛上的居民还是游客都以步代车,没有汽车、自行车,是全国惟一没有车辆的地方。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经典教案(5)在线全文阅读。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经典教案(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61344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