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精加工策略 B.计划策略
C.监视策略 D.调节策略
16. 以下问题属于无结构的问题是 。 A.数学应用题
B.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C.《背影》的作者是谁
D.2008年奥运会主办方是哪个国家
17. 柯尔柏格用来研究道德发展问题的方法是 。 A.两难故事法 B.续编故事法 C.对偶故事法 D.自编故事法
18.下列对于自我概念结构的划分中,不是内容维度上的有 。 A.生理自我 B.社会自我 C.心理自我 D.理想自我
19.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转折期”是 。 A.大学一年级 B.大学二年级 C.大学三年级 D.大学四年级
20.鲁钦斯1957年用实验证明了 的存在 。 A.第一印象
B.首因和近因效应 C.自利偏差 D.晕轮效应
21.在实在的或想象的集体压力下,个人改变自己原先的意见和态度而与多数人保持行为一致的现象被称为 。 A.服从 B.从众 C.暗示 D.感染
22.亲和倾向起源于婴儿期,主要与婴儿的 有关。 A.依附 B.社会整合 C.寂寞 D.吸引
23. 学习中的 是一种广泛动机。 A.民族感 B.追求好分数 C.成就感
D.为了考上大学
24. 需要层次理论是由以下哪位心理学家所提 。 A.阿特金森 B.马斯洛
31
C.维纳 D.班杜拉
25. 环境动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是 。 A.思维
B.练习 C.反思 D.想象
二、多选题
1.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的意义是 。
A.有助于认识学与教的心理活动规律,做到科学育人 B.有助于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C.有助于提高高校教师的基本素质 D.有助于高校教师开展教育科学研究
2.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境中学生取得学业成就动机主要有 。 A.认知内驱力
B.自我提高内驱力 C.强化 D.附属内驱力
3.阿特金森认为“避免失败者”一般喜欢 的工作。 A.极其容易 B.有风险
C.成功概率为50% D.极其难
4.对遗忘的原因的解释,主要为 。 A.衰退说 B.干扰说 C.同化说 D.动机说
5.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分为 。 A.符号学习 B.概念学习
C.命题学习 D.同化学习
6.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
A.技能是先天素质的后天因素的融合体 B.技能是一种长期形成的习惯方式
C.技能是符合法则的活动方式 D.技能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中间环节
7.以下各项中属于迁移现象的是 。 A.一目十行 B.举一反三
C.触类旁通 D.闻一知十
8. 假设下列每组给出的数字和字符代表P-O-X模型中态度的强度及方向,那么按照海德的平衡理论,属于平衡的态度有 。 A(-1,2,3)
32
B(-3,-4,2) C(1,1,4) D(-1,-3,-1)
9. 品德不良行为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 A.情境性 B.经常性 C.有意性 D.倾向性
10.大学生自我体验发展的特点是 。 A.片面性 B.丰富性 C.敏感性 D.强烈性
三、判断题
1.调查法是直接对研究总体的全体进行调查。 2.行为主义心理学家们通常以“刺激——反应”(S——R)的公式来解释人的行为。
3.耶克斯和多德森的研究表明,动机水平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线性关系,动机水平越高,学习效果越好。
4.直接性动机作用的效果比较明显,但稳定性较差,易受到环境中偶然因素的影响。 5.“触景生情”体现了长时记忆中形象编码的特点。
6.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将知识划分为感性知识和陈述性知识两类。
7.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皮亚杰将知识界定为主体与环境或思维与客体相互交换而导致的知觉建构,知识不是客体的副本,也不是由主体决定的先验意识。
8.图式是指有组织的知识结构,是对范畴的规律性做出编码的一种形式。 9.操作记忆或称为工作记忆,其特点是保持时间较长,容量没有限度。 10.动作技能的特点是动作的观念性、外显性、展开性。
11.对于个体来说,知识的获得呈上升趋势,而技能和能力的发展呈倒“U”形状态。
12.不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直接将原有的认知经验应用到本质特征相同的一类事物中去。这种迁移称为顺应性迁移。
13.奥苏贝尔以经验泛化说来解释知识学习迁移问题。
14. 霍兰德职业理论将个体的家庭结构和社会角色,与工作环境的特点和要求的匹配性做了集中研究。 15. 处在习俗水平的儿童,道德判断基本以自我为中心,依据自身受表扬和被谴责 的经验来判断正误好坏。
16.在学习活动中,两个学生一组,一节一节地彼此轮流向对方总结材料,当一个学生主讲时,另一个学生听着,纠正错误和遗漏的学习方法称为交互式教学法。
17. 流体智力是指通过掌握社会文化经验而获得的智力,如词汇、语言理解、常识 等以记忆储存为基础的能力。
18.从形式上看,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己调控。 19.从他人对自己的态度中认识和评价自我的方法被称为投射法。
20.良好的心理功能状态指的是个体心理在自身和环境条件许可的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心理功能状态。
21. 一般认为,通用的学习策略包括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
22.班杜拉认为观察到榜样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直接体验到的后果,是以同样的方式影响观察者的行为表现的,即学习者的行为表现是受自我强化的影响。
23.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类的需要由低到高排序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尊重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审美需要、认知需要。 24. 定势是阻碍迁移产生的潜在的心理背景。
33
25. 两辆在高速公路上以相同速度行驶的汽车,儿童认为开在前面的汽车更快是形式运算阶段思维不可逆的表现。 四、案例分析题
1.李某,男,大三学生,身体瘦小,皮肤偏黑,眼睛近视,身体素质差,体育成绩常处于全班最后一名,性格内向,参加活动不积极,人缘不是很好,同学们都认为他过分敏感,不好相处.有一次,因为跑步落在女生后面,引起同学们的哄笑。从此,该生变得更加沉默和孤僻。一天晚上外出未归,次日发现他在学校后山上上吊自杀身亡。
(1) 该生自杀的根本原因是 。 A.其身体素质差 B.其人缘不好 C.体育成绩不好
D.过分自卑引起的自我否定
(2) 该生出现的心理问题属于 。 A.自我意识方面的问题 B.学习能力问题 C.恋爱问题 D.性心理问题
(3) 如果要避免该生自杀,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 A.该生积极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 B.正确评价自我 ,接纳自我 C.得到集体的关照
D.提高自己抗挫折能力
(4) 帮助该生正确认识自我的主要方法有 。 A.比较法 B.投射法 C.反省法 D.访谈法 2.大二男生王某,经常会想一些没有意义的问题,比如,一个定理为什么这样理解,而不那样理解,明明知道那样理解是与事实不符合,也知道书上说的是对的,但老是想?? 这种情况严重影响正常生活,为此他感到非常苦恼。
(1) 该生出现的症状属于是 。 A.强迫症 B.焦虑症 C.恐惧症 D.疑病症
(2) 该生出现的症状主要体现在 。 A.情绪方面 B.行为方面 C.观念方面 D.意向方面
(3) 该生出现的症状隶属的范畴是 。 A.人格障碍 B.神经症 C.性变态 D.精神病
(4) 对待该生出现的症状,你认为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放松疗法
B.采取顺其自然的方法
34
C.思维阻断法
D.多参加集体活动
3.临近期末考试,大二的张同学为学习问题感到很苦恼。原来是该同学上大学后自觉高考分数在班上靠前,学习有所松懈,但经过几次考试后发现自己在班上的成绩排名越来越差,于是开始在学习上花很多精力,但起色不大,感觉学习很吃力,有些焦虑和灰心。试根据归因理论并结合大学的学习特点及学习方法对张同学展开帮助。
1)大学阶段学习的特点是什么?
A. 学习的自主性 B. 学习的广泛性和多样性
C. 学习的专业性 D. 学习的探索性
2)运用维纳的成败归因理论对张同学的问题进行分析,其中将能力应理解为 。 A. 稳定、内在、不可控 B. 稳定、内在、可控
C. 不稳定、内在、不可控 D. 不稳定、内在、可控
3)如何才能有效调整张同学的学习动机?
A.不要对自己过分苛求,不好高骛远,盲目攀比 B.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下决心期末一定要取得优异成绩 C.制定切实可行的与自己远大目标相结合的阶段目标 D.把关注点聚焦在学习活动之中,淡化名利得失 4)如何帮助张同学提高复习效果呢? A. 明确复习的目的意义 B. 及时复习
C. 复习方法多样化 D. 充分调动各种分析器官一起活动
4.大四的王同学,自开学以来睡眠情况一直很不好。表现在很难入睡,容易被很小的声响惊醒。时常感到胸闷,食欲不好,容易感到疲劳。自觉学习效果差,注意力难以集中。试判断该同学遇到问题的类型,并分析可能原因,及调试目标与方法。
1)王同学的症状表现接近神经症中的哪个类型? A.神经衰弱 B.强迫症
C.恐惧症 D.疑病症
2)造成王同学出现该症状表现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A.学习负担重 B.对人生社会思虑过度
C.家庭问题 D.个人情感受挫
3)良好心理功能状态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A.心情舒畅,始终保持愉悦状态 B.心理活动与客观环境相适应
C.认知、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协调统一 D.个性心理特征相对稳定
4)如何帮助王同学调整目前状态?
A.认知改变技术 B.自我情绪调节技术
3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高等教育心理学》真题(7)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