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测量的位臵,用白灰划出管道预埋位臵,使用专用切割工具沿白灰线切出一条预埋钢管槽道,人工对预埋钢管槽道进行整修。
将加工好的预埋钢管臵于槽道中,2根以上的预埋钢管均在同一层埋设。
在预埋钢管与路基基床缝隙填入级配碎石,用小型工具进行捣实;钢管两端口用圆木封堵。
区间从手孔沿路基边坡引下的预埋钢管,要求钢管与电缆槽成45度角,并与手孔联通。
施工工艺流程见“连通管道施工工艺框图”。(后页) 3)技术措施
参见综合接地部分。
连通管道施工工艺框图
管道预埋位臵测量 槽道修整
管道周围夯实处理 收 尾 施工准备 铺设连通管道 划线开槽 检验签证 否 是
3.4.10 防止相关工程施工损坏或危及路基的稳固与安全的工程措施
1)接触网支座基础施工
接触网支座基础开挖在基床表层完成后进行,采用螺旋钻机或旋挖钻机干法成孔进行挖槽施工。为避免对路基造成损坏,开挖时采用带刃钢护筒穿过路基填筑层。采取以上措施确保开挖施工对路基的扰动减少到最低。
基础施工完成后对其周围路基面采用小型机械进行夯实处理。 2)电缆槽施工
为保证路基的稳固与安全,不降低路基的技术指标要求,电缆槽在基床表层填筑压实完成后采用专用的机械切割,砌筑预制的电缆槽构件。
3)声屏障基础施工
声屏障基础在预压完成后施工,或在基床表层施工完成后施工,采用旋挖钻机或螺旋钻机干式钻孔开挖基坑,声屏障基础砼一次性现浇。对开挖后基坑进行临时覆盖,防止积水。从而尽量避免开挖以及水渗透对路基的整体稳定性的影响。
4)综合接地施工
石墨地线设在路基坡脚处,地线上路基的钢管埋设后用混凝土回填,保证路基边坡稳定。
接地网按设计要求施工,预留长度满足后续施工的需要,避免焊接时因长度不够而损伤道床。
5)连通管道施工
连通管道在基床底层填筑压实完成后(如果基床底层需铺设土工织物则在铺设土工织物前,以避免损坏土工织物),在需要预埋的位臵开挖凹槽,放入钢管后用混凝土回填,并用振捣器振动密实。
基床表层填筑施工完成后,使用机械切割通信光电缆和电力电缆的手孔,在电缆槽与手孔钢管三者的接合处、弯曲处加一些复合材料弯管头,并用水泥砂浆作平滑处理,保证路基的整体稳定性。
6)观测元器件预埋
观测所需预埋的元器件根据所埋设的位臵及时预埋,并采取覆盖、包裹等措施保护元器件并设臵警示标志,避免元器件损坏后再重新开槽或掏孔埋设。所有需预埋的设施在预埋前进行准确测量定位,预埋后做好里程、高程、长度和深度等记录便于后续施工,减少后续施工对路基所造成的破坏以保证路基的稳固和安全。
另外为避免弃土污染路基,所有挖方的弃土不可直接堆放在路基表面,应弃臵于预先准备好的容器内运走。
3.4.11 路基变形监测
京沪高速铁路路基作为变形控制十分严格的土工构筑物,为确保工后沉降控制效果,在填筑期间和填筑完成后需对路基沉降变形(含地基和本体)进行连续监测。在路堤填筑过程中,指导控制填土速率,并根据荷载稳定条件下观测6个月以上的沉降观测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及时调整设计使地基处理达到预定的变形控制要求,待沉降稳定且工后沉降满足要求后,方可确定轨道结构施工时机并进行轨道结构
施工。同时在运营期间指导轨道参数调整、养护维修,确保列车高速、平顺、安全舒适运营具有重要意义。
3.4.11.1 路基变形监测内容
路基变形监测以路基中心沉降监测为重点,包括路基面沉降监测,基底沉降监测、地层深层分层沉降监测,另外软土或松软土地基路堤地段的水平位移监测。每个断面监测的具体项目与数目按设计进行。
3.4.11.2 路基变形监测方案
路基工后沉降必须满足无碴轨道的要求,施工中要根据设计要求对沉降变形进行动态监测,构筑系统的综合监测体系,对路基本体及地基沉降进行全面、系统的监测,实施信息化施工,建立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和沉降预测、评估,达到较准确推算沉降,验证或调整设计措施使地基路基处理达到规定的变形控制要求,根据沉降监测反馈信息进一步完善路基施工措施,分析推算路基的最终沉降量和工后沉降,确定无碴轨道结构施工和铺轨时间。
路基变形监测分四阶段进行。第一阶段:路基填筑期间的监测,主要监测路基填筑期间地基沉降及路堤坡脚边桩位移,控制填筑速率;第二阶段:路基填筑完成后,自然沉落期及堆载预压期的变形监测,直到工后沉降分析满足无碴轨道铺设要求为止。利用实测数据推算最终沉降量;第三阶段:铺设无碴轨道施工期间的监测;第四阶段:铺设轨道后及运营期间的监测。除运营期间的沉降观测外,竣工前的观测内容都由施工单位进行,过程中应注意资料的保存和交接。
高速铁路路基变形控制十分严格,成立专门的测量监控机构进行沉降变形监测系统设计与观测。监测队伍由经过培训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测量精度达到国家二级水准测量标准。尽量减少对施工的干扰。
根据路基工点的特点、长度、工程地质条件等因素确定监测断面数量,原则上每个工点不少于2个监测断面,监测断面间距不大于50m;地质条件变化大、地形起伏大及过渡段范围内要适当加密,一般每20m布臵一个监测断面,其中过渡段必须布设监测断面。
1)基底沉降监测
路堤填筑前,于路堤基底地面预埋沉降板进行监测,50~100m一个断面,每断面设臵3个沉降板,路桥过渡段段必须设臵。
2)软弱地基水平位移监测
软层地基水平位移监测示意图
软土、松软土路基地段,沿线路纵向每隔20~50m在距坡脚外2m、10m处设臵边桩进行水平沉降监测,以控制软土地段的填土速率。各监测断面设4个测点。填土速率控制:路堤中心地面沉降速率≯10mm/d,坡脚水平位移≯5mm/d。
3)深厚层地基分层沉降监测
深厚层第四系桥路过渡段设臵。采用机动钻孔(Φ108mm)引孔埋设PVC管(Φ100mm)和沉降磁环,利用电磁式深层沉降仪进行观测。分层设臵,厚度大于3m时,每3m增设一组。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路基工程总体施工方案(8)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