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工艺流程参见“堆载预压施工工艺框图”。
堆载预压施工工艺框图
施工准备
第一层预压土摊铺整平
测量划定堆载预压范围
铺设土工布 达到设计堆载高度
达到设计预压时间,工后沉降分析符合要求
卸载
第二层预压土摊铺整平
设臵观测设施
沉降观测 沉降观测
沉降观测
(3)技术措施
A)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取用预压土,在进行预压土填筑前进行容重的检验,保证其容重满足技术要求。
B)预压土按照设计的宽度、高度分层进行填筑,并保证其顶面良好的横向排水坡度。堆载过程中进行沉降观测并保护好沉降观测设施,同时根据沉降观测数据及时调整加载速率。
C)堆载完成后的预压期内按照设计要求的频度进行沉降监测。当堆载预压时间达到设计要求后,根据观测资料,分析确定卸载时间。堆载预压完成达到沉降控制要求后,清除预压土及土工布。卸载时用装载机装土,自卸汽车运输至弃土场,机械施工时预留30cm厚度人工清理,以防污染基床底层和破坏基床底层整体性及稳固性,最后清理土工布。
3.4.3 基床以下路堤施工 1)施工方案与施工方法
本标段基床底层采用A、B组碎石土填筑。路基正式填筑前进行填筑试验,试验段选在最早具备填筑施工条件的路基正线进行,长度不小于100m。
基床以下填筑按“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路基填筑采用自卸汽车运输填料,纵向分段、水平分层布料,推土机初平,平地机(或摊铺机)精平,振动压路机振动碾压。
每200m为一个施工区段,配备足够的碾压设备,保证碾压在一天内完成。每个区段按照八流程严格控制,每7天完成一层路基的填筑;在进行下一施工区段施工过程中,前一施工区段工作平行进行,在前一层完成并验收后,后一层即安排填筑施工,加强各工序间的衔接。
2)施工工艺
(1)填筑在基底或者下层面施工、处理并经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
(2)填土、摊铺、平整
不同土质的填料应分层填筑,且应尽量减少层数,每种填料层压实总厚度以30cm进行控制。
填土区段按照网格化布料,用推土机或平地机摊铺平整,使填层在纵向和横向平顺均匀,以保证压路机碾压轮表面能基本均匀接触层面进行压实,达到最佳碾压效果。
推土机摊铺平整的同时,应对路肩进行初步压实,保证压路机进行压实时,压到路肩而不致滑坡。
初压工序之后用平地机精平,局部凹坑采用人工修整。 (3)碾压
用重型振动压路机碾压。
进行碾压前对填筑层的分层厚度和大致平整程度应进行检查,确认层厚和平整程度符合要求方能进行碾压。
碾压时由路基两侧开始向中心纵向碾压,按照初压、复压、终压三步骤进行。初压宜低速,复压宜中速、终压应快速。
施工过程中跟踪检测路堤实际压实度。压实度检测合格后,可转入下道工序,不合格的应进行补压后再做检查,一直达到合格为止。
含水量适宜的填料应及时碾压,防止松散填料在空气中暴露时间过长,导致含水量损失难以压实。含水量不适宜的填料应进行调整处理后方可碾压。
压路机按S形走行,相邻两行碾压轮迹至少重叠30cm,保证不漏压。
施工工艺流程参见“路基基床以下路堤填筑施工工艺框图”。
路基基床以下路堤填筑施工工艺框图
测量放线 平地机整型 碾 压
晾晒或洒水翻拌 含水量测定 推土机摊平 填筑试验段 填料检验
填料生产 分层填筑 填料运输
下承层(或基底处理) 施工准备
检查签证
检查签证
整 形 否 否 是 是
3)技术措施
(1)填筑施工前,对下承层(或基底)进行复查、核对,慎重处理不满足要求的情况,必要时与设计方联系处理。对低矮路堤根据设计的要求进行地基处理并检验合格后才进入填筑施工。
(2)施工前先进行现场填筑压实试验,确定不同压实机械、不同填料施工含水量的控制范围、松铺厚度、碾压遍数、最佳的机械组合工艺性试验。
(3)填筑时设专人指挥车辆,并根据设计位臵布臵埋设沉降仪、坡脚位移观测桩和其他观测设备。施工过程中加强施工检测,合格后填筑下一层。
(4)严格执行有关技术规范,把好试验关,定期对试验、检测、测量仪器标定。严格按试验路段取得的试验数据进行施工,控制填料含水量和松铺厚度,按压实机械最佳组合方式对填料进行压实。
(5)严格按设计施工,确保路基宽度、横向坡度达到标准,路基面平整、路拱明显、坡面平顺、路肩边缘线条清晰顺直,无缺损、坑洼、裂纹等现象。
(6)严格按规范要求,分层对路层进行填筑、辗压,经检验合格后,方可继续施工。如有检验不合格的填层,必须返工,直至检验合格。
(7)施工期间做好现场排水,保持作业面排水畅通,做到施工场地雨后无积水。尤其是路堤两侧坡脚严禁积水。雨季施工时,采取措施防止地表水流入细粒土的粉、黏砂取土坑、场内;并随时排除坑、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路基工程总体施工方案(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