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推介各类服务。
(4)产品招商推广:针对各类创业服务,以服务集成、产品打包的形式嵌入园区产业招商系统,通过招商推介引入客户。
(5)营销活动推广:将创业服务整理形成独立的产品系统,通过产品线上营销、线下体验推广的方式引入客户。
(6)产学研对接推广:针对技术转化、产学研对接、大学生创业等特定客户,选择合作的服务产品,通过系统对接、线下活动组织等方式定向引入。
(7)专家导师代言推广:针对创业企业的需求特征,签约创业辅导类、行业技术类、企业经营类的专家、导师,以专家推广、互动的方式引入企业客户。
(8)渠道伙伴推广:通过与创业服务关联的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市场机构的业务合作,以网站对接、线上推广、线下活动联合组织等方式,实现各类创业渠道、伙伴平台的客户推广。
(9)跨界合作推广:通过与政府、资本、媒体、专家、大型企业、服务机构等创新创业关联资源的跨界合作,构建各类虚拟和线下创业服务环境,从中获取创业企业的客户推广。
3.业务互动与活动组织
(1)发动互动主体的全面参与:在国家经济转型发展的今天,创新创业已成为发展主旋律的重要内容,吸引了社会各方参与。包括创业载体内部服务人员、创业企业及创业者、专家、政府、社会公众和社会服务机构等;
(2)丰富互动活动的主题内容:创新创业关联的服务内容,包含围绕技术创新链、企业成长链而形成的各类服务集群,形成丰富的互动主体。具体包括形象展示类、创新服务类、创业服务类、专项服务类、热门话题类等;
(3)形成可循环的互动方式:由于创业载体的稳定性和创业企业的流动性特征相结合,互动各方形成进入-参与-互动-认同-循环往复的可循环系统;
(4)构建多样化的互动渠道:包括互动门户、微信产品、创新创业相关圈群,以及线下服务平台。
(二)创业服务支撑系统
创业服务支撑系统是创业载体有效组织资源与业务,实现实施创业服务的全方位保障系统。具体包括业务统筹、资源调度、业务规范以及业务运营综合管理等部分内容。
1.业务统筹与资源调度管理
(1)以业务为导向,市场服务、政务服务等第三方服务的资源整合与业务统筹,需要明确业务合作模式、业务定价策略、业务营销推广和业务发布管理、业务资源调度等业务支撑内容;
(2)园区自供应服务,需做好业务后台相关的团队资源和落地服务支撑。
(3)以产品为导向,涉及政务、市场、园区资源及业务二次组合的综合性服务产品,需要实现产品的组合管理支撑。
2.业务实施规范管理
(1)根据业务的过程服务和交易特征,建立满足业务线上交易、线下交易、线上线下一体化的O2O交易的业务支撑系统;
(2)建立业务从发起到结束的过程监管和质量评价机制;
(3)建立业务支撑所需的后台流程、表单、制度和考核机制(参见附件六:创业载体典型业务流程管理参考)。
3.业务运营综合管理
创业载体与创业服务相关的经营管理,包括经营团队管
理、创业载体资产管理、服务资源管理和数据应用管理等。
(1)专业团队管理
培育面向创业载体运营、创业企业服务的专业团队是创业载体运营成功的关键保障。创业载体需培育相对独立的创业载体管理及服务运营团队(参见附件七:创业载体管理团队组织架构参考):
1)设立企业联络员、企业辅导员、政策宣讲专员、创业投资专员等关键岗位,并设立业务导向、岗位分工的绩效考核制度;
2)提供从基础性的空间入驻、物业服务到专业的创业苗圃、孵化、加速、公共服务平台、政策、创业投资、人才服务等全生命周期服务。
3)鼓励服务运营团队参加创业服务体系相关的各类上岗培训、专业培训。
(2)创业载体资产管理
1)创业载体对物业资产要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建立包括创业空间物业、公共服务设备设施、园区固定资产在内的创业载体资产管理系统。
2)创业载体应根据实际情况在年度预算中增设或者扩充创业服务运营专项经费,充分保障创业载体运营和企业服务的经费投入,确保各项服务的组织和正常运转。
3)创业服务体系规划的基础性的服务要直接的经费保障,增值服务如涉及到与市场化、社会化服务机构合作运营的服务业务,可按市场化规则产生一定的服务收入。
(3)服务资源管理
创业载体的业务运营,带来了丰富的来自第三方的业务资源。主要包括招商机构、服务机构、投资机构等单位资源,专家、导师、中介经纪人等个人资源。建立完备的资源管理系统,对于创业载体的业务发展、园区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价
值。
1)规范并完善第三方资源管理。建立第三方业务资源的准入机制和分类管理,并与创业载体运营和创业企业服务紧密结合。如各类产业论坛与招商系统的结合、金融机构与企业创投的结合等等。
2)聘请成功企业家、行业技术专家、专项服务专家等,建立创业导师服务队伍。产业园区应基于各自的产业定位,动用各种资源在产业细分领域中物色成功的企业家、行业技术专家、专项服务专家扩充组建创业导师服务队伍,并以一对一、一对多等多种形式开展创业导师、创业企业结对子服务。
(4)数据应用管理
创业企业是创业载体的核心价值所在,以创业企业与创业服务为核心,建立一套完整、连续的企业信息档案库是创业载体产业运营的基础和重要目标。企业信息档案库是以企业基本信息为核心的、涵盖园区各项服务业务信息的信息档案库群。建立完善的企业库,也就同步建立了创业载体的资源库、服务库、业务库。
创业企业数据库及企业服务档案应记录的要素可包括企业基本信息、企业业务信息两部分。建设创业企业数据库是一个核心系统功能(参见附件八:创业企业信息档案库建设参考),并贯穿于创业载体信息化系统建设(参见附件九:创业载体信息化平台建设参考)的各项功能规划中。
借助信息化技术实现和应用,创业载体应能够对园区资源、团队服务、企业成长的各项经营绩效做出统计与分析,以便辅助经营决策,更好地提升服务与运营效率。
1)园区资源统计分析。创业载体招募、合作的各类招商机构、服务机构、投资机构等单位资源,专家、导师、中介经纪人等个人资源的业务量、企业评价等统计分析。
2)园区资产绩效管理。创业载体自有创业空间物业、公共服务设备设施的统计和绩效分析。如入驻率、单位面积创新成果产出、公共服务设施使用统计等。
3)团队服务绩效管理。创业载体服务运营团队的个人工作统计与绩效管理。
4)园区企业统计分析。创业载体园内企业的分类统计、税收与经济指标统计、成长性分析等。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上海市产业园区创业服务体系建设导则 (2015版)(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