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做的事那么我想这就是快乐的事吧。
玩具事件 (十九)
午饭时间快到了,我让孩子们分组去洗手,很快,三个组的小朋友分别洗完回到坐位上,剩下最后一组和几个上厕所的孩子,我站起来刚想到厕所里去看一看,小丁从厕所里慌慌张张地跑出来说:“老师,你看王睿泽往厕所里扔东西?”我赶紧来到厕所一看究竟,王睿泽站在小便池旁,里面有两个小人头玩具。当时我有些生气,但我没有发火,问他怎么回事,他说玩具是他扔的,但是不小心掉里面的,原本是想把玩具偷偷带回家的。
孩子就是孩子觉得什么东西都是好的,往往有些事情做的不恰当,这就需要老师、家长及时发现正确教导。
拥抱(二十)
小凝凝是我们班的一名年龄稍小的孩子,她父母平时上班比较忙,平时是由爷爷、奶奶照顾她,所以她在生活自理能力方面较弱,依赖性较强。前几天,她感冒发烧了,在家休息了好多天,身体好了才来幼儿园,她却哭着不肯来,要回家,要奶奶,要回去玩,老师对她又哄又骗可她还是哭哭啼啼,要老师给她奶奶打电话,要回家,一会又说冷,我就让她坐在太阳下晒太阳,摸摸她的手问她:“还冷吗。”看
着她可爱又可怜的小脸,我又心疼又无奈,轻轻地握住她的手,把她抱在怀里,让她的头靠在我的胸前,没想到她马上不哭了,似乎躺在妈妈的怀抱里,我问她一句,她答一句,慢慢地转移了她的注意力,由此我感到,有时一个小小的动作能胜过千言万语,这样有效的教育方法不正是我们教师所求之不得的吗?
宝贝(二十一)
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会经常发现这么一个现象。孩子们的手里不断在玩弄一些小东西什么小珠子、小粉笔头、小贴纸等。孩子们往往在得到这些东西时,都是如获至宝,爱不释手,大家一起研究,一起摆弄,似乎其中有数不尽的快乐。可这些东西在成人看来,论价值,一文不值,论用途毫无用途,甚至还有危险性,总认为孩子们会将小珠子塞到鼻子里或者耳朵里,再者上课时还不会因此不专心听讲。因此每当孩子在摆弄这些东西时,我就会毫不犹豫地将其收走。 一天,发生了一件事,它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早晨,张佳怡的妈妈对我说:“陈老师,昨天,张佳怡穿了条刚买的裙子,晚上到家,裙子上的珠子全没了。”我连声答应。于是在晨间活动中,我问孩子们:“昨天,是谁把张佳怡裙子上的珠子给扣下来了?多漂亮的裙子,珠子扣了好看吗?”过了半天也没孩子吱声,可张佳怡却满脸通红。这时
妞妞说道:“我们没有拿她的珠子,昨天是张佳怡送给我们的。”于是我问张佳怡:“是吗?”张佳怡点点头。事后我问张佳怡你为什么要把新裙子上的珠子送人,可她的回答却让成人无法理解。她说:“我觉得有珠子的裙子很漂亮,我希望别人和我一块分享。”
孩子的世界是五彩缤纷的,再微不足道的东西也是孩子们眼里的“宝物”。现在想来,我们平时在不经意间收走的成人眼里的“垃圾,危险品”,也许是一些真正的“宝物”-----一颗最纯真的童心。作为教师,我们应当拥有一颗童心,真正的走进孩子的心灵深处,正确对待孩子的“宝物”,和孩子一起研究分享。
即将毕业的孩子们(二十二)
还有不到一个月孩子们就要幼儿园毕业了,心中真是不舍,我班的依依今天问我:“陈老师,我上一年级,你还教我们吗?”一转眼三年过去了,昨天,你们还是一个小不点,一张白纸,你的世界充满了洁白。今天,你们就要背上小书包,快乐、自信地跨入小学的门槛。祝贺你们,孩子,你们长大了,前面的天空是那么高、那么宽、那么美!展开你那坚韧的双翅吧,勇敢地去翱翔!
与你们的三年朝夕相处,我们建立了亲人般的感情。每天早上,老师都会等待在门口,迎接你可爱的笑脸;傍晚,
目送你离去的身影,好像小鸟归巢,一天的疲惫也随之消失。也许,偶尔犯小错误的你也曾受到过老师的批评,可老师打心眼里是疼爱你的,因为你是老师的好孩子。
三年孩子的变化太多了,高了!壮了!漂亮了!也懂事了!我真心的希望你们在未来的路上越走越好。
值日生(二十三)
刚刚将教室里的地面打扫得干干净净,还没来得及回座位坐下,我就看见涵涵的小椅子下面有一块废纸,看样子是刚刚从图画本上撕下来的。我没有说她,给涵涵安排了今天先当值日生让她参与到打扫卫生的工作中,这样或许会对孩子们有所帮助。首先我让孩子们集体讨论:为什么要做值日生?值日生应该做哪些工作?通过讨论孩子们明白了每一个小朋友都是班里的一员,是我们班的小主人,理应为班集体服务,为小朋友们服务。
我们对班里的值日生工作进行分工,他们分别负责整理玩具橱里的玩具、整理图书架、搬桌子和帮助老师擦桌子。经过努力,孩子们已经顺利的适应了值日生的工作,每天早上来到幼儿园你会看到大五班的小朋友们在自己认真做值日呢。他们都很棒!
通过做值日生,为孩子们创造亲自劳动并参与管理的机会。并且该带了许多的坏习惯,对于自己和同伴的劳动成果
能够做到珍惜。看着他们在做值日的过程中得到了锻炼,我很欣慰。
创编故事(二十四)
我班的孩子很愿意听故事,今天又要求我给他们讲故事,我突然想何不让他们自编自讲故事呢?于是,我让孩子们自编自讲故事。一个孩子上来讲:“一天,有一只小猴,它跑到树林里去采蘑菇”刚讲到这里,下面的小朋友就叫了起来:“不对 不对,是小白兔去采蘑菇,小猴怎么去采蘑菇呢?”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把这位讲故事的孩子搞的十分尴尬,一时不知怎么办才好,只好用求助的目光望着我。这时,我便用手势让孩子们安静下来,然后我说:“老师和你们一起想一想,为什么小猴就不能去采蘑菇,而只有小白兔才能去采蘑菇呢?”顿时,小朋友们又马上你一言我一语的说开了:“小猴不爱吃蘑菇,就不去采呀!”“小猴应该爬到果园里摘果子呀”听了他们的话,我没有否定他们的说法,而是要求小朋友们试着动一下脑筋,从另一角度去编这个故事。我提示:“现在小猴确实是去采蘑菇了,它会爬树,会摘果子但它也会采蘑菇,请你们一起来编这个故事,看谁编的好。”小朋友们听我这么一说,各个睁大眼睛,动起脑筋。
过了五分钟,我请他们自由发言,有的说:“小候经常
吃果子,吃腻了,想换换口味,就去采蘑菇了”有的说:“小猴和小白兔是好朋友,它知道小白兔生病了,就帮它去采蘑菇。”还有的说:“小白兔过生日,小猴想采些蘑菇送给小白兔做生日礼物。”听了这些发言,我心底里感到高兴,他们的发言不但内容丰富,词语用的恰当,而且思想内容也很好。
通过这次创编故事尝试,我认识到在幼儿教育中,不能墨守成规,不能让老框子把孩子们的思维束缚住,我们应让幼儿在愉快的情景中调动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的语言能得到最佳开发。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教育笔记(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